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三绝(为什么说《乐府三绝》是独一无二的?)
乐府三绝,简单来说,就是像《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唐代诗人韦庄的《福琴吟》被人们称为“乐府三绝”。这三首长诗完美诠释了人间三个悲欢离合的美丽故事。当然,关于哪三首诗是乐府的三绝也有争论。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将《尚墨桑》、《孔雀东南飞》、《福琴吟》合称为乐府三绝。第二种说法是《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福琴吟》并称为乐府三绝,但人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1.什么是乐府?
1.乐府是中国古代民间音乐的总称。乐府也是一个古老的音乐机构。它是中国古代负责收集、整理和管理民间音乐的官方机构。它具体负责在培训音乐家,编纂音乐和从民间收集诗歌音乐。这种制度在秦朝就有了,到西汉才正式建立。到汉武帝时,乐府在空之前已经繁荣发展。许多音乐家和乐谱来自民间。乐府把收集到的民族诗歌音乐重新整理,创作音乐,由乐府演唱和演奏。后来,乐府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非常重要的音乐诗名,保存完好的乐府民歌约有60首。
第二,分析三首独特的乐府作品
1.孔雀东南飞。它是我文学史上第一部叙事长诗,也被称为我国乐府诗发展的巅峰之作。后人常以北朝木兰诗称之为“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卷一,原名《焦仲卿夫人古诗》,为民间所收。《乐府诗集》载有“杂曲”,原名《焦仲卿之妻》。现在把这首诗的第一句作为孔雀东南飞的题目。
故事讲述了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女性与小石的悲惨爱情故事。在刘兰芝的婆家,她经常受气。她的婆婆焦母经常无缘无故地刁难刘兰芝。焦仲卿苦苦哀求她母亲,但不起作用。夫妻二人只能含泪告别,发誓永不消极。刘兰芝回到娘家后,上门求婚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县令为她儿子提亲,有的太守托人提亲。刘兰芝拒绝了焦仲卿做出的所有承诺。然而,由于他哥哥的严厉话语,刘兰芝最终无法答应向太守家求婚。焦仲卿知道后,立即赶来,这两个绝望的人同意“我们希望在天堂飞翔,两只鸟合而为一,在地球上一起成长,一棵树的两根树枝。”。在刘兰芝结婚的那一天,两个人都死了,实现了永恒的歌唱。
刘兰芝和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妻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诚和对封建礼教的毫不妥协的斗争受到了后来追求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的赞扬。
2.木兰诗。是乐府《古交横吹歌》的名字,北朝民歌,语言浑厚明快。它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为父亲参军的感人故事。木兰在战场上英勇抗敌,屡立战功,而在战争胜利后,面对朝廷的赏赐,她说不想做官,只想回家与亲人团聚。
花木兰忠孝节义,深明大义,爱亲不忘报国,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淳朴等优秀品质,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木兰为父从军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3.尹。《福琴吟》是晚唐诗人韦庄的作品。全诗一波三折,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因此,人们也给这位诗人起了个绰号叫“蔡”。
《秦·尹福》主要通过描写一个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妇女的生活经历,描述了唐末黄巢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景象。战争中,双方对社会秩序和人民财产的破坏和掠夺,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被扰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还把矛头指向统治阶级,认为官兵的抢掠行为比“贼寇”黄巢更可怕。
殷是怎样被发现的?韦庄写的这首长诗,因为涉及政治问题,韦庄不敢把这首代表他最高水平的诗收入《浣花集》,否则性命难保。从宋代到明清,人们只知道这首诗,却从未见过它的内容。直到近代,敦煌石窟才发现了印本,人们才得以一睹其真容。这是对世界的祝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