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胃饮食(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说起现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美国。然而,早在1777年,东南亚就出现了一个以“共和国”为名的政权,而加里曼丹岛(当时叫婆罗洲,以下简称婆罗洲)这个“国家”的创建者和公民大多是客家人。这是怎么回事?
婆罗洲地形图
明朝末年,我国沿海福建、广东等地的汉族人,由于籍贯狭小,人口密集,资源不足,纷纷向海外发展,移民东南亚各地。他们中的许多人来到了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尤其是婆罗洲海岸的昆甸。汉族人在当地种植水稻、椰子、咖啡等作物,其他人则从事采矿或贸易。
婆罗洲地形图
一个
出国旅行的学者顺便“建设国家”
中国移民
公元1772年,35岁的广东梅县石山堡客家人罗芳波,因为科举失败,决定去南洋谋生,干脆不读书就出国“闯荡江湖”。据史书记载,罗芳伯“少奇,英雄,侠义,快乐”。他跟随一个由100多名亲友组成的古代旅行团,从后来因林则徐和《虎门灭鸦片》而闻名的虎门出发,来到婆罗洲。
罗芳波
在罗芳波到来之前,很多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来到婆罗洲谋生,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城市昆甸。一些人在农村种植水稻、椰子、咖啡和胡椒,而另一些人在山区采矿。
婆罗洲
当时国内盛传婆罗洲有一座金山,村里的村民甚至相信,即使是跑进鞋子里的沙子,也能筛出南阳金山下的金子。大量的汉人淘金者蜂拥而至,当地的马来统治者也很高兴看到这些汉人的到来,并通过向中国外来工收取租金和税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风浪过后,罗芳波从乌石海边一个叫“三发”的地方上岸。桑法,现在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罗芳波来到了南阳,他写下了《游金山颂》来记录这段奇遇:
“覆盖着金山的景区,我总觉得孤独。虽然这片土地属于野蛮人,但世界仍然生活在南海。这是一年中的一年,节日的钟声敲响了。从虎门上船,南征的马团长正在东行。手牵手,朋友家人;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于心想:“你一离开虎门,一定会直奔龙宫。“不看天空,我感受到宇宙的无限;没有陆地的时候,我觉得云路可以过去。”
到达婆罗洲加里曼丹后,罗芳波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山和水。当时,许多中国人已经在婆罗洲定居,形成了几个数万人的中国定居点。
婆罗洲森林分布图
罗芳波定居后,首先以教书为生。刚到罗芳波的时候,因为学识和决心,立刻受到了客家社会的重视,被称为“罗芳口”。在昆电码头任教几年后,罗芳波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和基础。
坤甸位置图
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极其艰苦。因为路途遥远,他们得不到祖国的关心和重视。为了生存,他们需要团结互助,于是自动组建了许多类似“家乡协会”的组织。因为和当地的纠纷,经常有很多帮派发生纠纷。罗芳波来到这里,加入了一个叫蓝方辉的华人社区。而“有180个人有同样的心”,从那以后,我们开始尝试做贡献。就这样,在坤甸一带,他的名气让他当选为领袖。
罗芳波
二
从公司的成立到“共和国”的建立
兰芳公司
婆罗洲有肥沃的土地、可耕地、牧场、山脉、金矿、丰富的资源和发展交通的港口。当时婆罗洲的几家矿业公司互相争夺开采权,外面爪哇岛上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企图把婆罗洲纳入势力范围,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1776年,与天地会、大岗、老八分、九分分、十三、结联、新八分、三条沟、贺曼、吴昕、坑卫、十五、太和、老石芬、十二等14家公司参战,正式结盟,共同成立和顺公司,总公司设在大老路。此后,兰芳公司和和顺总公司成为西婆罗洲最大的华人联盟。
西婆罗洲建筑
面对内忧外患,罗芳波在站稳脚跟后,带领自己的伙伴,积极联系苏丹人和当地土著首领,并组建了华人与当地土著人合作的武装组织,两次击退荷兰人的入侵,帮助当地苏丹首领顺利平定土著人的叛乱,并得到首领的嘉奖,将东吕万划归罗芳波管辖。这个地方有10多万人口,南北有几十公里的金矿田,吸引了几万中国人和几十万土著人,再合并几家中国矿业公司,成立庞大的经济实体蓝方公司是顺理成章的。
兰芳大学控制区地图
1777年,在许多人的推荐下,罗芳伯将原来的矿业公司“兰芳公司”改组为“兰芳大控共和国”,建立了以东吕万为首都,以东吕万山为都城金湖,以兰芳年为纪元的“兰芳共和国”,定为兰芳元年。中国约有2万人,西婆罗洲南北100多公里,东西400多公里的方圆有矿山、农场、居民点。
兰芳共和国成立时,陈为第一任总统,罗芳波为第二任总统。兰芳大学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有人称之为芳波共和国,是因为罗芳波的第二总统制。罗芳伯自称“唐王”或“唐王”,意思是中国人在拜访海外领导人,被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
兰芳共和国领土和交通地图
