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的对象是(心理咨询中的家庭治疗)
1.什么是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也叫家庭心理咨询。它的工作对象不是单一的来访者,而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有时家庭治疗会扩展到核心家庭之外。比如,来访者可能会带近亲,甚至女朋友、邻居、战友等。如果是在学校咨询,可能需要把某个学生,他的导师,辅导员,室友,同学等等都包括在谈资里。家庭治疗关注的是一个人如何与周围的各种人互动,如何调整和改变互动模式。
二、家庭治疗有哪些模式?
家庭治疗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精神分析学家的第一次尝试其实是对精神分析的修正。他们发现,很多来访者需要修复的问题其实来自父母和出身家庭。个人只是家庭的一员,所以治疗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而不是单个个人的咨询。如果能邀请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参加会诊,可以提高会诊的效率。
到目前为止,家庭治疗有以下几种模式:
1.鲍文创立的系统家庭疗法。它把家庭看作一个系统,强调家庭内部的关系。每个家庭成员都是这个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称为信息资源的内部解释。内在的解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而行为模式又反过来影响着行为模式。基于系统家庭治疗的突出特点是重理论轻技术,以非结构化谈话为主。
2.经验家庭疗法,代表人物是惠特克和萨提亚。治疗师帮助家庭成员深入探索他们的沟通模式,并鼓励个人表达自己。治疗师没有既定的治疗方案,而是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家人。
3.战略性家庭治疗,代表人物是哈里和曼德尼斯。这是一种有争议的方式,通过鼓励家庭成员保持或增加现有的症状和沟通模式来改变症状。一方面以改变症状为主,疗程短,实用性强,很受欢迎。另一方面,忽视了探视家属的主动性,过分强调治疗师的权威性,为人诟病。如今,它不再过分强调治疗师对过程的控制。
4.结构式家庭治疗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萨尔瓦多·米纽庆创立,在家庭治疗中独树一帜。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技术,更是一种看待家庭的方式。它通过重建家庭结构,改变相应的规则,使家庭系统中僵化而模糊的界限变得清晰而具有穿透力,试图改变导致家庭问题或症状的家庭互动模式。
3.家庭治疗和个体咨询有什么区别?
1.不同的视角
个体咨询关注个人经历、个人动机、感受、认知和行为,帮助个人解决内心冲突、焦虑和困惑,探讨个人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任务和需要克服的危机。家庭治疗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模式,问题发生时整个家庭的状态,以及家庭成员对事物的反应、感受、认知和看法的差异。
2.干预
个别咨询以精神分析取向为例。心理治疗师投资谨慎,在咨询过程中保持相对中立,重视共情与反共情,重视阻抗,增强来访者的自省能力。家庭治疗师站在一个家庭的立场上,看到症状背后的功能,了解家庭成员是如何互动的,并积极利用自己的情绪加入其中,成为改变系统的一部分,与家庭一起承担风险,陪伴家庭探索未知领域,共同创造新的改变可能性。
3.不同的访客
个体咨询主要面对个人,家庭治疗主要面对整个家庭。
第四,家庭治疗的故事
一对夫妻经常因为生活中的琐事无缘无故吵架,严重伤害了感情,于是找到了著名的家庭治疗师,希望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增加沟通技巧,减少吵架的频率。家庭治疗师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吵起来的,你们是怎么吵起来的,所以我想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你们,因为你们来这里很不容易。”治疗师给这对夫妇一个建议,让他们去找一台录音机。一旦开始吵架,他们就按下录音键,把吵架的声音录在磁带上,然后把磁带发给治疗师,让治疗师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
夫妻俩回家做了。过了一个月,他们给治疗师写信说:“这一个月,我们很努力的想找到吵架的感觉,但是每次想吵架的时候,就按下录音的按钮,然后不知怎么的就觉得特别好笑,然后就吵不起来了。”
这个故事很短。治疗师没有做任何解释或分析。他只是让情侣做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动作,在吵架前按下了录音键,但偏偏这个动作改变了一件事,那就是情侣的互动模式。在此之前,夫妻俩要吵架的时候,是站在对立面,而不是对手;然而,当他们按下录音机的按钮时,两个人正在以合作的方式展示他们是如何争吵的。这个时候,他们不是对立的。他们突然发现这个吵架最基本的结构已经不存在了,于是相视一笑,觉得这个事情有点可笑,真的吵不起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