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发指的修辞手法(并肩作战的修辞手法)
本文运用修辞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我们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借代、设问、反问句等。
但是大部分孩子都分不清,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详细解释一下:
一.隐喻
1.定义
比喻就是“类比”,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
2.三要素
(1)本体:即被比较的事物;
(2)喻体:即用作比喻的东西;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
喜欢,喜欢,如果,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成为,是,成为等。
4.典型例子
(1)露珠如珠,月亮如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是你的微笑。
(3)云像洁白的羽毛,在空中轻轻飘荡。
(4)岸上的灯笼倒映在湖中,就像湖上的宝石。
(5)河水清澈见底,像同样透明的蓝丝,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第二,拟人化
1.定义
拟人是将事物拟人化,将不具有人类动作和感情的事物转化为具有与人类相同动作和感情的事物。
2.表达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行为的特征,生动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感到所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贴近,使文章更加生动。
3.典型例子
(1)一边唱,海浪一边冲向高空迎雷。
(2)录音师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哔”的一声,停止了歌唱。
(3)就在短短的泥墙周围,有无限的趣味。油杯在这里歌唱,蟋蟀在这里嬉戏。
第三,排比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而成,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
(1)在平行性方面,可以获得连贯的效果;
(2)运用排比表达感情,节奏和谐,感情饱满;
(3)用排比叙述和书写场景,能使层次清晰,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排比具有节奏性、朗朗上口、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子
(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2)公园里的花五颜六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粉的。
(3)他的品质是那么的纯洁高尚,他的意志是那么的坚韧坚强,他的气质是那么的朴实卑微。
第四,自夸
1.定义
夸张是故意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性质和特征。一定要注意:某一事物的扩张或收缩不是无边无际的、无原则的,这不同于吹嘘,而是艺术的扩张或收缩。
2.三要素
(1)夸张:夸大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作用和程度。
(2)减少夸张:减少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
(3)提前夸张:后出现的说先出现,先出现的说后出现。
3.典型例子
(1)柏油路被晒坏了,连店前的铜牌都好像被晒坏了。
(2)在这巴掌大小的地方怎么踢足球?
(3)转眼十天过去了。
教室里如此安静,你甚至可以听到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动词 (verb的缩写)借款。
1.定义
转喻是指不直接说出本体的名称,而是借用与本体相关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2.表达效果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起人们的联想,使句子具有形象突出、特色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转喻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俗,以物代情。
3.典型例子
(1)一队“红领巾”和许多笑声。
(2)有两个领主坐在上面。东边的是马褂,西边的是西装。
(三)两岸青山相对,一叶孤帆到太阳边。
(4)晨雾会止,猿鸟会鸣;夜幕降临,天平在飞速转动。
不及物动词配对
1.定义
对偶,也叫对偶,是一对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短语或句子,表达相似或相反的意思。
2.表达效果
它整齐、有节奏、高度概括、简洁、易记。
3.典型例子
(1)横眉冷对千人,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雾里看花,水里看月亮。
(4)游遍千山万水。
(5)骑马共享天下繁华;一杯酒是一首歌,唱出你心中的喜悦。
七。问问题
1.定义
在讲话或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或结论,有时会先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然后再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自问自答。
2.表达效果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突出一些内容。
3.典型例子
(1)她敢不敢从一堆火柴中拿出一根,在墙上点着,暖暖小手?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2)不知道是谁剪下的细叶?早春的寒风
(3)你是如何获得幸福生活的?这是我们亲手创造的!
八。cross-question的现在分词
1.定义
反问句就是毫无疑问地问,以问题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题中。带着询问的期望表达明确的意思或强调。
2.表达效果
反问句的意思更坚定,让读者可以肯定,没有反驳和怀疑的余地,从而加强语气和情感。
3.典型例子
(1)这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观吗?
(2)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那不是只有我在下雨吗?
