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什么梗(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园到三潭印月(什么梗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中国之声原创2017-05-08 19:59:02

戳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回到青春。

初中语文上册2001版

作者简介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章寿,后改名周树人,字玉山,后改蔡羽。“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也是他最有影响力的笔名,浙江绍兴。著名作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论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

这篇文章写于1926年9月18日。“318”惨案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北京文艺界、教育界50名通缉犯名单。因此不能公开对抗北洋军阀,1926年应厦门大学邀请被迫离开北京。鲁迅是暑假到厦大的,学生们还没开学。鲁迅的经常在他流浪、苦闷的时候回忆少年时的往事,于是写了这篇杂文,发表在《莽原》上,并以“追忆往昔”为副标题,这篇杂文被收录在《晨花夕拾》中。

文中的“百草园”和“三潭印月”在结构上形成鲜明对比。书店虽然是典型的封建私塾,但作者鲁迅的本意并不是批判。这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的散文,点出了创作的初衷和内容,即描写了从“乐趣无限”的“天堂”到全城“最严谨的学校”的过程和心路历程。

作者写百草园,以“音乐”为中心,用白描手法和简单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乐趣无穷的儿童乐园,穿插了“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在雪地里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细节得当,趣味无穷。三潭印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把三潭印月的陈腐味道写得惟妙惟肖,说它是“全市最严的学校”,孩子们在这里受到规则的约束。但作者并没有把三潭印月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两个小故事的叙述,即学生们课间溜到后院玩耍,老私塾老师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学生们借机玩乐,使三潭印月充满了幽默。在这篇家喻户晓的散文中,作者用诗意的笔触自由地描绘了一个童真的世界。

那些年

我们一起读的课文。

想重温童年吗?

每周一,运行到周五晚上8点。

让中国最好听的声音

解读陪伴你成长的文字。

陪你睡~

想听更多短信?

直接戳文末“阅读原文”,或者进入中国之声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点击底部菜单栏“阅读原文”即可↓

声明

系列朗诵《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文字》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转载须完整转载并署名“中国之声(zgzs001)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点击“阅读原文”听更多文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