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美食(石家庄美食小吃的最佳代表)
1.石家庄“宫面”
贾石庄镇耿家庄村的纯手工技艺是高城宫最具代表性的。耿家庄生产的宫廷面,13道工序手工制作。制作精良的宫面,薄空心,光泽洁白,厚薄均匀整齐。煮好挑到碗里,一半是汤,一半是面,汤清澈可口,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餐桌。
高成宫面馆
2.石家庄“挂炉烧饼”
活跃在无极街的传统名吃吊炉烧饼,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里嫩,酥脆可口,外形美观。至今,传统的炊具和制造技术仍在使用。
吴记吊炉烧饼
3.石家庄“马家炖鸡”
马鹿鸡是正定古城饮食文化的代表作。煮熟的炖鸡黄里透红,色泽鲜艳,油香四溢,爽口持久,味道醇厚鲜香;鸡很漂亮,油光滑滑,不破皮、不伤骨、不腻口,老少皆宜。
正定马家鸡
4.石家庄“面”
饸饹是一种用荞麦粉,用特殊工具擀制而成的面食。制作无极糯米线时,选用新鲜荞麦进行研磨、调配、蒸煮。用特制的糯米床,把荞麦面压成又细又长的圆面,捞出来放在碗里,再倒入加了各种调料的高汤里。其特点是面条细而韧,不断夹起,清香可口。
无极乐和
5.石家庄“金凤扒鸡”
金凤扒鸡起源于1908年的石门石桥街马家鸡铺。当时,大乔扒鸡店是用独特的制作方法创造出来的。他们用蜂蜜给鸡上色、油炸,用中药汤的秘方烹制。这种焖鸡味道很好。1984年,注册金丰扒鸡商标。
陆金凤扒鸡
6.石家庄“走鸡脑”
北京的“空心球”,广东的“炒牛奶”,石家庄的“走鸡脑”,是中国唯一的菜。这道菜看起来像豆腐脑鸡汤,其实和鸡脑没什么关系。只不过是餐桌上蛋黄的另一种形式,是用蛋黄和香油做成的。色泽浅黄,口感香甜绵软,味道鲜美。
吴记刘记脑
7.石家庄“缸炉烧饼”
用烤箱做烧饼,处处讲究和面,讲究烹饪温度,讲究工艺。用烤箱烹饪食物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它利用了“烤箱”的光滑度、耐火性和厚度。烧饼不糊,吃起来香、脆、脆,面粉滑。石家庄卢刚烧饼和腊肉入选中国十大小吃。
兴港路烧饼
8.石家庄“腊肉”
石家庄的腊肉在康熙时期最为出名,无极李山魁被任命为御厨制作腊肉。民国初年,李山魁的后人在民间办起了腊肉作坊,李氏腊肉流传下来。采用30多种珍贵香料,经过切边、腌制、熬汤、煮制、熏制等18道工序精制而成。,保留了传统工艺和品质,油润爽口,香而不腻。
吴记熏肉
9.石家庄“板脸”
20世纪初,几个从太和县出来的安徽人来到华北,发现北方人爱吃牛肉面,于是改进技术把羊肉汤改成牛肉汤后,正好符合石门人的口味,于是石门牛肉面开始流行。
新华牛肉板面
10.石家庄“腌肉面”
面条很硬,很结实,略带碱性。石家庄山区腊肉特有的肉味,不油腻。另外土豆、豆角、粉条炖出来的菜是正宗的手工面,口感硬朗,口感独特。
灵寿阎柔面馆
1.石家庄“炸油鬼”
“油鬼”,色泽金黄,口感酥香,其名由来已久。“炸油鬼”的意思其实就是炸油。平山的大厨把“油鬼”折在中间,煎好后,是跪着的。从此,“油鬼”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屏山炸油鬼
12.石家庄“羊杂饼”
慈玉羊杂饼,大锅加水,烧三个小时。羊头和各种羊杂同煮一锅,羊杂煮软,羊头和带肉的骨头取出。煮熟后,肉被刮掉,骨头回到锅里。注意大火,汤汁呈乳白色,羊杂切拌,汤汁混匀;
灵寿羊杂糕
13.石家庄“啜米粉”
在井陉农村,人们经常吃午饭,以豆粉为主,掺入白面粉增加粘度,湿水和稀软的面粉,锅里烧开水,在锅里放一块面团,用一小口面粉锄,压面团,把面条从小孔里挤到锅里,就成了寸长、粗细不均的短条状。因为长得像蝌蚪,所以又叫“抿蝌蚪”。把卤好的汤拿出来吃。
