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人图(中国古代仕女画欣赏)
女士照片
这本《仕女图》共十二卷,每卷都有书名。图中以简的第一块石头为背景,只写了几朵花和蜜蜂。人物精致美丽,衣着精致柔和,色彩淡雅,具有典型的“换装派”淑女风格。
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晓寒地图,另一个是桃林带鹿地图。所有的花草都是用笔画的写意,意境幽雅,云或虚写,或实绘,各有所趣。
《雍正公主幸福图》
竖轴帛书,颜色大小不详,私人收藏
宫廷生活既严格又无聊,所以从皇帝到嫔妃,每个人都想尽办法找乐子。在清廷内部,不仅雍正帝扮演着专家或儒生的角色,或作山野夫取乐,嫔妃们也纷纷效仿,扮作才女神仙,由画师作画写景,“雍正公主喜图”由此而来。
画中的女子都是以明清时期的美颜模式画脸,但在淡淡的染料中加入了明暗的肌理变化,质感和立体感突出,景物描写十分细致逼真,是中西结合的画法。但由于画家受到院体画体系的束缚,不敢越线,所以画中的人物更加细腻做作,表情生硬雷同。在丰富和整洁中,少了精神和气质的表现。这里选两个。
《听阮屠》刘延冲
此卷纸颜色为纵207 cm,横78.1 cm,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刘延冲(1807-1847),原名容,四川铜梁人,侨居江苏苏州。朱昂的信徒。工诗,善画物,山水,人物,花卉,师从古已有之。泼墨如小米云山,郁郁葱葱,令人印象深刻。传世作品有图、峰图、高适图、听阮图等。从图片可知,这幅画是刘彦冲以他的八个兄弟为绘画对象而画的。
这幅画展示了中国人穿着高顶宽袍,蜷着膝盖坐着,听一个歌手演奏阮琴。阮,处处芳草萋萋,梧桐枝叶,伴以湖石、芭蕉、翠竹,美丽异常。图中人物瘦壮,线条圆润,颇为古雅,色彩艳丽明亮。草原用大面积的花和绿渲染,用重彩和细笔绘制,用浓淡变化,形成雾动云的感觉。梧桐几乎是轻描淡写,更有深意,更有美感。
整个背景有一种缥缈空精神的虚幻意味,衬托出人物笔墨的真实感和生动性;画中人物的表情是动态的,也与阮音的悠扬形成对比。虚实相生,以笔无物,形成脱俗、脱尘的艺术效果。
《牡丹仕女》唐寅
竖版纸质书,竖版色125.9 cm,横版色57.8 cm。上海博物馆收藏。
图中女子高髻簪,右手拿扇,左手拿牡丹,流露出无限怜惜。淑女形象清丽,眉目发髻钩细,发丝幽幽,染得均匀,有北宋李的精细流畅之笔;衣服的线条浑厚流畅,还吸收了南宋、元等人浑厚灵活的笔法。它们具有刚柔相济、工写结合的特点,开创了明代仕女画的新模式。
《舒梦宫妓女图》唐寅
竖轴帛书长124.7厘米,宽63.6厘米,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上图中画的是四个宫女,色彩浓重,衣着华贵,云蒸霞蔚,黑丝如墨,头戴头饰,头戴皇冠。从人物着装来看,前面两个是贵族身份,后面两个疑似丫鬟、女仆,侍酒侍食。
图中宫妓正在劝酒寻欢作乐。青衣女子似乎拿着酒灯,正在让绿衣女子倒酒,而红衣女子却无力拉住她的手,却被青衣女子拦住。劝导与克制之间的方式刻画得淋漓尽致。后面没有风景。
人物的衣服和饰物光滑多彩。服装上的图案描绘得非常精细;人物面部以传统的“三白”法表现,淡淡的,细腻的,表现出宫廷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用这张照片揭示了已故舒梦勋爵的糜烂生活,这是寓言式的,并可以通过他的诗歌和后记得到证明。
《吹笛子》唐寅
竖轴帛书长164.8厘米,宽89.5厘米,南京博物馆收藏。
唐寅的《吹箫》依然沿袭了他早期人物画的特点,并继承了五代宋的工笔传统,采用写意手法。这个人物有着美丽的脸庞和端庄的姿态。衣服上的线条简单,用笔粗,力道顺滑,顿挫。色彩丰富明亮,技法精湛,尤其是细节描写,细致创新。
《秋风扇图》唐寅
立式纸墨水笔长77.1厘米,宽39.3厘米。上海博物馆收藏。
这幅画显示了画家的水墨写意能力。画面中,这位女士拿着一把万扇,在秋风渐起的时候,一脸阴郁地在院子里徘徊。在这幅画的左上角,有一首诗说:“秋来万帆是一个集合。美女有哪些感伤的地方?请详细看一下世界形势。大冷天大多不出门。”从美女手里的扇子,想到自己的青春难住,世界牛逼,不禁心酸。
画家用简练的笔墨写人物,笔法略接近杜谨,比南宋画家更洒脱灵动。整幅画用纯墨书写,淡墨染,浓墨发髻,恰到好处,墨韵生动。衣服的图案失意用笔一翻,潇洒自如。用寥寥几笔,生动地刻画了美人“秋扇弃”的悲凉。
