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牡丹冬季嫁接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牡丹嫁接法时间性要求极强,黄河流域中部以9月上旬至10上旬为宜,错过嫁接时间,则成活率随时间的推迟而降低。为了延长繁殖时间,提高繁殖系数,自2000年开始,笔者大胆进行牡丹冬季温室嫁接的探索,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牡丹冬季嫁接方法介绍如下:

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砧木是直径2-3厘米,无病虫害的厚牡丹根或真牡丹根,尤其是真牡丹根,应晾晒2-3天,使其充分变软,以备后用。嫁接前,妥善保管砧木,防止冻伤。接穗选自当年的顶枝,长7-10厘米,生长健壮饱满,或当年的“土芽”发育出的枝条,接穗采摘时采摘。

嫁接时间和环境

可以从11月进行到明年1月底。整个嫁接过程应在温室内进行,温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5℃-25℃之间。

嫁接法

采用半面劈法:先用尖刀将接穗下部两侧切成边粗边细的三角楔形,切面长2.5cm ~ 3cm;然后将砧木顶部切成光滑的平面,在横截面的一侧从上到下切一个2.5-3厘米长的切口,从一侧插入接穗,使两个形成层对齐。在切接穗时,要注意不要将所有的刀削面全部插入,而要在砧木外面露出2 mm到3 mm的刀削面,俗称“露白”,这样更有利于分生组织的形成和愈合。嫁接后用麻绳或麻皮扎紧。

嫁接苗的根部

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方,在坑里挖一个脚后跟,深度50-60厘米,长度视苗数而定。首先在沟底铺上3厘米厚的湿沙,然后将50株嫁接苗捆成一捆,整齐地堆放在坑内。堆放到离地面15厘米时,完全填满湿沙,略高于地面,插入稻草通风。如果嫁接晚了,可以直接跟在温室里,方法和上面基本一样。当接穗和砧木愈合,80%的根出现白色斑点(即不定根)时,应及时定植于田间。注意不要让幼根长得太长,以免在种植过程中受到伤害。鞋跟所用沙子的湿度应为60%,也就是说,可以用手团聚,但可以松散分散,不滴水。

嫁接苗的种植

一般采用沟渠种植,宽度20厘米,深度30厘米,行距15厘米× 35厘米。嫁接苗上端略高于地面,覆盖细土,做成10厘米至15厘米宽的土垄,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2-3月,部分幼苗发芽时,先放空气,以免烧苗。随着温度的升高,当幼苗发芽出土时,及时切开幼苗周围的塑料薄膜,用土壤压实。之后在幼苗生长期,及时将牡丹砧木上的萌芽芽折断,及时浇水排水,栽培除草,防治蛴螬、叶斑病等病虫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