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新加坡博后待遇(新加坡怎么样)

新加坡怎么样(新加坡博士后待遇)

80后,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国家、历史、民族、地域这些概念其实是比较模糊的,看似懂非懂。所以在初中之前,新加坡对我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熟悉是因为小时候电视上有一些电视剧,里面的人说普通话带着奇怪的“口音”,但也表演了熟悉的古装故事。

尤其是小学暑假,我和姐姐看这个不同版本的《射雕英雄传》,姐姐会吐槽说是在新加坡拍的,没有香港拍的好看。当时我心里也默默的同意了。毕竟他们的“口音”让人们很难将信息资源融入剧情。

从那以后,我几乎拒绝了新加坡的各种电视剧。当然,我还是喜欢范文芳的颜值和气质。

好像小时候新加坡给我的所有印象都只来自于“新剧”。新加坡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生活在那里的人和我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太奇怪了。

当时我就潜移默化地想,有我们这样的人住在那里。

这是我小时候对新加坡的“启蒙印象”。

新加坡的华人之光

进入初中后,随着知识的逐渐“深刻”,慢慢的,我也知道新加坡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们的地方很小,城市是国家,国家是城市。我还了解到,除了中国,还有一个华人比例最高的国家,连总统的根都在中国,但当时对这个国家的新认识也不过如此。

回顾过去,上个世纪国内媒体对新加坡的报道总体上是积极正面的。媒体告诉我们,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一个非常小而先进的国家,经济高度发达,人高资质,城市环境像花园。

电视上的专家将以新加坡为成功案例来分析中国的住房问题。

电视上的专家会以新加坡为成功案例来分析中国的堵车问题。

电视上的专家将以新加坡为成功案例来分析中国的环境问题。最后,移民专家来了。......

新加坡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就像地球上的天堂。

不过,至于这个国家是怎么来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在东南亚建立这样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直是我很久都想不通的问题,但我并不太关心。

如果不去旅游,谁会去研究这么一个文化输出薄弱的小国?

不幸的是,就在2019年,我去了那里,呆了7天,独自旅行。

在离开之前,我刚开始从网上了解新加坡的历史、人文和建国史,当然只是大致了解。

网络上千言万语,社会各界舆论一致肯定国家的生态环境、高度文明和经济发展。

但是大多数舆论似乎并不认为新加坡人和中国人更亲近。当地冷漠和排斥的例子不在少数。当然,这些舆论主要来自去过新加坡或者在那里生活、学习、工作过的人。

当然,我不会把这一切都放在心上。毕竟网络上的键盘侠是厉害的。不管是好是坏,都要去当地亲身体验,才能下结论。

尽管看了网上的评论,我还是带着一种亲近的感觉登上了飞机。我相信斯蒂芬妮和林俊杰给了我一种亲密感。毕竟我们是同一个物种,中文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血浓于水。

况且,历史上从来没有战争这样的“大矛盾”。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来到了新加坡。

一开始,是本地播放的日常账号,图文模式:

起飞,呜呜呜~ ~

上图是我住的金沙酒店的外观。

这是我早上在金沙酒店房间阳台拍的。阳台面向大海,好像是马六甲海峡。不时可以看到F16战斗机飞过。

这是金沙酒店下的海边花园。

新加坡的特色美食,说实话,感觉就是这样。

上图是传说中的猪骨茶,感觉和中国排骨汤差不多。

上图为圣淘沙岛上的鱼尾狮。

上图为斯蒂芬妮毕业的南洋理工大学传奇。南大历史悠久,校园环境堪比植物园,雨水树随处可见。

上图为哥特式教堂圣安德烈教堂。

或者圣安德烈教堂。

上图为圣淘沙岛上的“雪橇”,是岛上热门节目之一。

上图是新加坡的女孩。不得不说,美女不少,身材好皮肤好的年轻女性也不少。

上图是圣淘沙岛上的捷运,非常方便。你可以带着它玩岛上所有的大型娱乐设施。

上图为圣淘沙岛入口附近的海底捞。我听说他们的老板移民到了新加坡。

上图为环球影城的舞蹈节目。

不得不说,新加坡真的很干净。每辆车都是干净的。

上图,网络名人中的传奇早餐。

新加坡的公交车内外都很干净。

新加坡不是完全没有垃圾,只是很少,这是我发现的。

上图为南阳理工大学路边的井盖,编号为。这是一件古董。很旧了。

写日记不是我的专长。让我们看看照片。都是我拍的。......

