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航海游戏手机版排名(大航海世纪)

大航海世纪(航海游戏手机版排名)

前段时间,伊万达曾经回答了一些读者的问题,简单介绍了现代海军水面舰艇上的衣服、食物和住所。当时我们还挖了另一个坑,说可以详细给大家讲讲历史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军舰上的生活。所以今天,伊万达决定开始填这样一个坑。当然,从大航海时代作为人类的“航海黎明”到现当代海军,每个历史时期的水手在船上的生活和生存状态都是不同的,他们也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进化过程。因此,我们只能将这一系列文章分成几篇,供读者阅读。今天,我们来谈谈第一篇文章:大航海时代海军舰艇上的生活。

这张1891年的照片展示了纪念葡萄牙探险家费迪南·麦哲伦的游行。

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自15世纪初以来,一方面由于西欧地中海沿岸商业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扩散的过程开始出现;另一方面,由于欧亚大陆中部地缘政治环境不稳定,传统的沿陆向东丝绸之路面临被奥斯曼土耳其封锁的危险,西欧已经半主动半被动地进入海洋时代。与此同时,在中国古代,永乐皇帝统治的明朝因扩大海外影响力和“探听皇帝下落”的需要,开始向印度洋派遣船只。

郑和下西洋示意图:底线为出发点,红线为路线。政权边界受制于1405(来源:互联网)

在这种情况下,东西方相互呼应,共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大门。然而,由于中国古代以国家力量为后盾的朝贡贸易和七下西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单纯宣传国家力量和发展朝贡国的行为,庞大的船队很难自筹资金,几乎只是一只简单的“巨型金燕子”的存在。因此,野心勃勃的皇帝死后,国家意志推动的进军印度洋的行动很快变得难以为继,郑和宝船船队的盛况再也没有在印度洋出现过。古代中国的海上贸易迅速萎缩到东南亚和日本,并长期停留在离岸贸易阶段。

郑和宝船模型

相反,虽然西方“大航海时代”初期的船队规模和船舶吨位远不如郑和宝船,但“寻香料之路”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打开殖民时代的大门。由达·伽马、麦哲伦等冒险家驾驶的小型帆船,虽然从西非、南非甚至印度带着香料和黄金回国后,往往要付出80%以上船员死亡的代价,却能轻松赚取十倍以上的利润。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大量的皇家和民间资金涌入冒险家的手中,直接导致西欧的航海、制图学、军事工业(造炮和造炮)和造船业的巨大进步。进一步说,与古代中国相比,西欧的“大航海时代”进入了自负盈亏的良性循环,并脱颖而出。

自然,随着大型商船队穿越印度洋,肯定会有相匹配的海军舰艇承担护航任务,也会有敌对国家的私掠船(即海盗船)进行海上破拆。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种船其实是一种船,很多私掠船的船长其实都享有王室赋予的各种头衔。最典型的就是著名的海贼王弗朗西斯·德雷克,他在环球航行中发现了合恩角和德雷克海峡,参加了英国与西方的“无敌舰队”海战,曾担任普利茅斯市长,被人生赢家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授予爵士称号。西方世界最早的正规海军部队,在大航海时代的风暴中,也在盖伦远航舰队的护航和瓦解作战中出现了最初的雏形。

总之,随着西方海军的发展和作战体系的成熟,到了18世纪的,西方主要军事强国的海军正式开始形成六级舰体系:

其中,一级舰到三级舰被称为战列舰。它们的特点是船身长,吨位大,装备有三到四个舰炮甲板。整艘船上的火炮数量可高达80至100门,水手数量约为500至900人。战列舰建造使用极重的木材,建造极其复杂和繁琐,成本高,速度相对较慢。因此,一般不容易出动参加破关或护航作战,而是作为舰队在决战中的绝对主力,去从事战斗一线。历史上著名的战列舰包括英国皇家海军纳尔逊海军上将的“胜利”号、“东方”号,它是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旗舰,由布鲁斯海军上将指挥,以及作为西班牙海军旗舰而存在的“圣三一”号。

胜利号停泊在朴茨茅斯。

从IV级到VI级的舰艇,称为“重巡舰”、“巡逻舰”和“护卫舰”。与一级和三级战列舰相比,它们的特点是吨位相对较小,船型较窄,速度相对较快。他们配备了一两个炮兵甲板,有30至60门火炮,船员配额约为200至400人。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航速快、在海洋中机动速度快,四级至六级的海军舰艇更多的是负责远洋勤务、远洋打散和舰队护航,可以作为自己的“侦察舰”来确定敌方大舰队的位置,为自己大舰队的行动提供依据。

