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恶意投诉需严查,保障平安才是保险首要目的

   恶意投诉需严查,保障平安才是保险首要目的

最近出现很多恶意投诉退保事件,很多购买保险的消费者由于对退保流程的不理解,导致不法分子趁虚而入,损害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让人后悔不已。根据近期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2019年前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称,2019年前三季度涉嫌违法违规投诉案件同比增长68.02%,其中涉嫌违法违规“恶意投诉”2401件,同比增长68.02%,占投诉总量的3.34%。

  恶意投诉事件越来越多,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投诉一旦成立,将成为监管评价依据,若确有下次,投诉可能引发行政处罚;

  第二点,自媒体发达,商誉极易受到贬损且难以挽回;

  第三点,恶意投诉行为成本极低,这也是很多人盲目追求退保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这些所谓的“专业代理保险退保团队”通过社交平台、网购平台、电话短信等渠道,频频向消费者发布“可在全国任意地区的任意保险公司办理任何险种的全额退保业务,不想继续缴费的、断缴的、停缴的,都能退,100%退保成功,缴费多少就退多少出来,安全快速”的信息,以“专业保险维权”的名义,要求消费者委托其代理人办理“全额退保”事宜,开展“恶意投诉全额退保代理”业务,甚至形成了产业链。

  像某保险公司的客户李女士交了三年的保险,所交费用也有几万了,误信了所谓“全额退保”中介机构,盲目退保,如今如再想投保,要按照之后的年纪开始计算,费用更贵了,但是错误已经酿成了,如今后悔不已。

  如果保险保单处于犹豫期,可以享受全额退保。但如果过了犹豫期,就要承担违约风险,先前的保险费不予退还,只能拿回保单的现金价值,根本无法实现“全额退保”。

  其实,退保是正常的保险业务之一,而恶意投诉“全额退保退保”行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侵害了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面临着丢失原保险合同保障、增加保费、重新计算等待期、甚至被拒保等风险,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破坏了保险安全伞,也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只需。

  平安退保险客服表示此类“恶意投诉代理退保”行为已引起保险公司和监管部门的重视,银保监会也积极行动起来消除隐患,确保消费者财产保障安全。在此还是要提醒消费者,不要误信所谓代理机构,办理保险业务一定要走正规流程,不然后果就是自身的利益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平时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相关欺诈风险,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