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塞上曲王昌龄原文是什么

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是别树一帜,颇为人们的称道的。这一首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的《塞上曲》,就是很有特色的作品。

《塞上曲》

唐代: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本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不要矜夸武力,表达了反战之意。前四句写边塞秋景,诗人选取了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等中国古代诗歌中典型的悲情意象,寥寥数语,就将塞上的荒凉萧瑟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刻意描写肃杀悲凉的秋景是为下文反对战争做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

后四句写久戍边塞的将士,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名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古以来,试图通过沙场拼杀来封侯拜将的男儿数不胜数,诗人们也热衷于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然而,绝大数人的宏图大志最后只是一场空,所以发出了“皆共尘沙老”的感慨。诗人对“幽并客”并无贬意,反而隐约可见对献身沙场的壮士的惋惜之情。最后劝勉少年莫学游侠儿自恃武力,炫耀紫骝马善于驰骋,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

这首诗写边塞秋景,可见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逸韵:写戍边征人,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直接否定和批判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