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华夏海权(列强路)

猎鹿(华夏海泉)伤心老鼠2020-11-14 23:17:05

这条铁路,被称为中东路,原称“大庆东铁路”,是一条被坑了近百年的正宗铁路。安徽合肥,一个当时不知道在哪里的南方人,在1896年为东北人签了字。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他签订受贿合同的铁证如山。

当时东北有几千万人被困近百年。铁路建成后的半个多世纪,东北的大部分重大事件或多或少都与这条铁路有关。

李鸿章收受贿赂300万卢布(分三期,第一期李鸿章只得到100万,其余都没有得到李鸿章的欢心)。签订《中俄密约》后,俄罗斯的特权由《中东铁路公司章程》确定。铁路两侧几十公里宽的行政权甚至司法权都被俄罗斯夺取。就这样,上个世纪东北最大的癌症诞生了。几代人以来,几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东北的命运。

让人气愤的是至今还有很多人为李鸿章辩护。李鸿章受贿的实际证据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张文木社会观察报,2011年4月10日)。

1920年3月,张在中东路解除俄军武装,5月恢复司法权。1922年11月24日,张东北自治政府宣布,将中东铁路沿线11公里范围内划定为东省特区。军事、警察、外交、行政和司法机关都在东特区的控制之下。张领导的东北自治政府全面彻底地驱逐了中东道路上一切帝国主义和俄国人的存在。在这一点上,俄罗斯与这条铁路无关。

被张彻底踢出中东之路,苏俄接下来的所有外交努力都是为了重新介入这条铁路。大锅饭从天而降再一次击中了东北的头。事实上,1922年4月,东北王张宣布东北自治。然而,1924年5月31日,北京市办公室顾维钧与加拉罕签订了《中苏未决案件解决纲要协定》,将与俄国毫无关系的中东道路以法律形式界定为“中苏协商管理”。暴怒的老张断然干净利落地拒绝承认北京签署的所有外蒙古和东北事务协议。7月苏联向北京发出最后通牒。但是北京对张的劝说无效。苏联直接去了张。发出战争威胁。这时候,关键人物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杨茁,他是一个传奇人物(俄语音译是在俄罗斯长大的北京人包青山)。经过杨茁的斡旋,双方签署了《东方三省自治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政府协定》,这是著名的为俄国服务的协定。

苏联首先胁迫北京允许苏俄参与共管中东路。中东路根本不在北京政府的控制之下。然而,苏联已经合法地回到了中东路。然后,趁着张的机会,就要开始第二次讨伐直索了。在苏联间谍和的外交副手张的帮助下。最后与东北签订了协议。实现了共同管理中东路的目标。事实证明,苏联的目的是重新获得坐牌桌的资格。所有对张的承诺都是扯淡。例如,苏联最终没有把铁路卖给中国以外的第三国,而是卖给了日本/满洲国。承诺不从事革命活动,结果利用管理中东路的地位,反而变得更加积极。后来,张发现是苏联收买的间谍,于1927年将其击毙。

如果我们不签署1924年中俄协议。当时,苏联和张很可能有直接的冲突。事实上,此时的张的东北军正处于历史的巅峰。其军事实力包括张学良的绝对主食精英5万余人,后来重组为第三军团。总共17万人。郭松龄叛乱前训练有素的老冯军。张学良的五万多武器装备与日本关东军接近。系明星郭松龄培养的老基金会。而苏联远东红旗第5军,约3万人,双方实力都占优。苏联军队在武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这个时候,张左林将在北满打球,这将比29年来的第六个孩子轻松得多。这时,张在场,军令统一。士兵供应充足。可惜的是,老张选择了和苏妥协。转过身去,打直线。

1925年12月,中东铁路局局长伊万诺夫决定禁止张的军队使用这条铁路。护路军司令张焕祥曾在苏军集结满洲里时,逮捕了苏联中东路总监伊万诺夫。苏联驻北京大使加拉罕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三天内释放人员。经过日本调停,张命令释放伊万诺夫。这一次,郭松龄造反了。老张不妥协就得妥协,因为郭松龄有部里所有的精兵强将。

这可以在张的时代看到。

1.始于1921年的苏联新经济政策初见成效,苏俄实力正在恢复。

2.作为东北王的张,表现出了灵活的一面。软硬两手控制危机。徘徊在日本和俄罗斯之间。最终的妥协解决了危机。

3.苏联发布的第一份赤裸裸的战争威胁,说明俄罗斯作为大国的继承者已经回归。

国家政府的回应

1927年12月初召开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关于同苏联断绝关系的决议》。

1927年底,南京政府关闭了苏联在中国的大部分商业机构(主要集中在上海)。

1928年6月,南京政府外交部长王发动了以修改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恢复关税自主权,废除治外法权,收回租界和租借地,收回铁路权、内河航权、沿海通商权等。张学良积极回应。

评论:

国民政府的行动表明了什么是革命党。革命党的特点是激情和英雄主义,但往往不脚踏实地。没有治理国家的常识和能力。做坏事充其量是好心,说白了就是屎壳郎。

大国之所以被称为大国,是因为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能力将不满意的国家按在地上摩擦。正义不在人心,而在力量。这是林青霞主演电影《东方不败》中的一句台词。

后张时代

1928年6月,张病逝,张学良继任冯部首领。此时,张学良原有的精锐第三军团已经在郭松龄的反崇中消耗殆尽。张学良在冯部远没有父亲的威望、勇气和手腕。

至此,东部三省有五个站点。辽河加特区(中东路特区);新学占据了黑辽两朝。旧派占领吉格和东北特区;最重要的是东部经济特区。东北总干线以上的工商、土地、矿产资源经营权就在这个特区。一堆人都盯着这块肥肉。想染指DC。起来打破旧模式的大脑。张学良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派系和利益集团都在等着分一杯羹。其中指出,张国臣和邹尚友是一群人:哈尔滨商学院毕业的学生,从小就住在俄罗斯的家里,生活习惯和世界观都和俄罗斯一样。真想把不懂俄语的主管卢荣桓和他们眼中的魔鬼苏联红俄罗斯换掉。

1928年,与苏联进行了几轮外交谈判,毫无效果。这位年轻的元帅态度强硬,抓住了父亲不敢轻易招惹的苏联经济机构。奇怪的是,苏联没有采取强硬的报复措施,收回中东露露区的警察、市政、税收、教育、土地等主权。随后中东铁路电报局、哈尔滨自动电话局被收回。然后,铁路人员将被剥夺苏联的地位,由东北人民担任。哈尔滨市气象台也被带回去,教育厅苏科长被开除。

1928年,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正式结束,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工业化进程。苏联已经开始回到强大的行列。然而,张的继任者对苏联采取了更强硬的措施。这么说吧,官二代是往死的方向,一路狂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