背景很简单,只有一个角的坡石,上面用双钩竹装饰,疏落有致,给人空苍凉寂寞的感觉。这幅画是明代写意仕女画的上品。
《钟馗夫人》恬妮
垂直纸张的颜色大小未知。徐悲鸿纪念馆收藏。
这张图是钟馗和他的妹妹靠在一块石头上相对而坐,喝着酒,喝着茶,好像在聊天聊天,旁边一个小屁孩带来了新鲜的野果,气氛祥和轻松。鬼界的兄弟姐妹就像凡人的身影,瓶瓶罐罐的鲜花香炉,平添了几分世俗化的味道。作者用不同的笔画来反映不同的人物。
钟馗用大色块渲染,粗笔干墨略勾,画法粗犷有力,体现其英雄气概;她姐姐的用笔轻薄,渲染更加细致,色调淡雅,表现出她娴静的状态,一刚一柔,一松一松,构图斜直,对比和谐统一,使画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昭君出塞图之旅》恬妮
竖排纸没有颜色,竖排105 cm,横排51.6 cm。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这幅画名为《望江萧萧声》,描写了王昭君的思乡之情。景色凄凉凋零,塞外深秋寒气逼人。一身胡服的赵君,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缰绳,像是刚下了马。在空中,几只南行的大雁映入眼帘,让她黯然神伤,生出故国千里,归来如梦的感觉。
画家很少用线勾,直接用墨水画。模仿任伯年的小写意人物画,独树一帜,笔法更自由,易于收敛。背景以浅色渲染衬托,以红、绿、黑等重色为主调,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用笔不明显但意味深长,景物虚幻但充满韵致,风格清新淡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陈美《月亮曼青游图》
帛书颜色为竖37厘米,横3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陈美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不详。字载东,号寺伦,号知卧头陀傍晚,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康熙、雍正年间,为内务府官员,专守内廷。工、山水、人物,沿袭宋元,有传统技艺,用西方方法。他们的风景,人物各种各样,他们的笔很精致。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乌鸦飞马养生图》、《月亮曼青游图》等。
本画册共十二幅,描绘了宫女寻梅的深闺生活,赏花、吟诗、戏月。每页都有梁的七言诗,更加诗情画意。《仕女画》是陈人物画的代表作,其工笔、仕女画、仕女画均绘有西方光晕,色彩绚丽。
入选的四幅画中,一幅是《月下赏梅》,一幅是《秋庭绣》,三幅是《青桐聚戏》,四幅是《游湖赏荷》。画中人物比例匀称,动感自然,衣服线条流畅。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景。大部分的岩石都是用折叠笔书写的,边界的画法非常出色。
《瑶台不约图》陈清波
《扇帛书》色纵25.6厘米,横26.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清波,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宗宝库(1253—1258)是画院的圣旨。擅长山水,多为西湖全景,都很充实。风雅,笔墨润泽。传世作品有《湖山春晓图》、《瑶台步月图》等。
这幅画描绘了中秋节的拜月夫人。画面清空空,月下祥云绕月,朦胧景色空。人物的衣着和饰物都是典型的南宋风格,笔触温和,色彩淡雅。以颜色深沉厚重的高台栏杆,衬出人物苗条婀娜的形象,风格清新动人。
女孝经
《彩长帛书》长43.7厘米,宽82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女孝经》为唐代侯苗(三字复姓)之妻所撰。她因侄女而被封为雍公主,写这本书以示警示。全书共十八章,内容多宣扬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
《女孝图》前九章内容如下:一、开仪篇,二、后妃篇,三、三、四、贤者篇,五、侍奉舅姑篇,六、为君篇,七、夫人篇,八、孝篇,九、庶人篇。
每一章之后都有楷书《女孝经》的原文,其字体来自宋高宗和赵构学派。这种画法工整,人物的服装线条用铁线绘制,色彩厚重美观,略仿唐代的画法。画树、花、石、房屋,笔法精美。人物布局,树石穿插,有盛唐遗风,有一定艺术水平。
