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目前,中国易腐物品在装车时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因为缺乏专业化的冷藏车辆,无法为冷藏冷冻产品在流通环节提供温度上的保障,极易造成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问题,达不到客户满意的配送服务水平。
2.缺乏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国内大部分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环节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由于我国中小型生产商和经销商数量多、规模小,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物流信息化和专业化程度低,商品容易在物流环节中腐烂变质。而为了保证商品的质量问题,需建立专业的冷链物流中心,但是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的服务性工程,大多数中小型生产和经销企业因大量的资金投入却得不到及时的回报而陷入困境。
中小企业期望通过外包的方式将冷链物流的业务交由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完成,但能提供综合性、全过程、专业化、现代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并不多,目前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以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和运输为主,以满足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需求。
3.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此领域的相关技术规定的缺失是我国冷链物流的又一不足,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质量为目的,所以它比一般常温品对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更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