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蚜虫。可发生于幼苗期至花期末期,以浅褐色蚜虫和绿松石蚜虫为主。对各种蚜虫喷洒10%吡虫啉4000-6000次。由于蚜虫繁殖迅速,应随时观察,及时预防。
2.红蜘蛛。多发生在5 ~ 6月高温干燥季节,潜伏在叶片背面吸汁,导致叶片干枯发黄死亡。如果处理不干净,可能会危及冬季。红蜘蛛害虫可用25%三唑锡1500-20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显著。
3.潜叶虫。五月,它们在树叶上产卵。孵化后,幼虫钻入叶肉中进食,将叶肉吃空,腐烂成蜿蜒的干隧道。在严重的情况下,整片叶子会变干变黄并死亡。一年发生3-4代,10月仍有发生。防治方法可早期摘除受害叶片,5月份喷施40%氧乐果等内吸性杀虫剂。
4.粉虱。近年来,粉虱在各地猖獗,从夏季到冬季不断发生。它繁殖迅速,经常重叠,导致叶子发黄变形。防治可通过喷洒10%吡虫啉4000-6000次,或使用一般的杀虫剂和适量的粘合剂,使粉虱不能再飞。
二、菊花常见病害的防治
1.斑点病。一般发生在7月中旬左右,特别是多雨的几天,积水长期潮湿,昼夜温差大,最容易大面积发生,其中以褐斑最为常见。对于各种斑点病,首先要注意预防。各种培养土在使用前应掺入适量多菌灵等消毒药物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前应喷洒50%托宾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特别是下雨前后,建议在植物下部和盆土表面喷洒amobam 1000倍液进行预防。雨后,喷水清洗下叶背的泥水渍,然后喷药。
2.生锈。有黑锈、白锈、褐锈等。,在气候潮湿时易发生,最早发生在6 ~ 7月,但9月发病严重。对于各种锈病,除了注意土壤消毒外,高温潮湿季节喷洒托布津或多菌灵即可防治,也可喷洒40%新生8000-10000倍液防治。
3、白粉病。病原体感染。8-9月至冬季,湿度大、光照弱、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在10℃以上时,最易感染。预防白粉病,8月初可喷施硫菌灵或多菌灵,或喷施20%三唑酮1500倍液,10月底进房前再喷一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