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磁性材料(什么是顺磁性材料)
磁共振成像的信号源是氢质子,它依赖于人体内的脂肪和水。广义地说,一切物质都可以被磁化。根据磁化特性的不同,可分为抗磁性(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铁氧体磁性和超顺磁材料等。那么人体内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呢?
一切物质都可以被磁化,只是磁化的程度不同,所以引入了磁化率,用χ表示,即χ是磁化的量化。χ < 0,表示抗磁性;χ > 0表示顺磁性;χ > 0且非常大表示铁磁性。
01
抗磁材料
抗磁性物质也叫反磁性物质,在外磁场B0中表现出弱磁性。弱磁方向与B0方向相反,导致有效磁场减小,抗磁性物质磁化率为负,χ < 0。去掉外磁场后,抗磁性很快消失,没有磁滞现象,即不会被永久磁化,所以基本没有磁性。人体内很多组织都是抗磁性的,抗磁性的作用比如气体。虽然早在1778年,S. J. Brugmans就发现铋和锑在磁场中有一定的抗磁性。然而,直到1845年9月,迈克尔·法拉第发现所有的自然物质在外加磁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抗磁性,抗磁性一词才正式用于文献中。
[磁化率伪影]
02
顺磁性物质
顺磁性材料的外磁场B0中出现弱磁性,弱磁性的方向与B0的方向相同,导致有效磁场增大。顺磁性材料的磁化率为正,χ > 0。当外部磁场存在时,磁化发生。去掉外磁场后,顺磁性很快消失,没有磁滞现象,即不会被永久磁化。在顺磁性物质中,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缩短T1时间,这在T1WI上显示高信号强度。钆和血红蛋白降解产物如脱氧血红蛋白和铁血红蛋白是顺磁性的。
[亚急性早期出血细胞的t1和T2主要被铁血红蛋白缩短]
备注:出血慢性期,液化囊变,周围巨噬细胞内含铁血黄素长期存在。含铁血黄素的磁化率χ是顺磁性材料的100-1000倍,是一种超顺磁性材料。
03
铁磁性
铁磁材料在外磁场B0中表现出很强的磁性,磁性的方向与B0相同,导致有效磁场大大增加。铁磁材料的磁化率为正,其χ很大,大于超顺磁材料。当外部磁场存在时,就会被磁化。去掉外磁场后,磁性仍然存在,所以有磁滞现象,即会被永久磁化。目前已知的物质有铁、钴、镍。铁磁材料有一个临界温度,超过这个温度,铁磁材料就会转变成顺磁性材料。
[铁磁物质引起的伪影]
要求
是水、顺磁性物质还是抗磁性物质?
回答
人体内大部分物质是抗磁性的,大部分水(自由水)也是抗磁性的,因为它产生的净磁场方向与主磁场方向相反。磁共振成像靠的是原子核,物质的磁性靠的是电子。抗磁性物质没有不成对电子,顺磁性物质有不成对电子。
来源:张春红成像技术公司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于公益学习平台。为传递更多学习信息而转载,已标注作者和出处。不想被传播的老师可以联系我们删除。
收集2条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