东乡族服饰(具有古老习俗的东乡族刺绣)
本期嘉宾:
齐东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妇联主席
东乡县当地刺绣作坊负责人马萧萧
在古代,普通家庭的女士和女孩都应该学习刺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妇女逐渐抛弃了旧时代的习俗。一些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技术逐渐被机器取代,会刺绣的女性变得非常稀少。然而,中国甘肃省的东乡族妇女仍然有刺绣的优良传统。
那么,你想知道东乡族女人是怎么绣花的吗?和小刘孜一起了解东乡文化!
在东乡族自治县海拔2000多米的地方,勤劳善良的妇女手里拿着一根绣花针,她们手工制作的刺绣作品表达着对亲人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乡绣,俗称“扎花”,已被列入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东乡地区很受欢迎,主要用于枕头、鞋垫、墙兜、衣服装饰等。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它长期以来一直是主要的嫁妆之一,深受东乡族人民的喜爱。东乡族刺绣一般在农闲时进行,村姑和妇女的缝纫水平主要以刺绣来衡量。
东乡绣一般是婆婆艺术,婆婆传给媳妇,一代一代传下去。以针和线为替代品,借助小绣花针和五颜六色的丝线、棉线、金银线,用飞针在各种棉织物上运行,如涤纶或绸缎,配色和造型更大胆。除了优雅的平绣,还有传统特色的剁绣,最后切割绣出各种经济实用又美观的日用品或装饰品。妇女通过传统手工刺绣传播东乡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修养,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很久以前,东乡族妇女为她们的日常生活缝制衣服、裤子、鞋帽。但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社会上穿什么都是大部分人买的,自己亲手缝制的衣服也渐渐失宠。刺绣是东乡族妇女唯一喜爱的东西。
他们除了在田里干农活,在家洗衣做饭喂牲口,闲暇时总是三五成群,或在树荫茂密处,或在热炕头,一边聊天一边刺绣,同时,偷偷开个比赛,看谁的刺绣图案新颖别致,工艺超群,技艺超群。
听到大家的夸奖,我不禁笑逐颜开,心花怒放。他们的巧妙,人人擅长刺绣。他们借助小绣花针和五颜六色的丝线、棉线、金银线,在各种棉织品的涤纶或绸缎上飞针,剪绣出各种经济、实用、高雅的日用品或装饰品。
绣品种类繁多,有门帘、壁帘、枕套、炕套、床裙、沙质垫、冰箱布、台布、鞋垫、肚兜、耳罩、枕巾、小挂件等。图案以花草为主,常见的有牡丹、菊花、玫瑰、百合、梅花、兰花、杏花、春桃杏、鸳鸯戏水、蜂飞蝶舞、孔雀戏牡丹、花鸟、花开花落、硕果累累等等。根据所用工具的不同,刺绣可以分为“机绣”和“手绣”。“机绣”是指用缝纫机刺绣;“手绣”是指用“绣花针”和“剁针”绣出的刺绣。
东乡族妇女都是刺绣专家。除了一双灵巧的手,他们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盛开的牡丹,含苞待放的杏花,飞舞的蝴蝶,一串串葡萄,皎洁的月亮...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他们手中都能成为美丽动人的永恒瞬间,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散发出强烈的传统艺术魅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