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故事(朱德清廉故事)
我们知道,一切腐败都是从贪、懒、优于群众的官僚作风中滋生出来的,而老一辈革命家所做的恰恰相反。身居高位的朱德总司令,在革命的生活中,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士兵的位置上。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里,他用锄头翻地,用篮子挑粪,挑粮、挑煤、挑菜,展现了一个清正廉洁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
第一,率先开展延安大生产运动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朱德去了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保安队的警卫战士李平被分配到朱德担任警卫。李平三渡过草原,跟随朱司令员来到延安。1983年10月,他向时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编的我回忆起朱司令员参与延安大生产的几个感人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和封锁,毛主席号召军民“自己动手,吃饱穿足”,在延安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在土地开垦中,朱总司令像年轻人一样努力工作。他每次上班,年过半百,总是先抓起最大的锄头。同志们想用一个小的代替他。总司令一言不发,笑着说:“虽然我老了,但我的身体很强壮,骨头也很硬!”
在延安,朱司令以捡粪出名。天一亮,他就背着粪筐出门,吃早饭的时候,他总是拎着一大筐牛粪。朱总司令是个好战士,也是个好菜农。他种的西红柿大如饭碗,每个看到的人都赞不绝口。很多中央单位还专门组织人去参观朱司令员种的西红柿。
在井冈山,朱总司令有一杆挑粮。在延安,他还有一根量产的杆子。每次政府运煤送粮,只要有时间,他总是争着要。看到他年纪大了,战士们总是劝他不要那么旺,他却坚持拒绝,每次都摘得更多。看到这一幕,战士们都很心疼。后来我们商量了一个办法,把前一天晚上给他摘粮的杆子藏起来。第二天,总司令发现杆子不见了,到处找。看到大家的态度不对,他意识到卫兵在耍花招,于是假装无能为力,说:“唉,杆子没了。我该怎么办?”我得用棍子挑它。“卫兵们见他真想用棍子挑,只好把杆子还给他。
二是亲自教军民辨别野菜。
长征途中,红军生活极其艰苦,野菜是部队的主要食物。很多红军战士因为不知道野菜的品种,吃了有毒的野菜而中毒。
何华章,四川旺苍人。他于1933年参加了红军。抗战时期,他担任八路军山西办事处的内勤警卫,留守兵团卫生部特勤。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旅卫生厅政委。全国解放后,历任南京军区后勤部长、政委,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80年4月,面对我的采访,他回忆起长征时朱司令员教大家认识野菜的尘封往事。
1936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横断山区渡过晃来晃去的山后,指挥部正在炉霍休整。这里人口少,根本买不到多少食物。幸运的是,那是初夏,田野里长满了野生植物,有着无尽的绿色眼睛。部队一个接一个地采集野菜,用老办法充饥。很快,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很多同志开始头晕、呕吐、腹泻,病倒了。光是何华章班的四位同志就有同样的问题,情况紧急。继续吃野菜,不知道哪些野菜有毒;不吃,就等着饿死吧。指挥部负责人动员大家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作为总指挥,朱德还成立了“野菜指导委员会”,给大家上课,亲自指导部队如何鉴别野菜。
一天,知道朱司令员要去喇嘛庙讲学,何华章和指挥部的干部战士们兴奋地去了。院子很大,很快就挤满了黑压压的人。院子前面,有一个略高于地面的土平台。朱总司令穿着草鞋和打着补丁的军装站在讲台上,来回走动,充满了活力,但他的脸颊比以前消瘦了许多。
