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姜思达:做不做自己都很难

姜思达:做不做自己都很难

我觉得做不做自己都很难。虽然大家因此得到了相应的便宜,但也需要让渡出一些东西。通过表达,坚持做自己的人会享受到被看见的“便宜”,但总觉得有人在盯着或议论自己,这些都需要自己来承担。

反过来亦如此,不做自己也不容易,最近我总在思考,所谓的不做自己,一定程度上可以具体到一件特别小的事情。当一股潮流诞生时,你愿意为潮流而牺牲自己,例如,排队两三个小时去买一杯奶茶或打卡网红景点。即便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从众行为,但它也对应着很多代价,比如时间成本。所以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总而言之,做个人就不容易,当你在思考自己是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困难了。

我真正意识到要去思考这个问题,是过了25岁的时候。

在25岁之前,我想得更多的是要和什么人交朋友。但25岁之后,我会做判断,要跟谁接触,要把时间更多地花在哪里,这些问题基本上对应的就是我是谁,然后才对应我要跟谁玩、怎么花时间,当下,我怎么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取悦我自己。

这样确实会有点功利。但我们来不及认识70 亿人,所以,放轻松。不过,功利的另一种说法不就是对自己有限的时间负责吗?它也可以被拆分成不同阶段,我最近开启社交模式的原因是要为展览造势、为花店找到合作伙伴。如果此时我不社交,就是对团队不负责任。一旦我开启某个模式后,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去使劲。如果非得说这是功利的话,我只能想方设法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比你功利的效果更好。

但也会有疲劳的时候,自己的状态不称心如意时,我可以完全孤立,谁的信息都不回,我是能干出这种事的人。

说自己不装,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底气十足。如果都装的话,可能是我的程度非常低。我比较相信,时间长了,别人会看到我的优点,所以不必刻意。该看到的人总能看到,看不懂的人就是看不懂。

所以,我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来决定自己今天发什么或不发什么。

现在流行人设,我不讨厌它。对我来说,它就像马路边的电线杆,你讨厌电线杆吗?当然要我去拥抱电线杆,好像也不至于。我不care人设,就像我不会多看一眼电线杆一样。

我也立不了人设,因为会坚持不住,会露馅儿。我很厌倦在自己身上花太久的时间贯彻落实某一种表现,我不能始终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保持一致。而且,我也不想把曝光与输出都控制在自己手里,比如,我从来都不会把记者摁在屋里改稿。

姜思达表示对于大众而言,用最简单直接快速和单纯的方式让他们理解一个人,人设词汇最好不超过两个。尤其是“形容词+名词”,最容易理解。但这些东西放在我身上都过于简单,我上辩论节目的时候,他们给我的定位是“有态度的姜思达”。对此,我很困惑,因为人人都有态度,只不过,有人会包装和传达自己的态度,而有的人不会。我并不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有态度。

其实,我也可以明明没有态度但可以装作很有态度,但这在我看来是在向下兼容,就是把自己和更容易流行、门槛相对较低的东西放在一起去打一轮太极。这让我精神上非常不过瘾。我做不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