“四季淑女”仇英
大和文华藏长绢木墨套色竖29.6厘米,横300.9厘米(日本)。
这是一幅展示女士们在四季娱乐的图片。这幅画是分春夏秋冬四个场景画的。由树木和石头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作者的画法以唐宋为主,尤其擅长青绿山水和仕女画。精美绝伦,画风优美,技艺高超。
一千年的美丽图画
长卷长29.5厘米,宽667.5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本卷在6米长的画面上描绘了近70个古代仕女形象,其中不乏秦汉至明代历史事实或传说中家喻户晓、对社会或历史有一定影响的女性,因此被称为“美丽千年”画卷。
画中女子用工笔重彩书写,用铁线勾勒衣线。服装华丽而明亮。每个人物手持或配有最能代表和体现其身份的火柴,如琵琶、花蓝、笔、纸墨、书、铜镜等。,而且右上方每个标题都有一句七言绝句。
画中人物相对独立,或坐或站,表情万千。通过优雅的裙子和华丽的丝绸,人物团结在一起。不过人物脸型略有相似,都是鹅蛋脸,长眉窄眼,性格不强。
陈子,其中一张女士的照片
该绢本绢本设色,纵158 cm,横45 cm,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收藏。
陈子,生于1634年,死于未知的一年。初名如真,余不详,字孝廉,酒道人,号,浙江诸暨人。善书,善图,善花。我擅长绘画和在家学习,我也擅长书籍。
传世作品有雪景人物和仕女人物。这套仕女屏风共有十二个开口,都以贵族女性闲适的生活为主题。画中人物是舒雅的绝世风采,画风继承了旧莲,有以古拙为荣的意味。造型夸张,但和他爸比起来略显收敛有趣。
历代帝王将相故事之一焦秉贞
画册颜色为竖30.6 cm,横37.3 cm,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这张专辑总共有12个版本,是根据一个古代圣人和一个妃子的故事改编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葛覃的个人收藏,另一个是“林志毅秀”。在画面中,作者兼顾了西方的方法,注重明暗和远近透视,使人物充满立体感,环境具有纵深感,形成了独特的工笔重彩的绘画风格。
仕女画中的仕女画形象纤瘦,体现了清代仕女画的主要特征。笔法工整细腻,气息奢华。
《仕女图》焦秉贞
册页帛书,纵30.2厘米,横21.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焦秉贞把自己的画献给了故宫。花卉、山水、人物、界画都可以用西方的方法画,不考虑地点、人物大小、不快。这位女士的相册有二十页。现在选择两页。
其中一位为女士们打开了玄百叶窗,晒着春光,看着垂柳渐绿,姑娘们挽袖起舞,女主自得其乐。其次,梧桐树下,水出水面,绿叶如盖,湖光山色的春色中,美女们乘船游览,享受着各自的美好瞬间和幸福。这张专辑全是工笔画,精微的画法,西笔,很华丽,但是妆化的很重,人物看起来很像。
《向君湘夫人图》文徵明
竖版纸质书,颜色为纵100.8厘米,横3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1470 ~ 1559)江苏苏州人,原名毕,字行,又字钟正。诗词书法俱佳。与朱云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杰”五十四岁时,以贡生试荐吏部,任圣旨翰林学士。三年后他辞职了。他学画之初师从沈周,后从宋元诸子中探求玄机。山水接近赵萌的烦恼,他既有王蒙的神韵,又有董源的书法。他写的更多的是江南的园林和文人生活。他还擅长花卉、兰花和人物,是吴派的重要画家。
传世作品有《向君湘夫人图》。这幅《向君与祥符》是根据屈原《楚辞九歌》中的向君和祥符创作的。和项夫人是湘水之神,或者云是姚的两个女儿。作者声称这张图是模仿赵孟顺和钱选的,其实是自己创作的。文徵明不仅擅长画山水、花卉、兰花和竹子,而且还擅长人物画,但他的人物画极为罕见。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人物画。
人物身着唐装,高髻长裙,迎风招展。形象清瘦好看,色彩设定以朱蝶白粉为主。极为典雅,用笔精细,线条古幽思邈,细腻流畅。画面没有背景,作者用画面的空白色来衬托人物悠闲行走的动态。风格古雅恬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