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具越来越流行,时下选择定制家具的业主还真不少,但是近年来因购买定制家具而引发的消费纠纷案件也为数颇多。与成品家具相比,定制家具在下单、设计、安装以及付款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一些特殊性,这就为纠纷发生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定制家具时一定要更加注重合同细节,尤其是中途遇到“产品升级”等事项时一定都要在合同中清楚注明。
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定制家具引发的纠纷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材质、尺寸、工期、付款方式等方面。定制家具的设计和价格没有明确的规定,任何人都很难主观判断产品是否合格,价格是否合理。比如夏先生选择了某品牌的整体橱柜,对方上门测量并上门设计后给出预算:安装2.5万元。夏先生下单签约,预付定金4000元。4个月后,商家通知夏先生可以在家里安装,但实际价格是3.2万元。商家的原因是预算不能100%准确。一开始和夏老师谈过,最后售价可能会有波动。后来夏先生同意升级硬件配件,结果差价7000元。当涉及此类纠纷时,相关部门一般会将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作为重要参考。如果合同中写明价格可以波动,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好的。
因此,消费者在签订家具合同时必须非常小心。合同应尽可能明确家具的尺寸、价格、材质、颜色、交货和安装时间,并对可能出现的延期交货和质量问题约定相应的赔偿或退货标准。此外,在送货上门和安装过程中,消费者必须亲自到场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当场指出并拍照保存,作为维权的依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