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报告(基金持仓报告)钛媒体APP2021-02-25 19:24:54
Image @ vision china
温韬美国股票研究所
2月份,除了多家巨头和中交所发布的财务报告外,顶级机构的持仓情况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披露,以侨水基金、高淳资本、高盛等为代表的机构居多。已于2020年第四季度末公布美股持仓情况。
随着13F报告的发布,很多投资者都在关注机构持有的聪明钱去了哪些公司。毕竟,把握这些华尔街投资风向标的资产配置战略方向,可以让很多投资者抄作业。
通过这些顶级机构的职位变化,或许可以看出他们在Q4更喜欢哪些公司?顶级机构的持有和卖出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哪些共性值得挖掘。
布里奇沃特:对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偏好和对特斯拉的清算
作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Bridgewater去年第四季度总市值为115.54亿美元,新增169只股票,增持233只股票,清仓空74只股票,减持122只股票。
前十大尴尬股占投资组合的42.67%,其中侨水增持沃尔玛最多,增持超过146万股,涨幅120%,排名第四。宝洁增持第二多,侨水增持宝洁近147万股,涨幅119%,合计持股269.54万股,排名第五。
(来源中国基金报)
据金十报道,根据披露的持仓情况,第四季度侨水持仓有三大主题。一是买消费股。前五大买入股中,四只是消费品公司的股票,分别是沃尔玛、拼多多、宝洁、可口可乐,一只是iShares MSCI核心新兴市场ETF。其中,拼多多新入侨水十大仓。
第二个主题是对中国股票的偏好。第四季度,侨水根据股份变动数量增持阿里巴巴19%,在十大权重股中排名第6,之前排名第4。上述拼多多也是一家中概股公司,同比增长29%,在十大权重股中排名第十。
第三个主题是建仓银行股。169只多头持仓个股中,银行股持仓明显。其中,收购了摩根大通412,775股、美国银行140万股、花旗集团369,670股、富国银行714,665股,以及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银行机构和券商嘉信理财。
从整体布局来看,尽管去年侨水在金融股上的持仓规模有所缩减,但在所有持仓中仍占有最大份额,占比36.41%。第二大是消费股,占比21.67%。
布里奇沃特2020年的表现并不好。根据LCH的数据,2020年对冲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11.6%。布里奇沃特的收入是亏损的;2020年,侨水投资者损失了121亿美元,但侨水仍然在美国前20大对冲基金中排名第一。
在经历了2020年的巨额亏损后,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侨水经历了高层人事变动。
据媒体报道,桥水的高管之一、首席运营官布莱恩·克雷特尔(Brian Kreiter)即将离职。桥水投资部前联席主管Nir Bar Dea晋升为桥水CEO David McCormick的副手,并担任副CEO。
此外,侨水将在其创始人雷伊·达里奥、联合首席投资官鲍勃·普林斯和格雷格·詹森的基础上,成立一个投资委员会,以“拓宽决策范围”。
高淳资本:看好医药、科技、企业服务,减持蔚来、理想、小鹏新能源汽车品牌。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高燕持有美国股市95家公司的股票。十大尴尬股总市值达81亿美元(约523亿元人民币),占美股持仓市值的64%以上。第四季度,高淳资本持仓前十的公司分别是:拼多多、百济神州、JD.COM、Zoom、爱奇艺、优步、恩仕达集团、泰邦生物、比莉比莉、BRIDGEBIO PHARMA。
(图源格隆汇)
从位置来看,高淳资本的位置明显偏向医药。一方面,高淳持续巩固医疗投资,百济神州市值持续排名第二。在过去的一年里,它已经赢得了22家医疗企业的首次公开募股。
根据格隆汇的报告,在高毅俘获的42个IPO项目中,医疗项目占了一半,达到了22个,其中明星项目也不少,比如京东健康(06618。HK),创新生物制药公司君实生物(688180。SH),国内胰岛素龙头李赣制药(603087。SH)等等。此外,作为基石投资者,高燕还参与了荣昌生物(09995。香港),姚明巨野(02126。香港)、希姆切雷(02096.HK)等项目。
另一方面,在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布局上更具选择性,其中拼多多、JD.COM、爱奇艺、毕丽增持。拼多多增持2.3万股,持股1023万股,持股市值18.18亿美元(约117亿元人民币),成为高淳最大的尴尬股(持仓比例14.45%)。
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关注的蔚来、LI、小鹏新能源汽车,在第四季度被高奇清仓。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板块经历了阶段性热潮后,估值泡沫的风险更加明显。新能源汽车的造车企业虽然已经清仓,但对新能源产业链中上游的新材料、新电池都给予了密切关注。高燕仍重仓港股隆基、通威、当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恩杰、信义能源等光伏、锂电池的原因。
高盛:科技股重仓,出售特斯拉
据统计,高盛第四季度持仓总市值达到3886.33亿美元,上一季度为3523.54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0.3%。第四季度,高盛在投资组合中增加了662只股票,增持了1922只股票。与此同时,高盛还减持了2536只股票,清仓了490只股票。其中,前十大持仓占总市值的19.75%。
高盛的十大尴尬股还包括纳斯达克(14095.4741,69.70,0.50%)100指数ETF,可以说是对美股完全看好:标准普尔500指数、罗素20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ETF都包括在内。此外,来自中国的阿里巴巴也进入了高盛的十大尴尬股,这在美国大型机构中并不多见。
