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橱柜尺寸的定价很棘手
上个月,刘先生邀请了一家橱柜制造商来装修厨房。柜体呈L型布局,转角位于烟道和下水管处。橱柜安装好后,他测的桌面比厂家测的少了0.8平米。这家橱柜公司的解释是桌面包含了烟道和下水管道的锯开区域。刘先生还专门测量了烟道和下水管道的凸出面积,满了的时候是新的0.2平方米。过了几天,设计师自言自语说要回访他家,悄悄塞给他400块钱,这个烦心的事就此打住。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这样的
众所周知,一件事情的背后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看近几年橱柜行业定价混乱的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点:消费者拼命指责商家或设计师“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商家、装修商、设计师等服务商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符合行业规定或者市场上的一些默认做法。双方互相指责,互相推脱,那么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1.商家在产品大小上动脑子
某橱柜企业负责人指出,设计师利用橱柜尺寸误差赚钱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一些非正式的小作坊厂家,在一些管理上被忽视的大企业也时有发生。据透露,许多设计师绞尽脑汁,故意放大设计图的尺寸,让顾客得到更多的钱。另外,设计师在测量橱柜转角、靠近墙壁的橱柜等隐蔽地方时,经常会对其进行篡改。这里多了10厘米,那里多了15厘米,加起来地方多了。顾客为这些额外的尺寸付费,金额越大,设计师得到的佣金就越多。
2.尺寸测量方法有所不同
5月底,张女士在一家品牌橱柜店里定制了一套橱柜。用了两个多月后,她的爱人拿起卷尺测量橱柜,总面积比设计师报告的少了1.6平方米。张女士向橱柜公司要了一份声明,设计师说他们是按照行业常用的“延米”的测量方法操作的,比较客观。而她的爱人用的是橱柜的扩展面积,是通过叠加橱柜的实际耗材面积计算出来的,不包括切板的数量,所以面积会少一些。
3.维度测量的定价方法不成熟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橱柜测量和定价方法有两种:“米长定价”和“橱柜定价”。两种定价方式都存在误差,给消费者的选择带来困惑。某橱柜品牌负责人表示,在定制橱柜的过程中,只要成本预算完整翔实,让每一笔费用一目了然,就没有问题。而另一个品牌橱柜代理商则认为延米的报价只是中国橱柜市场不成熟形成的报价方式,是一种过渡。未来,中国橱柜市场也应遵循橱柜估价的国际惯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