朱司令面前有一张长桌,上面种着一簇簇野菜和野草。这是什么课?大家一时猜不到。这时,朱总司令发表了讲话。他说:“同志们!今天不谈军事,不谈政治,只谈植物常识。”他和蔼地笑了笑,说:“目前情况很困难,靠野菜维持生计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野菜不能乱吃。如果你吃错了,它们就会中毒。现在不是很多同志中毒了吗?吃野菜是为了生存,所以为了革命,我们要学会吃野菜。”
总司令的声音特别大。他首先拿起几种可以食用的野菜,用同样的方式给大家讲解。这叫东苋菜,这叫马齿苋,这是苦菜,这叫灰草。然后,他拿起另外几捆看起来有点像苋菜和灰草的野菜,告诉大家:“这些都是毒草,不能吃。”谈到每一种,他都把标本高举在手里,生怕后面的同志看不清楚。他说话非常小心。一些不寻常的植物一一指出它们的特征,反复解释,从早到晚一直谈论太阳。最后,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大家:“记住,不要犯错。只要每个人都不犯错,没有身体问题,我们就能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下课后,在回家的路上,何华章非常激动,总司令亲切关怀的话语还萦绕在他的耳边。为了鉴别野菜和杂草,总司令不知道他跑了多少山坡,做了多少研究。想着,想着,他仿佛看到了总司令拖着又饿又累的身体去荒野里采野菜,他不禁泪流满面。
第三,坚决拒绝豹皮
杨钦生是陕西省耀县人。1933年,他参加了红军。曾任洛川游击队队长、红军蒙汉骑兵支队政委、八路军教导队长、华北军区首长、陕西公安总队副团长、省军区独立师副司令员、内蒙古军区顾问。1983年4月,他在接受采访时,还回忆了朱总司令访问楠尼湾,拒绝给部队领导送礼的故事。
豹皮是个好东西,在物资紧缺的战争年代更被视为珍宝。1941年春,西北留守兵团骑兵旅教导队赴南泥湾开荒种地。高山密林,野生动物成群。为了减少野生动物对农作物的伤害,教学团队组织了一支狩猎队,猎杀了许多野猪、狼和几只豹子。
一天,朱德总司令视察教学队。他看到院子里的豹皮,走过去摸了摸,连连说:“好皮!好皮子!”他关切地向队长杨钦生询问狩猎情况,并答应再给教导队两千发子弹。
在此之前,教导队的队长听说总司令很瘦,他日夜为革命工作。如果他没有好好照顾自己,他会怎么做?几个队干部一起讨论,决定给总司令选一个豹皮。
下午,总司令就要回延安了。教学队队长把一捆豹皮递给了总司令。总司令拒绝接受。他说:“你在干什么?给我打成什么“锣”哟?我们的聚会有规定,我们不喜欢送礼物。我必须带头服从这个指挥官!”总司令指着衣衫褴褛的教学队里的学生说:“同志们都很辛苦,可是他们都那么衣衫褴褛。一张豹皮可以换七八块布,还可以做几套衣服,这样我就可以白拿豹皮了。那我就不会成为‘剥削者’了?都统,剥削大家多难看!”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当总司令离开时,教导队的队长正把豹子抓得皮开肉绽,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第四,亲自为士兵站岗。
老红军白丽华,安徽滁州人。1933年,他参加了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他在八路军总部当了八年警卫兵。1983年6月,他向我口述,他们的几个警卫员陪同总司令到南泥湾视察大生产运动道路上一些难忘的往事。
1941年5月的一天,朱总司令率领白丽华、、小李和保安班的一名向导去南泥湾视察。来到南泥湾中心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朱先生决定在这里扎营。我们找了两个破窑洞,在窑洞里铺了简易床,吃了点干粮,休息了一下。总司令朱和警卫睡在一个山洞里。考虑到朱总司令年事已高,又奔波了一天,大家都让他睡在洞内的铺子上,睡在洞口的铺子上。安定下来后,大家都去睡觉了。