好吧,让我们用这个路虎卫士来完成日志。

最后,让我总结一下在新加坡呆了七天的个人真实感受。......

1.干净、文明、发达,城市环境就像一个花园,一切都是真实的。

2.在景区和酒店,大家的态度都不错。

3.普通话在这里很难用,即使遇到会说普通话的人,也未必愿意用普通话和你交流。英语在这里非常有用。请不要被新加坡电视剧中的普通话所迷惑,也不要因为斯蒂芬妮和林俊杰普通话说得好,唱的是中文歌而误解什么。同样,这里的中国人说英语,他们也喜欢说英语。如果不是学校的教学,真正喜欢汉语的中国人并不多(即使他们的长辈和长辈都是闽南语和粤语的母语人士)。

4.当你深入到中国地区,尤其是普通人居住的地方,你会发现中国人可能会受到当地华人的歧视,至少他们不会对你热情友好。

中国古镇的街道不干净,有很多垃圾。

6.在这里完全感受不到“中国面孔”的当地华人,会积极表明自己与中国人关系密切或有血缘关系。他们只是看起来像中国人的西方人,尽管他们的祖父可能来自中国。

事实上,与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相比,作为中国人,我们很难在去过新加坡之前就把新加坡当成一个“完全外国”的国家。

也许是同一种语言,也许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也许是受到媒体宣传的影响。在来这里之前,总有一丝亲情,或者说亲密,在影响着我们。

我知道斯蒂芬妮和林俊杰给了我一点错觉,阿杜和BY2给了我一些误导信息。

当我漫步在新加坡的街道上,看到这里招牌上破碎的中文,听到唐人街附近一位90岁的老人说着闽南话,我产生了一种幻想。我想象着老人小时候在这里的生活场景。......

那时的他们,应该还是和父母说着家乡的方言,就像这部100年前的纪录片里拍的那一幕。当时新加坡还不是一个国家,他们还是中国人。生活在这里的场景是生动的,勤劳,勤劳,关心中国。

20世纪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镜头下的新加坡,还有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

20世纪初,新加坡的一些华人还留着清朝的辫子。从镜头里他们吃饭的状态,可以看出他们当时在新加坡的生活质量并不高。

20世纪初在新加坡运输煤炭的中国工人

20世纪初在新加坡运输煤炭的中国工人。

贾文南大桥

20世纪初新加坡的加维纳桥。

1913年,新加坡的送葬队伍由人力车组成。

1913年,新加坡的送葬队伍是人力车组成的车队。

中国男孩潜水寻找硬币。

中国男孩潜水寻找硬币。

中国人用清朝的辫子包装菠萝。

两个工人正在切割和包装菠萝。

两个工人正在切割和包装菠萝。

一个人力车夫在南桥路拉黄包车。

南桥路上拉黄包车的人力车夫。

路边小吃摊

路边小吃摊。

下班后,中国人和小男孩蹲在地上吃饭。

下班后,中国人和小男孩蹲在地上吃饭。

新加坡河

新加坡河上繁忙的景象。

维多利亚丽雅剧院

当时的维多利亚剧院。

小男孩正在装菠萝罐头。

那个留着清朝发型的小男孩好像在装菠萝罐头。

上个世纪的中国大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富强,老师介绍“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传奇。当他谈到新加坡是中国人的骄傲时,他会特别强调学生:“新加坡和中国不是同一个国家,他们只是来自中国的祖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