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惊人的“二八定律”(二八原理)

二八原则(惊人的“二八定律”)

有一句著名的谚语:世界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

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瓦莱多发现的。在他看来,任何一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东西都占其中的20%左右,剩下的80%都是次要的。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是接受80%的平庸,还是争取20%的成功,早已写在我们的行为中。

有这样一段对话:

三个石匠正在雕刻石像,一个人问:“你在做什么?”

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凿一块石头。凿完这一块,我就可以回家了。”

第二个石匠回答说:“我在做雕像,很辛苦,但是我要养家糊口。”

第三个石匠回答说:“我在做一件艺术品。”

同样的工作,不同的答案。

最初的两个泥瓦匠把工作视为一种义务,要么是为了工作,要么是为了生活。他们在做一些事情。只有第三个石匠以工作为事业,并以工作为荣。

而事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做生意是关乎自己的人生;而做事,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

哲学家说:如果一个人能把工作当成事业,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

可悲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工作当成了东西,被框在“为别人而活,为别人而做”的牢笼里。

众所周知,工作不仅是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的事业。

据研究,人脑相当于1975618G的硬盘容量。虽然大,但和内存不成正比。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当我们学习一项新知识并暂时记住它时,我们很快就开始忘记,20分钟后忘记42%,1小时后忘记56%,1天后忘记66%,6天后忘记75%。

有人在知乎上说:

“大脑不是硬盘,而是人体的中央处理器。它的主要功能是计算和处理数据,而不是存储数据。”

然而,我们很多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记忆力,天真地以为自己能记住很多东西,却忘记了自己能记住的东西必须不断重复。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文笔。

只有做笔记,你才能不断重复你记得的东西,你的大脑会忘记它,但你的笔记只要你不删除,它就会永远存在。

真正的笔记不仅是为了记录过去,更是为了创造未来。

莱辛曾经说过,“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不失去目标,也能比那些漫无目的地游荡的人走得更快。”

目标,就像夜行者前进路上的灯塔,是方向,是希望。一个有目标的人,无论怎么走,都不会迷失自我。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无头苍蝇,不是撞在一起,就是原地打转。他们喜欢胡思乱想,经常受别人影响,害怕自己半途而废,失败。结果他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人生的意义在于为目标不断努力。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目标没有实现,而是没有目标可以实现。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目标,人生就叫流浪;有了目标,人生就叫远航。

圆规为什么能画圆,是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做梦都做不到一个梦,是因为心不确定,脚在流浪。

如果你失序了,你的生活就会失序。

有这样一个哲学故事:

很久以前,人类赤脚行走。

有一次,一个国王去一个偏远的国家旅行,他的脚被到处的瓦砾伤了。一怒之下,他下了一道圣旨:“把全国的路都铺上牛皮。”

但问题是,即使杀光全国的牛,也不足以铺路。

一个聪明的仆人大胆地对国王说:“国王,与其牺牲这么多牛,你为什么不用两片小牛皮把你的脚包起来呢?”

国王如梦方醒,立即收回了自己的生命,采纳了这个建议。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改变自己不如改变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你能控制的只有自己,别人是不可控的。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因为你永远无法改变。如果你想看到世界改变,先学会改变自己。

网上有人说:做好今天的事,提前做好明天的事,为后天做好准备,为未来做好规划。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想要成功,不仅需要能力,更需要超前的意识。毕竟,真正的机会总是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

然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失去了我们的惯性,经常把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但是就算明天做好了,还是会耽误事情。

更可怕的是,明天不一定能做好,还会一拖再拖。最后不仅会拖累自己的时间,还会拖累自己的人生。

俗话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仅要完成今天的工作,还要规划好明天的工作。

不要等到为时已晚才发现。

不要等到错过了机会才意识到,每次偷懒,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挖坑。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成功没有捷径,但如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根据别人的成功经验,不要照搬别人的经验,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还取决于跟对了人,做对了事。

相反,一个人仅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成功的。

一个人再聪明,也会有自己的极限。如果他不愿意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基本上,人生就被锁住了。

所以,想要有所突破,就要学会借力,这样才能爬得更高,走得更远。

《道德经》说:“万事皆难,必易;天下大事,必在细处。”

意思是世界上难的事情都是由简单的事情演变而来,世界上重要的事情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来。如果一个人想有所成就,他必须从细微而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每天读书。

《哈佛家训》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如果每天花15分钟读一本书,每分钟可以读300字,15分钟4500字,一个月13.5万字,一年162万字。如果每本书8万字,一年可以看20本书。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阅读量,而在我国,平均阅读量仅为4.66。

很少有人能做到每天读书这样简单的事情,何况天下大事?

《劝学篇》说:“不积跬步,不能达千里;不积小流,成不了河海。”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你想一步到位,那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保证对任何人公平的义务,只有在现实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然我一辈子都在生气,批评,却什么都没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八法也叫不公平法,很现实,很残酷。它的不公平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唯一能决定的是选择是“二”还是“八”。

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须从80%到20%一直走下去,这样你才能攀上人生的巅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