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作品(苏绣之星空系列刺绣作品火了)
这就是刺绣能做到的!”“太棒了!”“哇!真正的艺术!"
最近,苏绣艺术家陈英华的刺绣作品“天文奇观”震惊了许多网友。
这一系列作品有多精彩?
直接上图吧:
ic 434
狮子座流星雨
海王星
斑点
猎户座星云
据江苏新闻广播视频官方微博@心潮视频2018年消息,早在2006年,陈英华就采用创新的刺绣,尝试用刺绣展现天文奇观。
这时候,紫金山天文台苏州观测站站长豹妹找到了陈英华,给她看了一组星云和星系的照片,问她能不能试着把照片上的图案绣出来。
陈英华被宇宙空的景象深深震撼了。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她通过图片和对比,开始试一试。“我就是觉得图案好看,想尽力绣出来。”
她的第一部作品是《蟹状星云》。陈英华说,星云是多彩的,缥缈的,很难绣。她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刺绣,从针脚、图案轮廓到丝线颜色。如果她不满意,她就一次又一次地拆线。
最后用了近10种针法,历时六七个月,终于做成了陈英华。
蟹状星云
2012年,陈英华的“天文奇观”刺绣作品在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展出,引起了全世界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的惊叹,取得了巨大成功。
前来参展的美航空 NASA的人曾多次来观展,但都被陈英华拒绝了。
“美国宇航局的一些人刚刚看了一眼。他说这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他们想要。我感觉我对此有自己的感受,不想让它走出国门。我觉得放在我们中国的科技馆和天文馆比较合适。”陈英华在2018年接受江苏新闻采访时说。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视频官方微博@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录像
据藏品拍卖官方杂志微博@藏品拍卖杂志消息,4月6日,陈英华的Star 空系列刺绣作品目前正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镇湖绣馆街陈英华刺绣艺术馆展出。
据全国妇联2019年妇女之声报道,1973年,陈英华出生在苏绣之乡湖畔,祖上四代都是著名的绣工。自14岁起,陈英华就跟随母亲学习苏绣,并成为这项工艺的传承人。
此后,陈英华以针代针,以线上色,中西绘画、摄影、刺绣艺术相结合,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成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著名刺绣艺术家。
除了上述一系列的天文奇观,陈英华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贵妃醉酒》、《梵高的向日葵》、《牡丹》等。
陈英华作品《醉贵妃》
梵高的向日葵陈英华的作品
西方风景,陈英华作品
陈英华的《下山的老虎》
陈英华的《狮子》
陈英华的《牡丹》
2006年,应故宫博物院邀请,陈英华临摹刺绣文物。在她的精心修复下,100多件破损的珍贵刺绣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接受《江苏新闻》采访时,陈英华介绍了两部代表作。
第一件事是,皇帝宫中龙椅的坐垫,以绣金为主。陈英华介绍,这件作品的针线全部采用18K真金手工制作,粗细与文物原件一模一样。
另一件作品《米·朱龙长袍》则更为复杂和困难。
据中国陈颖报道,糜竺龙袍上有八条神态各异、威风凛凛的龙,龙身上披着由四万颗小珍珠组成的龙鳞。这四万颗珍珠是陈英华用珠绣绣出来的。此外,该作品还采用了金盘绣、播种、平绣、传统表演等多种技法。
陈英华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整个工作。
作为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陈英华也致力于推广刺绣艺术
2009年,她选择在苏州吴中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制学校为聋哑学生学习刺绣,并定期组织这些学生到她自己的刺绣艺术馆学习,既传承了技艺,又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基本就业能力。
2018年,陈英华还义务为南靖女子监狱的苏绣兴趣班做培训,教服刑人员绣兰花图,讲解隐藏在每一根线中的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志愿者陈英华还在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为期三周的刺绣培训班,让外国友人领略了以苏绣为代表的中国手工艺之美。
陈英华曾在采访中说,现在学刺绣的年轻人很少,他们静不下心来。他们工作室里的十几个绣工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她还说,全国各地来这里学刺绣的人都会免费教。
陈英华说,“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传统的手工刺绣,然后把它传播出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