晚上,是时候换工作了。门卫小李轻手轻脚来到朱先生住的山洞,轻轻推了推洞口附近床上的“朱晓”,说:“换个工作!”我回到床上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导游起来,看见朱老的主站在山洞前,就问白丽华和小李:“首长怎么不休息?”大家都冲向朱先生,惊讶地问:“首长,你怎么不睡觉?”朱老板笑着问:“你站岗的时候睡觉吗?”这时,他们发现卫兵朱晓还在山洞里酣睡。现在,每个人都明白了一切。原来昨晚睡觉前,朱先生和朱晓换了铺位,小李不知道。结果半夜被吵醒的朱先生,为大家站了半个晚上。
第五,带领部队种菜消除夜盲症。
侯正国,四川大仙人。1933年,他参加了红军。曾任红军大学班组长、政委,八路军团长,师参谋长,晋冀军区军政干校校长,军分区司令员,65军副司令员,国防部第十研究所副所长。1961年,他被提升为少将军衔。1982年6月,他还深情讲述了朱司令员亲自种菜长征的故事。
侯正国红军大学政治连毕业后,分配到红四方面军司令部警通营任政委。当时正好赶上部队短期休整,粮食匮乏,生活十分困难,很多同志因为长时间不能吃蔬菜,患上了夜盲症。有的人居然把成群的乌鸦当成敌人的骑兵,谎报敌情;有人视敌骑兵为乌鸦,而拖延铁骑。朱德、刘伯承、许等领导都曾想尽办法用一些方子治好这种病,但效果并不大。只有多吃蔬菜才是治愈这种疾病的最好方法。如何解决部队吃蔬菜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于是,朱总司令开始自己种菜。6月初的一天,朱总司令让警卫小胡去买油菜籽,向老乡借了一把木犁,套上骡子,亲自在驻地围墙外犁了一块地空。犁地时,警卫二连长丁先德来了。丁连长认为朱司令员为全军大事日夜操劳,亲自耕地。他觉得不好意思,就连连央求说:“总司令,让我耕田吧!”总司令说:“我可以自己耕田。”丁连长不停地恳求,朱司令笑着说:“小丁,你不知道,我是种田种菜的能手!”说完,朱总司令坚持要耕田。
第二天,总司令让卫兵借几把锄头,他们和大家一起整理了土地,播了油菜籽,用脚踩了一会儿,浇了一地的水,然后才回去休息。此后,总司令每天早起晚睡,仔细观察菜地情况。幼苗出土后,总指挥亲自浇水,精心管理。
当时的,侯正国还不知道这位总司令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自己种菜。问门卫小胡,小胡告诉他,总司令说:“同志们患夜盲症,主要是因为不能吃蔬菜,缺乏一种维生素,这种维生素是蔬菜中含有的。为了治愈这种疾病,你必须多吃蔬菜。有了蔬菜,你也可以用蔬菜代替食物。要解决吃蔬菜的问题,就得自己种植,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领导要带头。一旦领导带头,大家都会效仿。”
受此启发,侯正国回到营部后,与营长商量,开始全营的同志开始种菜。
不久,都统和京通营种的菜长大了,绿油油的,美不胜收。有一天,朱总司令对小胡说:“过几天,我们就出发去甘孜和第二集团军会合。明天我们给菜地施点肥,浇一次水。”小胡听说要走了,对总司令亲自种的菜地感到有些留恋和遗憾,说:“我们拔点蔬菜吃吧!”总司令说:“不行,你拔不出来!苗还小,拔出来可惜。”第二天,小胡对总司令说:“点菜这么容易,我马上就出发。我们去试试树吧!”总司令和蔼地对小胡说:“我们拔不出来。我们要走了。有后续部队驻扎在这里。让他们吃吧!”定了定神,他接着说:“即使我们的部队不驻扎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留给乡亲们吃!”小胡没有想通这一切,但还是站着不动。总司令走上前去,拍了拍小胡的肩膀,和蔼而耐心地说:“小胡同志,我们共产党人,要以前人、后人、前人种树、后人休息的精神工作。我们种菜是为了部队的需要,人民的想法,留给后续部队吃。这不是很棒吗!”
朱总司令的感人肺腑的话极大地教育了大家。侯正国回到营里,把朱司令的话告诉了全营的同志。大家自觉管理好,准备交给后续部队。
7月24日,警卫二连连长丁先德把朱司令员种的菜地交给了驻中国第31军91师271团2营指导员。指导员李看着这片管理良好的菜地。激动之余,他紧紧握住丁连长的手说:“好吧,我们收到后,一定要好好管理。像总司令一样,要想部队之所想,为全军之所急。”此后,后续部队的同志们也在驻地种菜,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困难,还救治了患有夜盲症的干部战士,也为当地群众解决了生活困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