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个常任理事国(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二战五大战胜国,保留了二战以来最强的军事实力,在联合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成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俄罗斯联邦(俄罗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联合王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法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美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安全理事会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个拥有安全理事会的否决权。
要成为常任理事国,不仅需要获得联合国所有会员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还需要所有现任常任理事国都投赞成票。
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2002年,安理会共批准并实施了约55项维和行动,有效防止和减缓了地区冲突的发展和扩大。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苏、中四国代表在华盛顿附近的古老庄园邓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会议勾画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建立联合国的主要问题。
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与会各国作出在旧金山召开制宪会议的决定时,建议中国和法国与苏联、美国、英国一起作为旧金山会议的发起国(当时法国已成立临时政府)。中国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法国同意参加会议,但决定不做发起国,因为法国认为自己没有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协商,不能要求其他国家签署自己没有参加而制定的章程。
1945年6月26日,旧金山制宪会议胜利闭幕,《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宪章》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自此,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正式确立。
同时,《宪章》还规定了“大国团结”原则:安理会就非程序性问题进行表决时,只要有一个大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
现任常任理事国
中国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业国、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吸引外资第二大国,也是世界上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最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名胜,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国家之一。
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创新等实力领先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其高等教育、科研技术、民用航天技术的水平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其科研投入之大,研究型大学和企业之多,科研成果之丰富,堪称世界典范。尽管国内问题重重,但美国凭借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健康的生活环境和顶尖的教育资源,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追逐美国梦。
俄罗斯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横跨两大洲,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成员国俄罗斯正式独立,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综合军事实力排名世界第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强国,军事实力雄厚,尤其是航空空航天技术,位居世界前列。此外,俄罗斯是金砖五国之一。
不列颠岛
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所环绕。中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爱尔兰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组成的西欧岛国。除了本土,它还有14个海外领地,总人口超过6400万,主要民族是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国力迅速增长。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公民生活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良好。它是英联邦的首脑,是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的成员,也是北约的创始成员。
法国
法国是位于西欧的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其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法国从中世纪末期成为欧洲列强之一,国力在19-20世纪达到顶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也是20世纪人口最稠密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该国培养了许多对人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它还拥有世界第四大世界遗产。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公民生活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良好,也是欧盟和北约创始成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欧洲大陆主要政治实体之一。
《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章节没有明确规定否决权,但规定“任何非程序性决议必须得到安理会15个理事国至少9票赞成,且5个常任理事国中没有一个投反对票”,即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通常被称为“行使否决权”。1946年2月16日,苏联投票反对叙利亚和黎巴嫩,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行使否决权。
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大部分否决权都是由苏联行使的。苏联解体后,美国是行使否决权最频繁的国家。截至2012年,五大常任理事国共行使了270次否决权:
其中,美国使用了78次,包括36次行使否决权,以阻止对以色列的批评。美国于2004年3月26日行使了否决权。美国拒绝了阿拉伯国家提出的谴责以色列暗杀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决议,因为决议中没有包括哈马斯用自杀式炸弹杀害以色列平民的内容。
英国使用了32次,其中22次是与美国合作。仅英国就投了7次反对票,都与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局势有关。
法国使用了18次,其中13次是与美国和英国合作。法国仅使用过两次否决权,一次是1976年关于法国和科摩罗争端的决议草案,另一次是1947年关于印度尼西亚的决议草案。1946年,法国和苏联一起否决了一项关于西班牙内战的决议。1956年,法国和英国两次投票反对关于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决议草案。
前苏联/俄罗斯总共使用了119次,是实际使用否决权最多的大国。冷战期间,前苏联多次动用否决权,以至于1957年至1985年担任苏联外长的葛罗米柯获得了摇头先生的美称。其中,1955年12月13日,苏联投票接纳新成员国(奥地利、柬埔寨、锡兰、芬兰、爱尔兰、意大利、日本、约旦、老挝、利比亚、尼泊尔、葡萄牙、韩国、南越、西班牙等15国)时,连续15次行使否决权。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只使用过两次否决权,即1993年5月11日对联塞部队的摊款,1994年12月5日对前南斯拉夫的制裁。
中国在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后,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曾九次使用否决权。目前,中国是使用否决权最少的国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