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白酒市场分析(高端白酒行业深度报告)
高端酒消费属性1:商务接待+礼品消费,无强替代性。白酒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但不同价位产品的消费场景差异很大,可替代性也不同。据经销商反馈,茅台的业务接待占50%左右,送礼占30%左右,宴请占10%,其余为自饮和收藏。五粮液的商务需求大于茅台,约占60%,而礼品需求低于茅台,约占20%。酒席和茅台基本相同,占10%左右。国窖商务接待需求最大,约占70%,但礼品和宴请需求很低。次高端酒虽然商务接待消费占比也高,但可供选择的品牌多,可替代性比较强,而高端酒品牌基本有三个,是高端商务接待等社交场景的刚需。
高端酒消费属性二:与其他价位白酒相比,淡季不明显。春节期间是传统的白酒消费旺季,尤其是下一级及以下的白酒企业。一季度催收任务比例一般在35%-55%,尤其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地产酒,如顾靖2020年春节催收将达到全年目标的55%。相对而言,高端酒企的淡季并不是特别明显。从过去10年的报表数据来看,一季度高端酒返利和营收占基账面的30%-35%,逐步实行按月回款政策。我们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高端酒的核心消费群体是富裕阶层,消费需求的时间相对统一,就像古语“日子好的时候天天都是过年。”
影响程度:茅台基本不受影响,乌普国窖影响全年销量5%-10%。
高端酒的商务接待和礼品需求基本在节前消费,疫情对其影响有限。我们认为,观察疫情对白酒的影响,一方面要看年前和年后的销售占比,年后高占比影响过大;另一方面要看消费场景的构成,宴请和走亲访友的影响太大。高端酒,销售集中在年前,消费场景主要是年前送礼、企业年会等商务娱乐。经销商反馈,天妃茅台年前全部完成采购和消费,基本不受影响。乌普完成了五年前春节销售额的80%以上,我们预计疫情将影响乌普和国窖的年度销售额5%-10%。
换渠道:加快库存去化进程,为下一次补货做准备。
关于外部冲击对白酒渠道影响的思考:两个厂家都会更加谨慎,渠道和社会库存会快速清理。我们认为无论是2018年的中美贸易争端,还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都将是对白酒行业需求的阶段性影响,所以在这次外部不确定事件之后,两个厂商的行为变化是相似的。从厂家的角度来看,节后茅屋路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稳定渠道价格,减轻经销商压力,如国窖取消2月配额等。从商家的角度来说,疫情会让经销商和终端更加谨慎。除了茅台,渠道在库存没有完全出清之前是不会愿意进货的,也就是疫情会加快整体后续渠道的去库存。参考2018年,高端酒一、二季度表现仍在加速,但二季度贸易纠纷后,三、四季度运河、渠道均进入去库存阶段,带来2019年春节需求爆发。我们认为一季度疫情过后,二季度渠道的主要工作是去库存,去库存程度会比平时低,这也是为下一步渠道补货做准备。
高端白酒经销商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节后批发价小幅回调后将保持稳定。渠道去库存阶段是考验厂商关系和经销商现金流的重要时刻。目前,高端酒生产企业的渠道管控能力显著增强,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深入人心。而且经销商的实力是白酒中最强的,现金流充裕,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倾销。节后高端酒最新销售开始。天妃茅台价格小幅回落至2100元左右,成交较少。普武夷价格稳定在900元左右,但成交量较小。我们预计,渠道全面销售后,天妃茅台价格将稳定在2000元以上,普武夷价格稳定在890-900元。
历史复盘危机:频繁宽松政策驱动高端白酒耗尽超额收益。
2003年非典疫情:宽松货币政策出台,高端白酒全面获得超额利润。
宏观背景:疫情发生在经济上行周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了影响。2003年非典经济持续了8个月左右,主要分为以下4个阶段:2002年12月至2003年2月为萌芽阶段,3月至4月中旬为蔓延阶段,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重症阶段,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尾声,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疫情期间,国家一直坚持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主要是对受损严重的行业。M2的同比增长率一度超过20%,房地产市场仍然过热,但财政政策相对稳定。三季度疫情过后,货币政策开始逐步收紧,2003年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快速上升。当时国内经济处于上升周期,“非标”的发生只是一个插曲,对经济影响不大。二季度后,GDP增速继续回升。
