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成立(西湖大学能上多少分)
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他获得了中国一家保险公司首席代表的职位。采访者对他说:“中国的保险市场刚刚放开。如果你加入我们,打开中国市场,一眨眼就能获得六位数的收入。”
他认为这很有趣,但不够浪漫。
什么对石来说足够浪漫?今年1月的,史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一职,就是为了这个浪漫的事情。
最近,这件事是肯定的——教育部批准成立西湖大学。
什么是西湖大学?很多人可能会把马云创办的湖滨大学搞混。但这个“湖”不是另一个“湖”。西湖大学的前身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2016年12月在杭州成立,石任院长。现在,高校升格为大学是由石牵头的。
西湖大学定位为研究型高等院校。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从举办博士教育开始,及时开展本科教育,全日制招生不超过5000人。学术研究颇有天堂之感。
目前,师是西湖大学代理校长。在校长上任之前,他将负责协调大学的日常管理。他对这所大学抱有很大的期望,他曾经说过5年就能和清华北大媲美,15年就能和加州理工媲美!
“爱管闲事”的科学家
事实上,史一直在抓紧提出优化学术环境的建议。
2010年1月26日,石应邀出席国务院会议。在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交谈时,他说:“你在许多场合表达了对中国大师人才的渴望。但是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就不可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他还指出了当前中国大学发展中的一些急功近利现象。
温家宝听后说:“有些大学很功利,什么都跟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时还记得,最后他说:“总理,请相信,我们将继续把中国的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写了“创建一些一流大学,培养优秀人才”。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话已经发展为“双一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0年6月,师在清华大学实验室工作。
当年1月,还有一件事与石有关:教育部、财政部发布通知,将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博士生补助标准从300元/月提高到1000元/月。此前,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史、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等人联名上书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邀请80位学者签名,希望提高博士生待遇。“一个月300元,作为一个博士生,一点基本的尊严都没有,实在是太苦了,怎么做研究?农村孩子怎么做研究,不用担心日常生活?”
2017年1月16日,总理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石出席,还提到博士生待遇:“科技发展靠什么?除了资金投入,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当时演员葛优也出席了会议。很多人开玩笑说,史的话抢走了葛优在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台词。
2016年4月15日,石在清华大学为总理作结构生物学讲座。
石进一步表示,要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具备国际条件的顶尖人才,建立长期稳定的优秀科学家支持机制,重视博士后、研究生等人才后备力量,提高研究生资助标准。立即说:“史,你的建议很重要!”“1000元真的太低了,而且是几年前的事了。”“财政部和教育部,你们要抓紧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优先解决基本补助金的筹集问题."
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提高博士生国家资助标准。”不到一个月,财政部、教育部发布通知,将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博士生补助标准提高到1250元/月。
在参加国务院座谈会时,石还在想另外一件事。2017年1月8日,吉林大学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8岁。
石和是熟悉的。“他去世前三年,我经常把他介绍给其他朋友:这是一个对中国忠诚、奉献的人。他认为我们的使命是推动中国的科技,也就是帮助中国富强起来。”
在病危期间,时任“千人计划”专家协会会长的石通过电话联系了中组部人才局,请求医疗支援。在不幸去世后,石和他在联谊会的同事建议中央组织部人才局向全国人民介绍的事迹。“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都像黄大年一样,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会日夜赶上美国。”
努力工作,我怕辜负父亲的期望。
“一个人的性格和基因有很大关系,大部分是父母遗传的。”石对说道。他的父母分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矿业大学,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1962年,父亲石怀林毕业,分配到河南省电力工业局工作。第二年,母亲被调到郑州,和父亲在同一个单位工作。1967年5月5日,石出生,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希望他能献身于公众。
1969年,石跟随父母到驻马店地区汝南县郭庄工作。石林很快成为村里90多人的义务理发师。每年春节前,她都会免费为村民裁剪制作近百件衣服和裤子。他还从树干上砍下电线杆,使小郭庄成为附近十几个村庄中第一个通电的村庄。“为了感谢我们家的帮助,村民们经常自带土特产,比如地瓜干、豌豆角等。,而父母也提供一些白面面粉和大米。”当时的石家并不富裕,晚饭往往没有热食。
1975年,石和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分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矿业大学。他的父亲称他为“龚毅”,希望他能献身于公众。他说他父亲是他最崇拜的人。
三年后,史怀林被调到驻马店工业局。在石的印象中,即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的父亲依然“很大气,很开朗,很有型”。1977年恢复高考时,10岁的石经常看到父亲辅导他的表弟、表弟和姐姐数学和物理。“拿一块地上的石头随便画,写下来,然后擦掉重写。x平方,π,二次方程,氧气和氢气变成水...我完全不懂,但我觉得科学真的很酷!”