井陉徐岷面馆
14.石家庄“煎饼”
石家庄人爱买煎饼。吃法很多,泡汤吃,比如水煮煎饼、咸饭煎饼、羊杂煎饼、涮煎饼、油炸煎饼、大葱青菜卷煎饼等。董记煎饼比较有名。
井陉煎饼
15.石家庄“拖刀面”
用来拖刀面的材料很精致。当地粮食作物,用燕窝盆和面,用杠铃压面、揉面、擀面、拖刀面。一般的吃法是做一锅番茄鸡蛋卤水,用水煮面条。用拉刀切出来的面条软硬适中,软筋道,久煮不烂,口感极佳。
井陉拖刀面
16.石家庄“云头儿”、“假肉”、“面筋”
一般有两片面粉,一片是普通的白面,一片是红糖或甜面酱的红色,两片卷成煎饼,叠在一起卷起来,然后切片,有红白两段。一层层的花样,然后双手拿一双筷子。在锅里炸之前,把椭圆形的面块一个个的夹出凹形,就像云彩一样。
井陉云头儿
17.石家庄“咸驴肉”和“驴肉烧饼”
将脂肪层较厚的驴肉倒成四块,用火将食材混合4小时,熬出稠油,关火过夜。把油保温,第二天从锅里拿出来。相比元氏赵县的驴肉,赵县的驴肉略干,类似酱牛肉,可以切成大块。元氏县尹村的驴肉主要强调口感,煮的比较软烂。最后是必点的酥脆烧饼。
元氏驴肉烧饼
18.石家庄“石塔烧饼”
又名“薛佳烧饼”。因烧饼主人住在赵县土罗尼经楼(俗称石塔)脚下而得名。是赵县特有的风味小吃,由赵县石塔村薛家传了8代。
仙石塔烧饼
19.石家庄“金狮鱼”
它始于民国初年,由中国著名厨师袁首创。鲤鱼是主要成分,因此因其金黄色和狮子般的形状而得名。1983年全国烹饪鉴定会名菜。代表河北获得大奖,走进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宴菜肴,被誉为“河北第一菜”
新华金狮鱼
20.石家庄“大拇指烧饼”
只有烧饼的指甲盖有拇指那么大,椭圆形,五十个一叠,放在特制的烤箱壁上烤。1901年,慈禧太后随光绪皇帝回京,路过栾城,在文佳吃了一个烧饼,大受赞赏。所以栾城烧饼一度和高城宫齐名。
萧鸾烧饼
1、石家庄“肝崩”
正定“肝崩”相传唐明帝初年,郭子仪带兵回镇定都。有一天,晚饭快要做好的时候,一锅生炖牛肝热气腾腾。忽然传来访马的报告,城西发现敌军。郭子仪放弃了他的饭,骑上他的马,带领所有的士兵在人群中。三个小时后,我凯旋而归。开锅,一锅牛肝自然煨干,但不焦不糊,色泽金黄,入口脆香,赞不绝口。
正定肝崩
2.石家庄“渴望球”
真正的热肉丸和传统肉丸不一样。它们不是球形,而是用荷叶包裹的直径5厘米、长约20厘米的圆柱形食物。因为吃的时候需要切片,所以叫热肉丸。与深泽肉饼相似又不同,以其独特的口感在石家庄享有盛誉。
正定热肉丸
23.石家庄“糯米糊”、“豆腐脑”、“手擀皮蒸饺”、“糯米包”
早些时候,在石家庄,油条多为圆形,而不是条形。过去,它们被称为“油饺”,或简称“饺子”。它们是用慢火煎的,味道香脆。豆浆需要1斤黄豆10碗糊,两三分钟就能搅起一块皮。豆腐脑,分三种,一种老豆腐卤点,放韭菜,辣椒酱;用姜末和蒜泥做的膏药;还有一种是卤豆腐。手擀蒸饺,真的还是手摇锤擀皮,柔韧有嚼劲。
正定手擀皮蒸饺
24.石家庄“丝山药”
红薯滚刀块,放入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放入油锅炸熟。留少许底油,加水,半勺糖,大火翻炒。掌握好温度。待糖液变黄后,倒入红薯块,将糖液包裹均匀,出锅装盘。趁热吃,能拉出近一米长的丝。蘸冷水,糖丝变脆,入口即甜。
新华拉丝山药
25.石家庄“肉包烧饼”
切一个圆形的烧饼,往里面塞肉,塞到塞不进去为止。桌子上,每一个烧饼都是一块“大口”“满嘴”的肉。切片猪头肉肥而不腻,淡淡的香,回到嘴里还能感受到肥肉的香甜。
深泽烧饼锅肉
26.石家庄“帕高”
花椒、大料、丁香、肉桂等香料磨成粉,加盐荞麦面。将水在大锅内烧开,烧开后捞出一半,将准备好的荞面慢慢放入大锅内,边放面边搅拌,直到没有大疙瘩待搅拌,再慢慢加入另一半水,继续搅拌,直到没有小疙瘩,原料变成糊状的稠粥时,关火。