水手的生活

但无论是I级还是VI级舰艇,从17至18世纪的帆船设计来看,所有西方海军水面舰艇的舱室设计、船员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是相似的:

从舱室设计来看,由于当时船舶设计和造船建造水平相对落后(毕竟还是木质船体),所有战舰只有简单的舱室划分,一般包括帆船前部的帆缆舱和燃油舱,船体中部的炮甲板和火药军械舱(也作为水手的生活区), 舰体后部高级军官和参谋的生活舱和驾驶舱,以及位于炮甲板下方的货舱和压载舱等。 这种舱室设计决定了船上所有的水手只能挤进已经拥挤的火炮甲板、货舱和军械舱,在各种零碎的武器间休息。在早期,他们甚至没有床,只能睡在甲板上或靠在各种货物和枪支上。直到16世纪,西欧的船只才被引进,不用的时候把它们收起来,用的时候放下来,关键时刻还充当备用帆/桌布/裹尸布。

法国、西班牙和威尼斯的盖伦帆船

居住条件

在军舰上“睡觉”就没那么好了,“吃”和“住”之类的就更糟糕了。先说“通融”。我们前面说过,大航海时代的战舰只有更大的功能分区,没有更小的功能分区。况且军舰缺少住宿舱,所有水兵和下级军官只能睡在火炮甲板和军械舱的吊床上。更不用说,由于军舰的船体设计落后,大航海时代的军舰没有现代军舰一直有的通风和空调节系统,甲板以下的舱室要通风,或者打开炮口罩(暴风雨天气不允许打开,以免海水倒流),或者自然冷静。很多时候大炮门是不允许打开的,机舱人员极度拥挤,没有足够的淡水洗澡。你可以想象这味道有多难闻。如果军舰航行到加勒比海或东南亚、印尼等热带海域,所有水手都会汗流浃背,船舱里的气味可能比平时差十几倍。

机舱人员非常拥挤。

不算。众所周知,大航海时代的船只都是由层压橡木板制成的。虽然橡木板需要防水程序,如浸泡在水中,阴干,上油等。在制造过程中,还有桐油、沥青等防水材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填充,木材终究是木材。在海水中浸泡太久后,不可避免地会渗水受潮。这就意味着水手们还是要忍受三个问题:一是一直从底舱冒出来的湿气,会诱发水手们的湿疹、风湿等顽疾;第二,到处都有蛆、老鼠和其他动物在舱板上觅食。这些动物经常传播各种传染病,甚至导致水手死亡。第三,一旦船体渗水,就需要融化货舱里准备的沥青进行修理。沥青的融化和逃逸味道也很难闻,致癌。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帆板战舰上大航海时代水手的生活状态都无法很好地描述,更像是生活在水监狱里。

巨大的船蛆在除去外壳后

饮食条件

“住”就没那么好了,“吃”就更差了。事实上,进入大航海时代后,欧洲的农业生产力开始发展,欧洲农民的饮食比中世纪早期改善了很多,各种鲜肉、培根和黑麦吐司开始出现在餐桌上。相对应的,对于海军远航战舰来说,理论上并不缺少各种肉类,但问题是:大航海时代的早中期,人类还没有掌握食物的长期保存和储存技术,所有的食物和饮料,无论是鲜肉、蔬菜还是饮用水,如果放置一周左右就会开始腐烂。但西欧海军远洋业务广泛,经常要跑跨大西洋或跨印度洋航线,不可能像中国古代舰艇那样一直在沿海地区维持作战,随时可以依靠港口补给。因此,大航海时代的帆船在饮食上大概只能遵循两个原则:脱水腌制保存食物,以饮料代替淡水。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能吃得和填饱肚子一样好。

这种熏肉乍一看没有食欲。

在大航海时代,直到近代左右,皇家海军在船上的餐饮基本可以用“老三样”来形容:腊肉、硬饼干、酒。腊肉包括咸牛肉和猪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腊肉”并不是我们过年腌制的腊肉,而只是简单的“咸”加“肉”。制作的方法很恐怖。需要先将大块牛肉和猪肉浸泡在过饱和盐水中,然后将“一层肉一层盐”层层放入橡木桶中密封。这样做出来的腊肉真的可以保存很久,甚至30到50年。比如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国军队还发现了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制作的咸牛肉。但是这种肉除了咸没有别的味道,需要在水里泡几天才能熟。即便如此,用水煮熟的腊肉仍然散发出一种异味,许多水手形容这种异味“几乎像木乃伊”。