石林曾经是一家工厂的厂长。工厂分房子的时候,“有很多人给我们家送礼,很多人手里拿着一串串香蕉。香蕉在当时是一种奢侈品,吃一根香蕉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还有送烟送酒的人。无一例外,我父亲都挡了回去。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看着别人提着香蕉进进出出,我都快流口水了。我想知道为什么我父亲这么不讲理。”
1987年,石怀林在骑自行车时被出租车撞倒身亡。多年来,父亲似乎从未离开过石。“有时候我很难理解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麻木不仁的人。”2009年左右,一天夜里2点,石在骑车回公寓的路上,看见一位身穿军大衣的老人,拿着竹签在路边拉垃圾。当时风很大,石突然觉得酸酸的。他走上前去说:“叔叔,这么晚了,你还在这里……”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几百块钱,塞进了老人的口袋。老人尽力阻止,但石没有多说什么,然后就离开了,“感觉很不舒服”。“我认为他和我父亲之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相似之处。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力更生,不愿意打扰别人,试图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一些事情。”
2015年1月5日是史怀林80岁生日。这一天,史恰好在父亲的出生地杭州开会。在酒店里,他想起了父亲,泪流满面,写下了一句话:“27年来,我儿子一直在努力,我怕他辜负了你的期望。”
“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这辈子学到的东西都教给他们。”
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慢慢发育。当时,史在美国工作,想照顾母亲。然而,当我母亲去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申请签证时,她四次被拒签,最后一次是在2000年。这一次,妈妈和签证官吵了起来:“如果不是儿子邀请我去,我绝对不会踏进你们美国。”在这种情况下,石龚毅与妻子商量,成为美国公民,并把母亲移民到美国。然而,我母亲在美国呆了两年,不习惯,所以她回到了中国。石回国工作后改变了国籍。
早在1995年博士毕业时,他就计划回国工作。妻子说:“中国不缺你当医生。回去能干什么?”石半开玩笑地说:“至少我能做三件事:当中学英语老师或数学老师;如果中学不要我,说我没有当老师的资格,我可以当导游。我喜欢旅行,我可以用中文和英文解释它。如果没有,就打车。北京街头的出租车司机喜欢和乘客聊天,多么酷和大胆。”
后来,他留在了美国,希望“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回国前能登上顶峰”。2003年,他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年仅36岁;四年后,他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终身教席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是爱因斯坦度过生命最后22年的地方。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神圣的学术殿堂。我得到了哈佛大学的工作邀请,很多美国大学邀请我当教授。但是当我去这些学校时,我发现很难将它们的环境与普林斯顿进行比较。如果我是纯学术型的,我只会去普林斯顿大学。”
石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占了一整层楼,是系里最大的。学校还资助他买了一套500平米的独栋别墅和一亩花园。但慷慨的待遇并没有改变他忧郁的心情。
2017年9月,石在央视《让我们说话》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优秀人才的期待。
“在美国的普遍感觉很舒服。如果你这辈子只想舒舒服服地做研究,那就不用回中国了。但是如果你有其他想法,你必须重新考虑。我们这一代人经常会说起这样的感受:每次回中国做讲座交流或者短期访问,飞机落地的那一刻都很激动,我想接下来的几天也会很激动。看到中国的变化和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会很激动,但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在美国,几十年后的今天,生活是可以预测的:只是房子会更大,钱会更多,在学术界的名声会更大。然而,在中国,没有用于生命变化预测的。”石对说道。
2006年5月,石回国参加中国生物物理年会。与此同时,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陈找到他,说:“清华急需人才,希望尽快回国。”与妻子商量后,石龚毅仅用一个晚上就接受了邀请,并于2007年全职回国。我妻子暂时在美国处理后续的家务。回国后,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了妻子:“我在普林斯顿大学讲课的时候非常认真,当时只是在履行工作职责。现在讲课的时候,全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他们觉得自己是自己的孩子。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这辈子学到的东西都教给他们。”妻子一听,觉得丈夫的决定是对的,她也在2008年辞去了财富500强公司的工作,回到了中国。
一时间,石成了新一代“海归”的代表。他说,回国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回国后不久,他与北京大学饶毅、陈士毅等科学家共同起草提案,希望国家实施“国家级教授计划”,以专项计划和政策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我们当时做了研究。以生命科学为例。2007年,美国34个州的研究型大学有2600名中国人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或教授,其中800多名是教授。与1998年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15-30倍。至少证明了中国的海外人力资源是世界级的。”石说:“当时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在研究制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我们的建议来得正是时候。”
石今年51岁。他时常回忆80年代清华校园每天下午4: 30播出的《为祖国健康锻炼工作50年》。他说:“50年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个奢侈的说法,但我会尽最大努力为祖国的健康而努力30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