深泽巴高
27.石家庄煎饼,山药,豆饼,糖饼
淡淡的甜味来自于谷物本身,这种食物是否适合作为甜点不得而知。比如蛋糕。石家庄的糕点很有名。石家庄过去有“三宝”(山药、饼、盖火)之说,其中与吃有关的两宝是饼和大山药。与蛋糕、山药的甜味完全来自食材本身不同,豆腐干、炸糖糕等零食是加糖的,所以一般不是主食,而是缓解食欲的零食。
蛋糕、山药、豆饼和糖饼
28日,石家庄“盖火”
始创于石家庄的石门火烧始建于1927年。菜品采用酱牛肉、火烧等具有清真风味的食材。在上个世纪的石家庄,火烧绝对是石家庄人餐桌上的常客,大街小巷,男女老少。
新华赵火烧
29.石家庄“牛肉蒸饺”
用精粉、肥瘦适宜的牛羊肉做饺子皮做馅,用虎门老油坊的香油拌馅。馅料里的蔬菜往往是刚先采购的时令新鲜蔬菜,行话叫“抢鲜”。这样包出来的蒸饺色、香、味、形俱佳,逐渐达到标准化操作。
新华蒸饺
30.石家庄“八碗”
“华华正定府,锦绣洛阳城”的八碗,其实就是猪肉做的八菜八碗十六菜。由于当时儒道思想盛行,人们崇拜“八”这个数字。当时的餐厅讲究上八仙桌,每桌八人,上八道菜,都用统一的碗盛。
正定八大碗
31.石家庄“酥卷卷儿”和“肉合子”
素卷较长,用特制面团包裹,如粉条、韭菜、鸡蛋、木耳等素馅,用香油炸至面团酥脆。肉合子有茶碗口那么大,大概两指厚,皮薄如薄纸。又脆又嫩,入口清香,不腥不腻。
正定卷卷,栾城肉合子
32.石家庄“豆面凉拌”
和乐在石家庄很受欢迎,以荞面为主。天长清水,不用荞麦,用豆面。将适量的绿豆、黄豆、红小豆混合,用水磨磨成面,豆香四溢。
井陉豆面乐和和凉拌乐和
33.石家庄“四块”
“正定四件宴”是为了区分民间小吃和宴席。明清时期的“正定传统菜”有130多种。宴席四件套,又称“四件套”。类似一个相声:“四个干果,四个鲜果,四个糖糕……”
正定四件
34.石家庄“滑三种”
河北下水名菜有爆肚、腰花、大肠等。三道菜显然是以上三道菜的原料集合,包括肚、腰、肠。换刀后,放入热油中炸(去除污水的腥臭味),加入配菜、调料和糊汁,在锅中翻炒均匀,装盘即可。姬菜擅长炒菜,善用酱料,也善用高汤。
新华刘三阳
35.石家庄“鱼汤拌面”
用牛肉汤熬一锅小米粥。当稻花香盛开,米汤浓稠时,将杂面的头放入锅中,然后将萝卜缨碾碎,煮熟,端上桌,肉、米、菜、杂粮交织在一起,让人胃口大开。
赵兴唐杂面
36.石家庄“肉饼”
据县文化部门考证,西河肉饼形成于19世纪末。当时西河村的李洛提在一家财主的肉铺里当服务员,年底的时候,老板给大家分了一块驴肉。因为肉多的家庭,李洛提只好把驴肉剁成馅,加淀粉煮肉调味,用热水搅拌均匀,放在锅里蒸。没想到,刚出锅,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从此,西河肉饼诞生了。
深泽肉饼
37.石家庄“蜜果”、“合球”、“芝麻酥”、“糖花”
传统的中国糕点包括芝麻糖、芝麻花生糖、蜜饯、蜜丸、芝麻饼和糖捻。简单的原料,面粉,油,糖,芝麻,花生。劈柴生火,吊炉烘焙,不加防腐剂,香精香料,只为纯粹的味道。
深泽中式蛋糕
38.石家庄“咸食”
石家庄地方风味小吃。成品色泽金黄,滑爽爽口。吃的时候把它卷成一筒信息资源,蘸上醋和蒜,入口绵软适口,香气扑鼻,醋和蒜能刺激食欲,使其美味可口。
石现元氏县
39.石家庄“枣包子”和“花糕”
石家庄过年,各种面食少不了。蒸花和蛋糕,蒸枣和馒头象征着繁荣,好运和幸福。枣子包子有很多种。人们根据不同的形状给枣包子起了许多有趣的名字,如枣山、枣圈、枣卷等等,喜庆吉祥。
元氏县造模
40.石家庄“豆腐”
古越豆腐,采用传统制作工艺制作,口感细腻滑润,味道纯正,烹饪不易碎,色泽纯白,品质上乘,口感微甜。
屏山豆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