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著名企业家牛根生的创业人生(牛根生创业)

牛根生的创业(著名企业家牛根生的创业生活)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从绝境中重新调整方向,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极大地丰富了物资,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公司和优秀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可以说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崛起的一代人。他们不仅在个人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说到电脑,我们会想到联想的柳传志;说到英语教育,我们会想到新东方的余;说到房地产,我们会想到万科的王石,而本文的主角牛根生也是这样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领军人物。

1999年8月,牛根生创立了蒙牛,仅用了8年时间,蒙牛就成为全球液态奶冠军、中国乳业冠军。蒙牛集团也被全世界视为中国企业顽强崛起的标杆,牛根生也成为备受追捧的著名企业家。

一、蒙牛的崛起

蒙牛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灵儿县。看来蒙牛只是一个小规模的本土小企业。1999年蒙牛成立的时候确实是这样,很少有人预料到它未来惊人的发展速度。

这一切,关键在于牛根生。

在创业之前,牛根生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企业规划、团队建设、市场运作都不陌生。他在生活经历和企业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体会。更重要的是,他还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先进的营销理念。

当时伊利是国内乳业的龙头,也是畜牧大省内蒙古的第一品牌。蒙牛刚成立时,牛根生就提出了“蒙牛是内蒙古第二品牌”的营销噱头,为自己占据了一人万人的制高点。

于是,牛根生找到了呼和浩特路牌广告的经营者,对他说:“如果你的(广告)品牌长期不做广告,就会无限期地进行下去,小缺货就会造成大缺货;如果蒙牛做了3个月,就会有人实现它的价值,一个人买,导致几百人买。因此,当我们大量使用你们的媒体时,实际上是在为你们做广告,如果你只收取制作成本,你就会成为大赢家。”

对方想了一会儿,也有些道理,就同意了。结果,牛根生以成本价拿到了呼和浩特300多个路牌三个月的使用权。一时之间,“内蒙古第二品牌蒙牛乳业”的广告牌铺天盖地,蒙牛成为区域品牌。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上天了。蒙牛抓住机遇,成为牛奶独家赞助商,为的就是“举起右手,为中国加油!”为了这个口号,推出了“宇航员专用牛奶”的广告。同年,在央视2004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上,牛根生砸了3.1亿元,一举拿下“中标人”。

2004年,蒙牛赞助了现象级娱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此外,它还在电视广告、户外大屏幕、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做广告。

花大价钱做广告对公司财务来说压力不小,但回报也是惊人的。凭借铺天盖地的广告,蒙牛迅速从一家本土企业获得了全国知名度,这不仅宣传了公司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在产品销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牛根生可以说是营销天才。短短四五年,蒙牛打开局面,不仅在乳业站稳了脚跟,还实现了奇迹般的增长。

2004年6月10日,蒙牛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这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乳制品公司。它获得了“中国成长企业100强”,被北京某著名财经媒体评为中国市场成长最快的企业,创造了令世人敬畏的“蒙牛速度”。

2003年,牛根生获得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颁奖词称赞他:“姓牛,但他喜欢速度,只用了四年时间,就从几千个行业踏入了乳制品公司前三。”2003年,他敏锐地抓住了航天商机;2003年,他从大草原走上亚太经合组织国际舞台。他姓牛,但他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第二,从企业家到慈善家

正如没有完美的人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

在蒙牛成立初期,牛根生可以说是靠自己创造了商业奇迹,成为了中国乳业的领军人物。满月的时候,会亏钱;水满了,就会溢出来。2008年,中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震惊世界的中国乳制品污染事件,即三聚氰胺事件。

毫无疑问,随着整个行业的下跌,蒙牛集团的股价在短时间内暴跌。

牛根生在《百万字书》中对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江商学院同学说:“有人打了个比方:如果把这次比作地震,那么三鹿就是震中,其他中国乳业公司都是余震。”“股价暴跌,导致蒙牛股价大幅缩水,牛佬基金会抵押给摩根的股票也有被出售的危险。这就引来了一些海外资本大鳄,他们准备一边张嘴一边编织谎言……”

随后,联想的柳传志“48小时内转账2亿到老牛基金会账户”,新东方的于送了5000万,分众传媒的蒋南春也准备了5000万应急,大批企业家站出来帮助他渡过难关。2009年7月,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成为蒙牛集团第一大股东。

早在2004年,牛根生就创立了“老牛基金会”。第二年,他捐出了自己在蒙牛的全部股份,成为“全球第一个捐出股份的人”。2011年6月11日,牛根生辞去蒙牛集团董事长一职,几乎彻底退出商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慈善工作中。《凤凰周刊》杂志的曾经把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牛根生一起叫过。

截至2015年底,十年来,牛根生的“牛佬基金会”为多个贫困地区捐赠校舍、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并在国内多所名校设立多项专项资金,支持环保、法律、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得益于多年来的慈善捐赠,牛根生已经从一名企业家转变为一名慈善家。2007年入选民政部中国十大慈善家名单,三年后获得中国慈善排行榜设立的“慈善终身成就奖”。

“我前半生的梦想是通过修养实现自我修养,后半生的梦想是通过修养实现自我修养。”在谈到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时,牛根生说。

三、伊犁年间

1958年,牛根生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当时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因为生活的压力,他的亲生父母把我卖给了他的养父母。“因为吃不起,我的生父以50元的价格把我卖了。”他后来回忆道。

1978年,他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养牛工人。工作五年后,1983年加入伊利集团前身呼和浩特市惠民牛奶食品厂。

在伊利和牛根生度过16年后,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青春,从一个年轻人成长为一个中年人。凭借我的勤奋、魅力和管理才能,我逐渐从基层员工变成了负责生产和销售的副董事长。

1993年,郑俊怀对惠民牛奶食品厂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国有控股公司伊利实业有限公司。郑俊怀任公司总经理,牛根生任副总经理。1996年3月12日,伊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乳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当时伊利集团8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牛根生的主管部门。可以说,他是伊利的第一功臣,也是当时伊利掌舵人郑俊怀的得力助手。

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某种原因,两人的关系慢慢发生了变化,最后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无奈,牛根生只能离开伊利。“当时我很不舒服。我一生中有三两次非常不舒服。这是其中之一,几乎到了死亡的地步。”

伊利走后,牛根生沉寂了一段时间。他去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深造。他一方面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另一方面希望从中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提升自己的商业思维。

在北大的这段时间,牛根生决定自己创业,从最熟悉的乳业领域做起。

这时刚好他原来的一些下属也从伊利离开,他们找到了牛根生,希望牛根生带领他们创造一个新世界。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万事俱备。他们立即着手准备建立一家新公司,从一个53平方米的地方开始。虽然条件差,但他们终于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1999年,蒙牛公司成立,创造了中国商界的传奇,从而正式拉开序幕。这一年,牛根生41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