1854年的海军饼干

而“硬饼干”也不是我们平时记忆中的“杂粮饼干”。它真的只是“硬”和“面饼”的结合,类似于一种过度烘焙后几乎没有调料甚至很少水的硬面饼,而这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它持续更久。这样做出来的硬饼干味道可想而知,和吃泥土没什么区别。但这还不够。虽然理论上硬饼干确实可以存放更长时间,但并不能防止被昆虫吃掉。像家蝇和象鼻虫这样的小昆虫会在硬饼干中安家。据说有些硬饼干甚至会因为昆虫太多而自己在桌子上“走来走去”。然而,对于大航海时代的水手来说,这些昆虫是极其宝贵的维生素来源。毕竟,在罐头食品发明之前,败血症等维生素缺乏性疾病对水手来说是家常便饭。

饮用水条件

至于“酒”,很大程度上是大航海时代军舰上的水的替代品。事实上,当军舰起航时,它们同时运送水和酒两种饮料。其中,水是冷开水,而酒包括啤酒和朗姆酒。出海后,水手通常先喝冷开水,但即使是白开水也放不进去几天。大约一个星期后,所有的冷开水都被放了出来。这时,冷开水不能再喝了,只能用来做饭洗衣(当然只有高级军官才有这个好处)等活动,所有水兵都改喝啤酒。

与开水相比,橡木桶中的啤酒可以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但不能保存太久。半个月左右,啤酒开始发酸,不能喝了。这时,所有水手都会喝朗姆酒,这是大航海时代水手的“标准饮料”。与啤酒相比,朗姆酒的酿造更便宜。它的原料是糖蜜,一种拉丁美洲糖厂在甘蔗榨汁和制糖后留下的剩余信息资源。它是一种深色粘稠的液体,甜味很重。酿造成朗姆酒后,酒精含量突然增加,有很强的甜味。它的保质期和口感无疑比酸开水和啤酒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朗姆酒作为一种高酒精度的酒,能有效麻痹水手紧绷的神经,缓解水手在海上漂泊带来的紧张情绪,勉强能起到“安慰剂”的作用。

中高级军官的生活条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与大航海时代的水兵生活相比,舰上中高级军官的生活略显安稳,相对舒适:对于舰长、他的私人密友、飞行员、炮手、舰上海军陆战队等“高层人士”来说,他们一般在舰尾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船长甚至可能有自己独立的卧室、餐厅和接待室、办公室等。在一些大型战舰上,甚至有房间空可以放置钢琴,举行小型宴会。比如在去埃及的途中,拿破仑多次在自己的船“东方”号上举办宴会或学术研讨会,召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地理学家等。在船上讨论学术问题。

尼罗河之战,“东方”号在其中爆炸沉没。

在食物方面,船长和中高级军官也可以得到优先保护。有些船在航行时可能会带上一些活鸡、猪甚至牛。不用说,这些肉蛋和奶制品是船上高级军官优先考虑的。一些军官(如拿破仑远征埃及时)甚至将自己的酒和全套咖啡茶具存放在船上,供宴会上饮用。这种熟果酱,在西欧的船上经常装载,当然是军官们优先享用的。最后,即使在军舰上,高级军官仍然有仆人陪伴。他们负责为军官做饭,打扫房间,熨烫军装,并担任军官的私人警卫。他们的存在有效地提高了军官的生活质量。当然,最早的阶级划分是在军舰上形成的,根据皇家海军的说法,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海军传统”的一部分。

在特拉法尔加战役后的纪录片漫画《在欧洲战场上被俘的法国海军将军》中,被俘的法国指挥官维尔纳夫看着正在吃饭的英国水手说:“哦,难怪你打得这么好!你吃得这么好,喝得这么好!”

到了大航海时代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结束,水面舰艇的生存条件与原来没有什么不同,但粮食安全却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罐头食品的出现,现代海军似乎有了彻底摆脱“老三样”、用罐头食品补充新鲜熟食的可能。但没人预料到的是,罐头首次大规模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却造成了人类探险史上前所未有的悲剧,被称为北极探险史上的“死亡行军”。具体情况我们下次再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