九。双重否定
1.定义
汉语中的否定句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双重否定,是因为使用了两个否定词(比如不得不)而造成的;第二,特殊的双重否定风格;这是由一个否定词和一种讽刺的语气结合在一起造成的。
2.表达效果
双重否定具有表示肯定和加强语气的功能。
3.典型例子
貂儿和黑熊只好躲在各自的洞里。
X.引用
1.定义
引用:引用现成词语的修辞方法,如诗句、谚语、成语等。,在演讲或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引用可分为显性引用和隐性引用。明是指直接引用原文加引号,或者只是引用原文的主旨不加引号,但都注明原文出处。
2.表达效果
深化主题。
3.典型例子
20世纪的成就真的可以用“犹如春天的大风,在夜里吹来,吹开万株梨树的花瓣”来形容。
XI。重复的
1.定义
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个别单词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2.表达效果
重复的句子有节奏,朗朗上口,可以增强语气。
3.典型例子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十二。顶针
1.定义
用上一句话结尾的词作为下一句话的开头,相邻的句子首尾相连。也叫顶针和连珠。
2.表达效果
深思熟虑,准确,谨慎和彻底。
抒情,清新的风格。
叙述,连贯。
总的来说,联系紧密,引人入胜。
3.典型例子
(1)儿子生孙子,孙子生儿子;儿子有儿子,儿子有孙子。
当我离开村子时,我穿过了那条河。过了河,进了城。
(3)水车送水,随车送水,随车停水。范,范,范,范。
(4)冰泉冰冷涩涩,冰冻从未停止。
小学生看图写单词。1~2级49元购买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判断修辞手法的练习,看看你是否掌握了这些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1.一边唱,海浪一边冲向高空迎雷。(拟人化)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是你的微笑。(比喻)
3.河水清澈见底,像透明的蓝丝一样。(比喻)
4.岸上的灯笼倒映在湖中,就像湖上的宝石。(比喻)
5.就在短短的泥墙周围,有着无限的趣味。油杯在这里歌唱,蟋蟀在这里嬉戏。(拟人化)
6.柏油路被晒坏了,就连店前的铜牌也好像被晒坏了。(夸张)
7.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平行度)
8.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双)
9.他的品质是那么的纯粹和高贵,他的意志是那么的坚韧和坚强,他的气质是那么的单纯和卑微,他的胸怀是那么的美好和宽广。(平行度)
10.你怎么能在这种无礼的地方踢足球呢?(夸张)(反问句)
10天一眨眼就过去了。(夸张)
12、横眉冷对,俯首甘为孺子牛。(双)
13.一天的假期就像三秋。(夸张)
14.我想知道谁剪下了这些漂亮的叶子?二月的春风像剪刀(反问句)(隐喻)
15.有什么可以替代这种休闲生活?(反问句)
16.小溪潺潺流向河流,河流汩汩流向大海,大海汹涌澎湃。
(顶级真相)
17.你是如何获得幸福生活的?这是我们亲手创造的!(提问)
18.无形世界的一部分,然后他听到了海上一个迷人小岛的故事。(顶级真相)
19.学生们向校园里欢唱的鸟儿问好,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平行度)
20.蒲公英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开合。(比喻)
21.灰鹰在树枝间来回跳跃,婉转歌唱。(拟人化)
22.火红的枫叶像邮票,飘飘悠悠,邮件带来了秋天的凉意。(比喻)
23.美丽的菊花在秋雨中频频点头。(拟人化)
24.秋天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上,每一朵花上,每一滴汗水里,每一颗盛开的谷粒里。(平行度)
25.七点钟,睡莲从梦中醒来。(拟人化)
26.凌晨四点,牵牛花吹了一个紫色的小喇叭。(拟人化)
27.我就纳闷了,它们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到远方的家呢?(反问句)
28.走在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形态各异:有的骑马,有的挑着担子,有的赶着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在街上悠闲地溜达。(平行度)
29.如果要拿西湖比西湖,淡妆总是合适的。(比喻)
30.海参到处都是,懒洋洋地在海底爬行。大龙虾,全副武装,划过去,划过去,看起来威武无比。(拟人化)
31.对方长矛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发现家用盾牌左挡右挡,仍难以招架。(比喻)
32.你周围的一切不都在改变吗?(反问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