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灰指甲的图片(正确理解灰指甲)
灰指甲是霉菌对指甲的感染,是指甲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是指甲的疾病有很多种,不是变色就是变厚。
灰指甲不好?6大误区看清楚
特别提出6种被误认为灰指甲改变的信息资源,网易,与大家分享。再次提醒大家,指甲的表现形式很多。仅仅看文字描述不够准确。需要找皮肤科医生才能正确诊断灰指甲!
误区一:没有脚气,不要说自己有灰指甲。
甲癣是指甲的真菌感染。霉菌从哪里来?最常见的是从脚底和手掌指甲旁边传来的!
所以,如果有患者来门诊担心自己得了灰指甲,除了检查指甲,更重要的是检查自己的脚、脚缝、手掌是否有脱屑、粗糙的裂痕、港脚手的变化。
当然也有例外,其中之一就是指甲外伤。如果患者有指甲外伤史,说明是霉菌先感染了受伤的指甲,可能没有足癣、手癣,但有甲癣。
第二个误区:牢固角质化,不是灰指甲。
皮肤科医生诊断灰指甲通常不看颜色。指甲的任何病变几乎都会改变指甲的颜色。所以指甲的质地、厚度、大小、周围皮肤的变化都是皮肤科医生在诊断时肯定会考虑的重要因素。
灰指甲的特点之一是:指甲下角质化,但也是角质化,反复的慢性刺激也会角质化。如何与灰指甲角化区分?
灰指甲角质化,因为指甲被霉菌感染浸润,所以指甲变得松散、易碎、粉状,空空,很像欧式面包,外层厚而硬,内层松而软。
反复慢性刺激引起的神经下角质化为固体角质化,通常是因为脚趾尖经常受到刺激,如一些需要紧急停止的运动,如篮球、羽毛球、网球,或者经常走下坡路,脚趾尖因为承受身体和鞋子的冲击而角质化。
此外,还可以观察脚趾前端是否也合并有角化或胼胝。如果是,指甲下的角质化很可能不是灰指甲引起的。
误区三:单纯的甲床分离,不是灰指甲。
甲床分离是指本应与指甲紧密相连的甲床(即指甲下的肉)提前与指甲分离,所以在外观上会发现指甲末端越来越多的白色部分延伸至手指近端。
甲床分离后,表示甲床和下面的甲床之间有空的间隙。如果有空缺口,细菌就可以乘虚而入,所以有些患者会看到指甲变成深绿色。
甲床分离的原因很多,门诊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过度清洁。
婆婆和爱干净的阿姨每天都要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他们这边洗,那边擦,指甲就用洗碗精、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肥皂一遍一遍的清洗。有些有洁癖的患者还会用牙刷刷指甲,或者用尖锐的物体将指甲里的污垢全部清理干净。
正是因为过度清洁带来的刺激,指甲才早早脱离甲床。
过度清洁导致的甲床分离患者的手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如果你仔细看,每一根手指都是干净的,不会有黑色的污垢卡在指甲里。因为干净,指甲上容不得一点污垢,干净的习惯必然导致甲床分离。
误区4:指甲末端变窄
指钉末端变窄、卷曲,称为凿钉或卷钉。临床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卷甲。
第一,脚趾甲没有增厚,但是当脚趾甲卷曲的时候,脚趾甲下面的肉就会卷开,卷开的肉会受到指甲和鞋子的共同压迫,产生疼痛。
我们可以把脚趾甲想象成还没钉好的订书钉,两条腿的订书钉,此时是直立的;指甲卷就像一只脚的订书钉卷向内侧。这时候坚硬的指甲真的像订书钉一样,下面的肉一起卷了进去。如果鞋子被挤压,钉进肉里的钉子会压迫指甲,渗入皮肤,引起疼痛。
第二种:脚趾甲卷曲时,脚趾甲下的肉不被累及,但由于脚趾甲明显增厚变色,常被误诊为灰趾甲。
吃了药对指甲卷不好,大部分需要通过摸手摸脚来改善。它可以用于部分指甲去除,可以缩小新指甲的宽度。还可以做指甲矫正。
第五个误区:短甲
短指甲,也就是原来的长指甲,被缩短了,看起来很平。最常见的原因是:咬指甲,一次又一次的咬指甲,使得指甲根本不长,一出现就会被破坏。久而久之,细长的指甲就会变成又短又胖的扁指甲。
咬过的指甲,边缘不会太整齐,通常可以看到缺角,或者上下两层不整齐;指甲旁边的皮肤也可能因为被唾液咬过或浸泡过而脱皮、角质化或发炎。
误解6:挑刺狂潮
指甲上瘾,顾名思义,就是你非常喜欢修剪指甲,所以你的指甲不好看也不漂亮。而且反复的抓挠和刺激,改变的不仅仅是指甲,还有近端与指甲相连的皮肤,都会变成脱屑和炎症。
如果我们从指甲的长轴画一条线,连接到皮肤上,正常的指甲应该是一条平缓的线;凿钉将显示一个陡峭的角度。
这六种指甲变化常被误认为甲癣。指甲有变化请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