1994年,兰芳公司进入班珠兰和万纳两个苏丹国家,为期9个月。班珠兰和凡纳苏丹闻风丧胆,要求昆甸苏丹与兰芳公司斡旋,划定与三发公司的边界,以攻克新港之战。此时,西婆罗洲的华人分为兰芳和和顺。兰芳共和国边界南北100多公里,东西400公里,略大于台湾省岛。在主要交通路线上竖起栅栏来保护自己。
兰芳共和国
关于离坤甸不远的三口洋,曾经是一个大量有淘金梦的客家人抵达印尼西婆罗洲开发锡矿的地方。客家人在这里建立了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现在,三口阳20多万人口中,60%以上是中国人,山口阳被称为千佛之城。这里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宝塔和寺庙,其中许多都供奉着兰芳叔叔。
兰芳共和国位置图
三
类似于现代民主的制度
兰芳共和国货币
这一统一制度建立后,罗芳伯还设立了一系列行政和司法机构,兰芳共和国发行了自己的货币。《兰芳公司志》记载:
“大哥,这州府没有公职人员管理,所以一切法度,由其手,重罪如谋杀、叛国、当众斩首;其次,比如争夺,责任就是打藤坐脚;其次,比如口角,怪红绫蜡烛。”
兰芳共和国有“国防部”,但没有常驻军队。相反,所有的人都是士兵。通常分散在全国各地从事生产,战时集中防御敌人。在省、政府和县各级,地方行政机关的负责人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产生。
廊坊
这样,在政府权威和法治雏形的框架下,很多人认为它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共和国了。当时,西方已经注意到这个远东的新国家。兰芳共和国成立十多年后,《英国时报》于1793年6月8日在《兰芳共和国》头版报道:
“虽然多丽丝共和国的国力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其意义不亚于1787年当选第一任总统的华盛顿;实现美利坚合众国联邦民主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首席唐
兰芳共和国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政治制度,“国家大事都是协商一致决定的”,与今天的民主共和国颇为相似,兰芳共和国的领导人被视为“老大哥”,也很有意思。罗芳波去世前,他没有选择建立家族世袭制。领袖的继承不是以父亲去世、儿子去世或兄弟去世为基础的家族世袭制,类似于民主选举和退位的形式。反而以“本州各郡无论何人生”的精神推荐人才蒋,成为当时亚洲帝制时代特殊运作模式下兰芳共和国的一大亮点。
兰芳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周边有强大的荷兰殖民者,兰芳共和国立即派使臣到清朝投降,恐吓周边政治势力。然而,清廷称自己为“公司”,而不是自称为国家。清朝道光年间,思想家魏源所著的《世界地理志·国海图志》这样描述兰芳共和国:
“婆罗洲岛...自古以来,汉人就与这片大陆进行贸易。颍州人进山开矿,翻山越岭开路,自立门户。选长辈,叫公司,干一年两年,管国民政府。”
罗芳伯之后,兰芳共和国世代相传,共经历了12位“大唐大将军”。中法战争后,荷兰意识到清朝对东南亚的影响不如从前,也开始谋划入侵“兰芳共和国”。在输给西方船只后,荷兰在建国近110年后,于1884年向荷兰投降。但荷兰并未公开承认兼并兰芳共和国,仍将当地中国领导人设置为“单笔某”作为缓冲中介。19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朝灭亡后,荷兰正式宣布占领“兰芳共和国”。兰芳共和国从独立到灭亡,经历了一百多年。
18世纪,荷兰军舰进攻兰芳共和国。
战败后,逃到苏门答腊的中国人向西迁移,定居在马来西亚半岛。其中一个移民的后代最终成为东南亚的知名人物。他就是被称为“新加坡之父”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廊坊
挥霍
印度尼西亚前总统:“不亚于华盛顿的成就”
今天,兰芳共和国是否是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学者们仍有争论。《兰芳共和国》之所以能被中国世界所熟知,是因为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中国殖民八大人物传》,并将罗芳伯的事迹视为中国在南洋殖民的事迹,引起了当时中国史学家的关注。
坤甸
然而,当代许多学者认为,兰芳共和国本质上只是华侨移民协会和公司制度下的一个延伸组织。人们所谈论的民主制度,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村落中乡绅议事推举老人为领袖的传统。然而,兰芳共和国作为印尼历史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仍然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印尼前总统瓦西德曾在《罗芳博传》序言中这样评价:
“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实现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联邦制,建立了共和制度。然而,1777年,我国客串领导人罗芳伯在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东吕万创立了“兰芳统治”共和国,比美国早了10年。就这一历史贡献而言,罗芳波不亚于华盛顿。罗芳波是与华盛顿齐名的世界伟人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