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历史风云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国家?(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历史情况)?)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l年)中国古代七个强大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无数战争大大减少了诸侯国的数量。到战国末期,只剩下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即齐、楚、燕、韩、赵、魏、秦,合称“战国七雄”

网络图

1.战国早期

春秋末期,各国吞并后,剩下的大国主要是西部的秦国,北部的晋国,东部的齐国和燕国,南部的楚国、吴国和越国。战国初期,秦国和燕国实力较弱,而金、齐、楚、越国实力较强。

公元前481年起,田氏之子在齐国杀齐,致力于齐国治理,形成了“田氏代齐”的局面。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晋国被六个清朝所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称为“三晋”。

战国初期,三晋最为强大,经常联合起来攻打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下令三晋为诸侯。春秋末期楚国被吴国入侵,国力受损。到战国初期,它开始在南方恢复和统治。

2.战国中期

到战国中期,秦、楚、齐、燕、赵、魏、汉之间的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起初,魏国是大国中最强的,但在齐国和秦国的夹击下,魏国逐渐衰落。楚国任用吴起进行变法,使国家富强,成为江南的领袖。前306年,灭岳,攻下长江下游,置江东为郡,成为六国中疆域最广的。

赵国和韩国也灭了周边的小国,公元前367年,利用周的内乱,将周分为西周(以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了周的外围地区。在各国中,只有燕还很弱小。

由于秦孝公商鞅变法的成功,秦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强国,而东方的齐国在齐宣王的管理下日益强大,秦国和齐国成为西方和东方的两个强国。

虽然在公元前344年登基,但在桂陵之战(公元前353年)和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中两次败于齐,因此在公元前334年被迫与“相约徐州为王”。秦国也趁机利用魏国以西的土地,迫使魏国迁都大良。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其后是韩、赵、燕、中山、宋。

列强纷纷拉拢他国,导致连横高潮。领导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两大对峙集团的斗争。这一时期,秦国基本占据了上风,先后征服了朝鲜和魏国,攻灭了楚国和巴蜀。齐国没有直接对抗秦国,但仍然保持着东方霸主的地位。赵也有很强的实力。赵武灵王曾经练过“气呼呼的骑射”来灭中山和胡地。

3.战国晚期

战国后期,国与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随着秦国的势力越来越大,秦王统一天下的野心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公元前241年,赵国的庞暖又加入了赵、楚、魏、燕、韩五国,成为一个联合的纵向政策,用联合的士兵对付秦国。

之后,秦王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自己的技能突破各个国家,导致了五国的统一和分裂,从而导致了秦国的战败。此后,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楚国与齐国断交,与被东方五国孤立的秦国结盟。后来秦国支持联军攻打楚国,并在两国的联盟会议上俘虏了。到楚襄王时,秦军攻占了楚国的杜莹,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齐王时期,四国强盛,侵燕灭宋。结果,组织五国联军反击齐国,齐国几乎被征服。之后,田单将军收复失地,但国力大衰,遂采取亲秦政策。

赵父乘马射之,灭中山。战国后期,中国在三晋最强大,但后来在长平之战中,赵国被打败,40万赵国被秦军杀死,从此赵国无力抵抗秦国。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乘势分治,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霸局面结束。

最后,经过十几年的休整,秦国开始了统一和全国的战争。到公元前221年,其他六国被消灭,中国统一。从此,中国从封建领主统治的邦联国家,变成了专制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