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书(如何写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一份完整的职业规划书,大致来说,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对现状的分析和调查,包括对自身优势的探索和了解,对人才市场现状的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一些基本预测;
其次,根据自身优势的发掘和对人才市场现状及未来的了解,初步确定1-3个职业目标;
最后,根据职业目标,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分开来看。
01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1.发掘个人优势
(1)职业兴趣的评价结果
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专业评估工具了解自己的专业优势,如荷兰最常见的职业兴趣评估、MBTI职业兴趣测试等。这些测试的结果会告诉你主要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哪些可能适合你的职业方向。
在职业规划书中,可以先呈现评估结果。
(2)个人专业学习情况
专业对口工作自然会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可选的职业方向,那么他们对专业课的兴趣、接受度、领悟度如何呢?他们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在专业相关的工作上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3)个人兴趣和特长分析
关系到你未来职业方向的兴趣和特长,一般不是指你在中小学学过几年围棋或者练过几年跆拳道,而是那些即使在别人看来很费时间很无聊,你也会坚持去做的事情。
比如你坚持写日记10年,仍然不打算停下来,那么你的写作能力不会太差;比如我喜欢养一些花草,可以了解各种花草的习性、繁殖方法、常见病虫害等。像这样提起来就眼前一亮的事情,不管多小,都是值得记录和分析的兴趣和特长。
2.人才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个人兴趣评估做出的专业兴趣、特长、职业方向,了解现有人才市场的招聘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未来可以申请的职业和就业范围
比如你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从专业对口的就业方向来看,未来可能是各个公司的会计、出纳等岗位。如果考到CPA,或者深造,考到更好的学校更高的学历,可以进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考公务员或者要求有财务基础的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
因为每个公司都需要财务相关人员,所以相对来说,这个专业的就业范围比较广。
(2)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还是以财务为例,作为任何公司的基础职能,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将是不可或缺的职业,所以该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很乐观的。
02
第二部分:职业目标
在职业规划书的第一部分,我们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情况,列出了未来所有可能的职业选择。在这些选项中,我们需要最终选出1-3个关键的职业目标和方向,作为未来毕业生的首选。
如何选择,这涉及到我们在选择职业目标和方向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参考标准有个人专长和兴趣。毕竟,如果你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热情,你会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也更容易比别人做得更好。
一份工作的平均收入也是很多应届毕业生非常关心的。一份工作无论是在传统行业还是新兴科技行业,还是在公司的核心部门还是辅助部门,收入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另外,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否有足够的工作机会,竞争的激烈程度,想工作的城市是否有相关的工作机会等等。,是选择时常见的参考标准。
写职业规划书时,选择自己最看重的标准,从而分析每个可选职业方向的可行性,最终确定1-3个职业目标。
03
第三部分:下一步行动计划
1.职业目标对候选人能力的要求
每个确定的职业目标对岗位人员的胜任能力有哪些共同要求,包括学历、工作经历、专业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
2.检查目标个人能力与目标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
如果目标职业要求硕士甚至博士,那么显然,如果毕业后再求职,成功的概率很小,所以下一阶段努力的目标是开始准备考研;
如果岗位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那么就要特别注意在校期间能否获得相关岗位的实习机会,以便毕业时有更多的工作争取机会。
所以,只有先看看自己各方面的差距,才能确定下一步如何弥补。
3.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在前一步之后,在列出个人与目标职位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之后,下一步是制定行动计划:
学历不够,那如何制定考研计划并执行呢?
缺乏沟通能力,需要看什么书,需要参加什么培训,需要做什么样的练习和练习来增强相关能力?
英语水平不达标,四六级什么时候过,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练习口语?
对于每一个差距,通过明确的可衡量目标、具体的实现时间等行动计划,让自己成长为胜任职业目标的人才。
分析现状,确定职业目标,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一本具备这三个要素的职业规划书,才是一本完整的、务实的、能够指导大学生未来重点学习和行动方向的职业规划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