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四年级班主任发言简短)
家长会班主任发言模板(一)
亲爱的父母们,
你们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感谢您对我们老师工作的真诚理解和大力支持。本次家长会也应该是您的孩子在小学的最后一次家长会,所以希望各位家长珍惜这次机会,多和老师交流,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多反馈孩子在家里的言行,寻求更好的家校融合,用来教育您的孩子。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然而,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还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都应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努力工作。从你能参加今天的家长会,可以看出你对孩子学习的关心。然而,仅仅关心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你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需要你对孩子的耐心和信心。我也相信在座所有有远见的家长都必须这样做。
再过两个月,你的孩子就要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小学毕业,第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就结束了。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进入初中继续深造。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对于毕业班的学科教学,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对具体工作有很多安排和要求。反常的是,今年毕业生的教学质量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一些具体措施已经明确。我代表所有毕业班的老师,请各位家长放心,老师们一定尽力做到学校要求的事情。事实上,我们的老师已经在这样做了。除了有限的语文、数学、英语课外活动外,各科老师都有意识地在上午、中午和放学后的一些时间参加课堂,做好个别辅导工作。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的工作不可能完美。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如果您的孩子辅导不足或因辅导耽误了上学时间,请家长谅解。
那么家长在这个重要时期应该注意什么呢?我想谈以下三点:
第一,家长要有良好的心态。
有人说,改变主意就能改变人生: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经营染坊。于是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每到晴天,她就担心大儿子伞店的伞卖不出去;一旦下雨,她担心她小儿子的布会干。她每天都为儿子担心,生活很压抑。
之后,她决定请村里的智者帮助她。智者说:“老太太,你应该庆幸自己有福气!想想看,下雨的时候,你大儿子的店里全是顾客;阳光明媚的日子,你小儿子的染坊生意兴隆,你随时都会有好消息!”老太太听了豁然开朗,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自己。从此老太太的病完全好了,整天乐呵呵的。
事情就这么简单。在同样的天气,同样的生意,当老太太的心态发生变化时,她的烦恼就消失了,病也彻底治好了。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如果你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结果会大不相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发现就是,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父母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孩子越小,对孩子的期望就越高。在幼儿园,几乎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小红花得到了很多,于是她开始梦想成为一个孩子和一个女孩。开始规划孩子的生活,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最终成为社会上的上流人物,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进入小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孩子也分化了,行为习惯不同,思想意识优劣明显,学习态度距离较远,学习积极性高或低,能力素质差距不断拉大。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关心也有差距。
为什么同一个班级在同一个老师的教育下会有分化?除了天赋的高低,影响学习的因素大多是非智力因素,所以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思想、态度、习惯和方法。虽然学生落后的原因很多,但家长不能失去信心,放弃努力,缺乏耐心,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生活是自足的,他们要对自己负责。诚信教育孩子,让孩子不抄作业,自己做自己的事。家长也需要在家监督完成。
第二,父母要有正确的方法。
只要你不断反思教育孩子,及时调整策略,你的孩子真的会朝着更好、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在那里,我提出了几个想法供大家思考。
(1)真正爱孩子。意思是你应该真正关心你的孩子,熟悉他们,理解他们,成为他们的亲密朋友。对孩子充满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爱的技巧和爱的艺术。放松不好,管得太严不好,催得太急。也会造成极少数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后果非常严重。所有这些例子都发生在全国各地。所以,宽严相济真的不容易,恰到好处。
(2)父母以身作则。你的思想道德、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开展健康有益的家庭活动,用自己良好的性格、礼貌的言行、创新的意识、对长辈的孝顺、尊重他人的行为、努力的工作、奉献的精神感染孩子。不要只怪孩子不认真负责,想想我们是不是混日子了,不要只怪孩子不努力学习,想想我晚上花了多少时间看书学习工作。所以,父母要时刻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会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们学会了咄咄逼人;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们会变得焦虑;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们会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地方,他们会学会信任周围的人。所以在这段时间内社交娱乐活动要尽量减少,尤其是不要邀请三友四友在家打麻将等娱乐活动,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复习环境。
