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曾国藩:最好人生是“小满”(人生最好是小满)

最好的人生是小满(曾国藩:最好的人生是小满)

今天的小满。

《二十四节气》说:“四月中旬,物小而不饱。还说:“钉钉打架小满,什么都擅长这个,就是很少满。这里的小麦小饱满但未完全成熟,因此得名。“此时麦粒已渐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小满是最具中国文化智慧的节气。

有时在四季中,二十四节气正是中国传统美学和人生智慧所在。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节气是相互对应的,比如小暑、小雪和大雪、小寒和严寒,而小满没有对应的大满,其次是芒果。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禁忌太满,水满则溢,水满则损,物极必反。完美和圆满不是一种吉祥和好运的状态。所以“小满”蕴含着天道指引人性的大智慧。

堪称中国几千年楷模的曾国藩,追求的是“小满”的境界,他称之为“花未满,月未满”。就连他的书房也被命名为“秋雀斋”。曾国藩写给弟弟的家书说:平日里,过去的人最好读读“花未满月未圆”这几个字,以为爱惜幸福、保泰之道,不擅此道。

《菜根潭》也说:“花半开,酒微醉。人们对CUHK很感兴趣。如果是辉煌,就会变成糟糕的局面。”花儿没有盛开,月亮也不圆。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生命状态,充满了平静和美好。

一生修行满是“半”

中国人自古讲究吃七分饱饭,倒七分饱茶,说七分饱话。这是一种小满的智慧,求“恰到好处”。不然就太过分了,弄巧成拙。

北宋名臣蔡襄写了一首诗,名为《十三瑞院探花》:

花未满月未圆的时候,就去找花,等月亮来想。

明知道花花月月无情,要是多愁善感就更可怜了。

花盛开的时候,就开始凋谢;月亮圆了,就开始不完整了。生活也是如此。达到顶峰后,就走下坡路了。花未盛开,月未圆的时候,看的人还是有期待和憧憬的。这样的人生就像在山腰,可以仰望山峰,俯视山麓。

禅宗高度推崇“花未满月未圆”的人生境界,一些哲人也有类似的看法。尼采曾经说过:不要爬上山顶,也不要站在山脚下。从半个高度看,世界真的很美。

很多人想往高处爬,但是高度太窄,容不下这么多人。高处太冷,会让人在高处极度寒冷。

在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人生如何才能更圆满?中的一切都只能令人满意一半。

这里的“半”字可以说是用得很巧妙。人生不是100%的完整,总会有无尽的遗憾。凡事只有“半分满意”,少一些盲目,多一些自我觉醒,才能更从容的面对生活。

清代李米安的《半歌》也认为百花盛开最好:“酒半醉,花半开。”他把“半”提升为一种人生哲学:“看透半个浮生,半个利益无量。半年悠悠,半里宽。”李米安讲的是生活的态度,生活的艺术。生活不要太低调,也不要太张扬。生活不需要养尊处优,也不需要衣食住行。

当代作家林语堂也喜欢这种“半”的人生境界。他在文章中写道:一个理想的人,应该一半出名,一半不出名;懒有苦劳,懒有苦劳;不是太穷而付不起房租,也不是太富而不能工作...

林语堂的“半境界”其实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半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东西都分成两半。意思是把事物一分为二,坏中见好,坏中见泰,使自己的心灵超然、闲适、宁静。

这种境界不是反对在生活中积极进取,而是让我们淡泊得失,给自己留有改变的空间。

不必为了生活中的优越感和自卑感而争斗,互相争斗。最终,你会伤害到你自己杰出的头脑。生活就像爬山。工作应该是“一旦爬到山顶偷看,一会儿就会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正如杜甫所写。精神上,不一定要像林则徐说的“爬山是我的峰”。山顶之上,旁边是悬崖峭壁。

有个半山腰的心态还是不错的,既能摆脱山脚下的压抑和卑微,又能处于上升状态,收放自如。

这就好比李米安的《半歌》结尾:少了一半却饶了味道,多了一半反纠缠。一百年的努力和幸福只会利用一半。

人生的一个小境界就是“留白”

即使是不懂绘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

西洋画,饱满;国画,空。一张画纸,画满了没有留下一点空白,是西方油画;一张画纸,上面有白萱的几笔丹青,是一幅中国画。

美学大师宗白华说:中国画最重空白点。空留白不是真的空,而是灵气进出生命的地方。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空白的笔墨。汉语的最高境界在于声音里留三分。

有些话,如果要说五句话,其实只需要两句话就能为了方便理解意思。剩下的三句话不再与主题有太多关联,只是为了满足你的倾诉欲望,对方听多了也会厌烦。

人越聊,往往朋友越少。说多了,总是容易不小心伤害到别人。其次,如果你说得太清楚,别人就没什么兴趣和你交流了。

真正有分量的人,只会说有分量的话。一个敢于少说话的人,一定要对自己话语中传递的力量有信心。

优雅的服装可以突出你的脸。妆容淡的话,更能体现你的气质。少用墨水,否则它会在重要的地方抢尽风头。生活需要空白。

生活中的那些空白让你看起来更富有。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自己的生活填得太满。

人生中,留白才能走得更远。

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敢停下来。努力没有错,但是节奏把握不好,往往会得不偿失。身边有很多年轻人被诊断出患有不治之症,只能哀叹。其实结局早就写好了。年轻时为了钱而改变人生的人,往往老了以后改变人生,却不一定能换回来。

现在日子过得很快,就像按下了快进键,不知不觉又是一天。是的,你的战斗姿态很美,但别忘了回家卸下你的防备。控制好走路的节奏,才不会沉迷于道路本身。

急流的刺激过后,是水中逐渐泛起的涟漪。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要内疚,要意识到给自己留一点空白,对人生有多重要。

在京剧中,留白的艺术也经常被运用。所谓三两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兵,就是如此。

这就像古代写诗的方式。它一个字也没说,但很浪漫。

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需要留白。消隐是一种做事的智慧,是一种从容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

古人云:“凡不可忘者圆,凡不可忘者富,凡不可忘者情深,凡不可忘者言远,凡不可忘者趣,凡不可忘者才满神。”

人生就是一辈子,如一个缺口。生活中一个接一个的任务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压力和责任下,我们总是忙着奔跑。疲惫的心灵需要一段时间留给它一个假期的空白,让它保持干净和平静,不迷失自我,才能从浮躁中舒缓和退却。这就是“一弛,文武之道”的道理。

与人相处也需要留白,无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有自己的秘密。无论关系多么亲密,都要给别人留空的余地,不要试图走进对方过于私密的领地。适当的留白是彼此的信任,留白的关系会与轻松自如。

林语堂曾说:“秋见云,原来人生不可太拥挤,得空分。”川端康成曾感叹:“世界太拥挤了。”

生活应该是这样的画卷:既有丰富多彩的色彩,也有一些留白。这样的话,大概就是完美的了。

吃饱了就是芒果。这也告诉我们:小满之后,一定要继续修炼,才能有小的收获。够小,辅之以莽籽,人生之才,既从容平和,又升腾尊贵。

这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