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鸟巢蕨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通常用孢子播种和分株法繁殖。

3月或7-8月,将成熟孢子从叶片上刮下,与2份腐叶土和1份细沙混合,放入小花盆中,铺平压实,消毒后放入浅水中,充分湿润,将孢子均匀展开,盖上玻片保湿。在24℃下,每天光照强度为3000Lx,12小时,孢子在6-8天左右萌发。2个月后,精子和颈卵器成熟。这时要注意喷水,为施肥创造条件。很快就会产生大量的幼孢子体,3-4片叶子长出来就可以移植。

分株繁殖分枝少,不可能采用分离子代的方法。分株繁殖简单易行,但容易破坏株形,恢复缓慢。4月中下旬,可将健康植株从基部切成4片,将叶片剪短1/3 ~ 1/2,使每片都有一些叶片和根,可单独盆栽成为新植株。盆栽后放在温度20℃以上,湿度空高的地方,使伤口尽快愈合。盆内栽培料稍湿,不要太湿,否则容易腐烂,待新叶长出后可逐渐恢复原状。

[栽培管理]

燕窝蕨喜高湿弱光的环境,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室内栽培。日常养护管理中,严禁暴晒,否则会使叶片颜色变差,影响观赏价值。春秋两季可在室外阴凉处短时间放置,有利于其生长,使叶片更有光泽。它们大多是通过悬挂或盆栽的方式栽培的。偏爱微酸性土壤。燕窝蕨可以通过将腐叶土、园土、河沙混合,加入少量饼肥、蕨根、树皮块、苔藓、碎砖作为盆栽基质进行栽培。选择有多孔壁和底部的花盆或塑料筐作为容器。盆底填满颗粒较大的碎砖,上面用蕨根和树皮块将燕窝蕨的根种在盆内。春夏秋三季可覆盖50%以上的阳光,冬季可覆盖20%-30%。弱叶薄而宽,鲜绿色;光线太强,叶子发黄,生长受阻。

可以在生长季节定期浇水,它们喜欢生育。每隔2 ~ 3周施一次氮钾混合的薄肥,可促进植株长出大量新叶。为使燕窝蕨生长更旺盛,每月可在根部外施0.1%尿素,使其叶片更亮更绿,在叶片上喷施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喷施,可提高其抗逆性和芽萌发能力。

缺肥或空风干,会导致叶片边缘呈现褐色。夏季除了大量浇水外,每天要多喷水保持叶面光滑,勤喷水保持空气体的湿度,空气体的相对湿度要在80%以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盆不能积水,也不能太湿。如果植株缺水或空干燥,很容易造成叶缘干枯卷曲。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2℃,冬季室温应保持在10℃以上。应停止施肥,少浇水,保持盆土微湿。一般2-3年换一次盆,注意所选容器排水良好。

【div】[/div]线虫可危害叶片,出现褐色网状斑点,可被克线丹控制。有时蛞蝓也会侵入叶子,应该及时刮掉。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极强。通常只要控制好水分,不宜过干过湿,一般不会感染病虫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