(3)用心鼓励。只有孩子时不时地受到表扬和鼓励,他们才能继续被激励。信息网络
孩子教育中的积极赏识和引导,比直接批评和惩罚好十倍、百倍。有句话叫“打个招呼,真好,不好。对你不好,真的不好,对你不好。”其实一个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父母美丽的谎言在激励孩子时更为重要。以考试为例:两个学生在同一次考试中得了70分,有一位家长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要求他下次得95分以上,如果考试不及格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结果这个学生很着急,最后没有达到要求,他又回应了一次失败,结果只能导致失去信心越来越差,父母的心情也越来越差。相反,另一位家长提出要为这种情况努力,相信下次能考80分。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体贴尊重,要求也不是很高,充满了自信,所以每次都有进步。动机可以让孩子看到期待和光明。
(4)永不放弃。
故事:永远不要轻易放弃。
讲故事
父母,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放弃。我希望你不要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放弃。也许你的孩子在班上成绩一般。也许你的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已经被改变并再次承诺。你绝不能放弃。如果你再坚持一次,也许会是最后一次。你的孩子将开始提高学习,他们的坏习惯将被彻底改变。
当然,我希望你的父母能配合老师在家督促孩子:
首先是热情支持。
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看电视时尽量控制音量,以免干扰孩子学习;儿童学习的文具和书籍应随时添加到其中。同时,在生活中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二是认真督促。
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家长的认真督促不能忽视。当孩子放学后扔书包玩,或者边写作业边听录音机、看小说、看电视时,家长要劝孩子引导注意力到学习上。督促孩子阅读课外书,积累课外知识;多读、多背、多听,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三是仔细检查。
虽然家长不必每天都了解孩子的作业或有时间,但也要经常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甚至不完整,家长要及时询问原因,让孩子重新做一遍。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第四是积极合作。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不懂事,应该由学校来教。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频繁地联系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告诉老师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好功课。
孩子毕竟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和目的不一定要很明确。所以,孩子的意识不可能像我们成年人想象的那样有意识,难免会出现一些无意识或粗心大意的现象,家长的督促和提醒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求父母承担责任,做好孩子的引导者和推动者。
第三,家长要有全面的关心,尤其是要加强对孩子道德表现的关心。
人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关注,由近及远,有大作为。但恰恰相反,在意识形态方面,我认为不能只关注眼前和近小的利益,而要从生活的长远角度去思考和把握。因此,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人格塑造和良好素质的培养。虽然做父母真的很难,但我们应该努力。相信你们当中有很多父母是好父母,体验过为人父母的快乐,但也有一些父母真的很努力,很辛苦,很累,但有些事情却不尽如人意。有时候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听话,学习好,但是自己受了很多苦还是做不到。其实,如果我们成年人也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人生总会有得有失。只要我们努力做一个好家长,自然会有办法解决一些问题,改变我们不太满意的状态。俗话说“有心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愿意放弃一些闲暇,多付出一些,那么一切一定会更好,努力之后总会有收获。相应地,单纯的背后可能会有一些作为父母的遗憾或自责或愧疚。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认识,送孩子上学是为了学习,所以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这种理解是合理的,但不够全面。
我觉得培养学生好好学习很重要,身心健康也很重要,思想道德素养更重要。有专家指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危险品,思维不好是危险品”。
知识改变命运,能力创造奇迹,性格决定未来。一个人将来能否有所作为,除了能力之外,主要看人品,因为“人品决定成就。”
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从性格教育入手,培养出有礼貌、端庄、优雅、自信、敢争第一的孩子。
在培养好性格的时候,还需要担心孩子不懂礼貌,不勤奋好学,不争气上进吗?所以我们的父母要做的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从孩子的琐事细节入手,用“性格第一”的理念教育引导孩子,培养和训练孩子,开发和挖掘孩子的潜能,为孩子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通过物理检查每一点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励孩子走向成功。
亲爱的家长们,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我们老师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三股绳拧在一起,孩子才能创造灿烂的明天。最后,祝每一位家长努力训练,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