其中,前十大持仓占总市值的19.75%。标普500指数ETF排名第一,持有约4500.28万股,市值约168.25亿美元,持仓数量减少(4%)。标准普尔500 ETF看跌期权排名第二,约3252.55万股,市值约121.61亿美元。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增长86%;包括其他苹果、特斯拉看跌期权、微软、iShares Russell 2000 ETF、亚马逊等。
高盛持有的股票种类繁多,超过4000股。在其百大尴尬股中,中国证券交易所也有大量。除了阿里巴巴和TSMC,还有百度、协仁学和JD.COM,仓位在1.4%到0.2%之间。
此外,在中国证券交易所中,高盛持仓最多的公司是阿里巴巴,持仓约1798.46万股,市值约41.86亿美元。持仓数量较上一季度增长7%,成为第八大尴尬股。
贝莱德:看好消费股和科技股,加仓。
数据显示,贝莱德集团第四季度持仓总市值为3.135万亿美元,上一季度为2.71万亿美元,同比增加4200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5.68%。
据财联社报道,从数据来看,必不可少的消费股和信息科技股依然是贝莱德最关注的对象,其前四大持仓均为科技股,分别是微软、苹果、亚马逊和脸书。整体来看,前十大持仓占总市值的18.37%。
其中,苹果排名第一,持股约10.56亿股,市值约1401.81亿美元;微软紧随其后,持有约5.16亿股,市值约1146.6亿美元。亚马逊排名第三,持股约2752.47万股,市值约896.46亿美元。此外,特斯拉是第六大Awkwardness股票,市值约353.4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31%,这与其宣称的碳中和目标将改变全球资产配置格局相吻合。
(图源市金融协会)
同时,前五大买入标的是特斯拉、标准普尔500 ETF看跌期权、迪士尼、标准普尔500 ETF看涨期权和摩根士丹利。
前五大销售目标是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家得宝和英特尔。减幅较小,在5%以内。
除了尴尬股,贝莱德延续了对中国新经济板块的投资热情,四季度新增拼多多545万股,持股规模为1935万股;将蔚来汽车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股份增加816万股,至6149万股;在JD.COM小幅增持40万股。
ARK:专注创新发展,看看比特币涨到40万美元的高点。
除上述机构外,2020年基金公司中,非ARK基金将大放异彩。去年,作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基金公司之一,其至少持有25家上市公司超过10%的股份,ETF规模持续飙升,达到580亿美元。最重要的是,其五款主动管理产品在过去一年的回报率都超过了100%。
除了期待电动汽车的市场机会,无人驾驶、深度学习、下一代基因测序、数据中心再创造、电子游戏等。,更重要的是,ARK坚持唱多比特币。
在2021年Big Ideas年报中,ARK提到,如果所有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将资产负债表中1%的现金分配给比特币,那么每枚比特币的价格将上涨4万美元;如果取出10%,比特币的价格将相应增加40万美元。
事实上,ARK认为,未来五到十年,比特币的市值可能会从今天的近5000亿美元飙升至1万亿到5万亿美元。
由于早期投资者尝到了盈利的甜头,新投资者频频减仓,比特币值得战略配置的位置不断被追捧,在机构多元化投资的资产配置中也有一席之地。毕竟,在过去的十年里,比特币是唯一与其他传统资产相关性较低的投资选择。
Q4的仓位谈妥了,为什么顶级投资机构青睐中交?
去年,受疫情影响,不少板块受到投资机构追捧。从各机构披露的持仓情况来看,基金偏好的领域或行业仍在重点关注。从2020年各大投资机构的Q413F持仓报告来看,以阿里巴巴、百度、JD.COM、拼多多、哔哩哔哩、蔚来、理想、小鹏、壳牌为代表的中国证券交易所得到了众多机构的认可。为什么中国证券交易所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和顶级机构的青睐?
此前,瑞银表示,在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中,中国是其首选股票市场之一,因为中国率先从疫情中逐渐恢复,回报率优于许多发达市场。与此同时,该机构对中国政府债券持乐观态度,并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继续走强。“我们将新兴市场视为全球最具潜在回报的股票市场,它们的回报将更多地受到今年利润增长的推动,而不是估值上升。”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富国投资研究院全球策略师Gary Schlossberg认为,由于2021年中美两国经济增长明显,中美两国将成为投资者青睐的目的地。你离这两个国家的市场越近,投资机会就越大。
除了中国市场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在这些中概股中,以阿里、JD.COM、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板块也获得了多家机构的加仓。
一方面,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无非是消费和医药,这是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在这方面,消费股的长期价值已经得到沃伦·巴菲特的认可。虽然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都在电子商务领域,但电子商务与消费息息相关。尤其是电商进一步深入生活,在疫情下渗透率进一步加深,这也是这些电商巨头获得投资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亚马逊、阿里、JD.COM等。,虽然电商业务发展迅速,但他们也嗅到了在B端市场的发展潜力。无论是阿里巴巴云还是京东云,都进一步拓展了各自企业服务领域的布局,尤其是在这次疫情期间,云计算的增长潜力让科技巨头们尝到了不少甜头。
显然,电商板块现在和未来都能带来高增长,这可能也是投资者愿意持有的重要原因。通过顶级机构的仓位变化,其实还是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科技股依然受到资本的青睐。在任何阶段,科技股带来的增长动力都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