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术九段(兀术九段蔡先生)
武术起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不仅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而且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代表。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功夫梦,也有难以割舍的武侠情结。但近年来,在网络名人中成为“武术大师”让中国武术成为笑柄,严重损害了传统武术的声誉。这些打着传统武术名义到处招摇撞骗的所谓“大师”“高手”,利用各种机会在网络上吸引人们的眼球,完全是赤裸裸的商业秀,背后其实是利益链条。
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北省武术协会会长、中国武术九段、国际武术A级裁判员蔡。
蔡先生在国际武术联合会大会上
对于前段时间那么多的“任命”,蔡说,有些人本来就对自己的拳脚缺乏客观科学的认识,甚至有些人是摆阔气的。这些年来,在愚弄别人的时候,不自觉地让自己相信了“魔性附体”。这种人还想借机做“网络名人”,进一步炒作自己,结果却出了大丑。
谈到备受争议的太极拳技术攻击,蔡表示,真正的太极拳大师绝不是这样脆弱的。当然,你拿民间太极拳运动员和竞技搏击运动员比,是一种不平等的较量,因为评判的标准不一样。就像跑步,百米短跑运动员和马拉松运动员之间孰高孰低,你就看对比谁的标准了。如果比sprint好,前者肯定赢,但是这个比赛有意义吗?更何况常规比赛也要分年龄段。年纪大的怎么比得上热血青年?
蔡介绍,上世纪80年代,按照起源有序、拳法原理明确、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对武术进行挖掘整理,共鉴定出129种拳种,90年代增加到130种。其中太极拳只有五个门派,这也是举世公认的。但事实上,在社会上,太极拳的门派数不胜数,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因为每天练习太极拳的人是各种拳种中最多的。这么大的市场,肯定有人打着各种旗号想招徒弟赚钱。
蔡说:“据我所知,在官方层面,从来没有评定过武术大师,所谓大师都是自封的。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的国家体委武术管理中心发布了《中国武术等级》。根据个人从事武术练习和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术修养,对武术发展的贡献,将武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从一级到九级。这是迄今为止最规范、最被认可的国术评价体系。我想,真正让人发自内心尊敬他为大师的,是要有武功;第二,既有高超的武功,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三是在促进武术传承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过‘隔山打牛’、‘过水无痕’、‘开碑裂石’这样的惊人壮举。这些神奇的力量应该只存在于武侠小说和一些影视作品中。”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国粹,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自然的斗争和冷兵器战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项目。具有强身健体、保护身体、防敌制胜的作用。经过不同的时代,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武术的功能也会得到强调。现在已经不是过去拳脚相搏的时代了,武术的健身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人们更容易通过练习武术来达到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的目的。
谈及中国武术协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行业自律弘扬武术文化的建议》,蔡认为,只有彻底清理源头,武术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个别假“大师”、假“师傅”恶意捆绑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为商业炒作追名逐利,损害中国传统武术形象。现在,在中国武术协会的命令下,这场打着传统武术旗号的“招摇撞骗”闹剧,应该在告一段落了。中国武术协会坚决果断整治武术乱象,对加强武术行业自律,促进武术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只有正本清源,清理整顿假师傅、假领导,才能弘扬武术正能量,弘扬传统武术优良传统,传统武术才能更加健康持续地传承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