业绩:非典之后,高端白酒业绩率先回暖,实现较快增长。2003年非典疫情集中在第二季度,聚集场面大大减少。对于白酒行业来说,主要影响的是淡季营销,对春节旺季营销影响不大。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仅茅台、顺鑫、伊力特三家公司二季度实现营收和利润正增长,大部分白酒公司业绩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我们认为白酒价格波段上下游产品的消费场景和群体稳定性更强,使得其抗风险能力更强。第三季度气温逐渐升高,非典得到有效控制。宽松的货币环境下,白酒消费步步回暖,中秋旺季正常。第三季度,大部分白酒企业收入增速重回正增长,尤其是高端白酒在随后的四个季度表现优于其他白酒。综上所述,非典对当时白酒行业的影响期较短,且集中在淡季。白酒行业处于黄金十年之初,白酒行业在短暂调整后开始回归高速增长。
业绩:疫情结束后,高端白酒涨幅四个季度明显跑赢大盘。2003年二季度结束后,茅台和五粮液在03Q3-04Q2连续四个季度的区间涨幅超过了白酒板块、食品饮料和沪深300指数,相对收益显著。考虑到国窖上市较晚,尚未形成较大的体量,业绩波动较大,未纳入高端白酒平均涨幅核算。
2008年金融危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高端酒大部分时间获得超额收益。
宏观背景:金融危机发生在经济过热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建等投资对冲了影响。2007年美国开始出现次贷危机,2008年全球陷入金融危机。当时,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已经过热,再加上5月份的汶川地震。在第四季度,政府推出了“4万亿”刺激计划,以刺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以抵消经济增长的快速下行压力。政策出台后,提振了市场信心,充分激发了消费潜力。大概过了两个季度,09 Q2 GDP增速开始触底。
业绩:金融危机后,高端白酒和次高端白酒业绩重回高速增长。我们回顾了2008-2009年八个季度白酒收入和利润的增长表现。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主要影响了08Q3-Q4季度白酒企业的业绩,白酒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4万亿刺激政策实施后,高端酒开始进入涨价周期,业绩恢复增长较快。同时也为接下来的高端酒打开了价格上限。此时,洋河、汾酒、汾酒等高端酒开始区域性扩张,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
表现:高端酒大部分时间跑赢大盘。2009年四个季度,高端白酒有三个季度跑赢沪深300指数,收益相对较高,但未能跑赢申万白酒指数,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处于下一个高端白酒的爆发增长期,涨幅较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白酒板块有望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支撑经济获得超额收益。
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基建有望大幅加码。春节以来,新疫情对一季度消费造成严重影响,国内外疫情蔓延也对进出口造成一定影响。2月份以来,中央会议强调要全面实现“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需要做出更多贡献。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趋势难改,我们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大幅提升。最近,政府强调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从各省市公布的投资额来看,大部分省市增加了2020年重大项目的计划投资额。
专项债额度和基建占比进一步提升,预计下半年高端酒需求将有所提升。2019年底,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部分专项债务1万亿元,2月11日,财政部再次增加专项债务额度2900亿元;2月12日,中央提出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方向,加快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从会议内容看,这部分专项债务主要用于基建项目,全年专项债务额度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基建占比有望继续提高。随着二、三季度地方政府基建项目的加速落地,预计相关业务活动的频率将大幅提升。参考2003年和2008年类似的刺激政策,高端酒作为高端接待的刚需产品,需求有望得到显著提升,高端酒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中长期增长潜力:供需格局依然偏紧,量价齐升有望持续。
需求端:高收入群体持续扩容支撑高端酒需求,未来仍有足够释放空间空。
目前高端酒产量占比不到1%,未来会有大范围的提升空。2018年全国白酒产量约871万吨,而毛乌鱼三家高端白酒企业加起来不到6万吨,占比不到1%。所以目前高端酒的销量在行业中占比非常低。未来,随着行业进入结构性繁荣时代,优势品牌将享受消费升级带来的集中品牌红利,高端酒份额将提升空。
高收入群体的扩大是高端酒需求最有力的支撑,目前仍有很大的需求潜力空。我们认为,高收入群体的快速扩大是高端葡萄酒需求增长最直接的支撑因素。我们简单的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衡量目前高端酒的需求潜力:1)按照中产阶级来看:高端酒的消费群体以中产阶级为主,而近年来中国的中产阶级一直在快速增长。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中产阶级比例将超过50%。如果总人口为14亿,2025年,中产阶级人数将达到7亿以上,而2018年,这一数字约为4亿。2018年高端酒消费量约6万吨。基于此,2025年高端酒需求将达到10.5万吨,相比现在空,仍大幅增长;2)家庭消费:据茅台董事长李保芳秘书介绍,目前中国有3.5亿至4.5亿个家庭。如果除夕夜家家喝一瓶,目前茅台酒的产量只能满足6000多万家庭。以此计算,目前三大高端酒的总产量只能满足1.3亿多家庭,仅占中国4亿家庭的33%,大众消费仅占白酒消费总量的40%左右,可见目前高端酒的需求仍有巨大潜力可以释放。
2018-2024年:预测高端酒整体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6%。
销量计算:2024年天妃、乌普、国窖销量分别是2018年的1.5、1.5、2.3倍,CAGR整体销量8%。1)茅台:2020年茅台酒产能将达到5.6万吨,对应2024年产量和销量约4.6万吨。2)乌普和国窖: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13-201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CAGR为18%,2018-2023年为8%。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乌普和国窖的需求增长将会放缓,我们假设未来几年的复合增长率是过去几年的1/2和1/3(国窖过去基数低,速度快,所以下降更多。即2018-2024年,CAGR销量分别达到7%和15%,这样2024年乌普和国窖销量分别达到3.2万吨和1.9万吨。
价格测算:2024年,天妃、乌普、国窖的价格将分别是2018年的1.67、1.42、1.34倍。2000年至2018年,天妃、乌普、国窖的出厂CAGR分别为10%、7%、6%。茅台的提价包括直接提价和间接提价,五粮液和老窖则以直接提价为主。考虑到未来居民收入增速将放缓,我们假设2018-2024年乌普和国窖价格年均上涨9%、6%和5%,2024年三者出厂价格分别上涨约1.67%、42%和34%。
收入预估:2024年天妃、乌普、国窖收入分别是2018年的2.6倍、2.1倍、3.1倍,整体收入CAGR 16%。综上,到2024年,天妃、乌普、国窖销量分别是2018年的1.5倍、1.5倍、2.3倍,价格分别是2018年的1.67倍、1.42倍、1.34倍。以此计算,2024年天妃、乌普、国窖的收入将分别是2018年的2.6倍和2.1倍。
投资建议: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
把握短期事件带来的良好中长期配置机会,继续推荐茅屋路。短期来看,疫情的一次性影响对高端白酒业绩影响有限,全年目标仍有望顺利达成。长期来看,消费升级和品牌集中驱动的好行业本质趋势没有改变。这种影响其实对名酒体系的修复大有裨益。调整后,份额有望加速向头部酒企集中。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一次性事件带来的中长期良好配置机会。目前茅屋路的估值分别是2020年28/22/20倍,2021年24/18/16倍。考虑到一年期收益率具有吸引力,继续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股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