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原名(老舍简介)
“让我们设法逃到一个遥远的地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生活。我来写书,你来画画,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任天塌下来,我们的爱情天长地久。”
这是民国著名女作家赵清阁通过自己笔下的人物表达的心声。
这次真实揭露的对象是著名作家老舍。
赵清阁的心只为老舍跳动,从她见到老舍的那一刻起。
但是对的人在错的时间遇到,剩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
1937年,赵清阁开始在华中书局编辑一本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杂志,名为《谭华》。
就是在那时,她遇到了老舍。
他全力支持老舍的《玩花》杂志,前后在里面发表了10多篇文章,大力帮助宣传这本杂志。
对于《谭华》的编辑赵清阁,老舍非常欣赏:“我在武汉流亡期间,结识了许多文艺界的朋友,青格女士就是其中之一。那时,她整天都在为《谭华》的出版而忙碌。她很瘦,但很勇敢。”
就像枪林弹雨中的花朵,他们的爱情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绽放。
我钦佩赵清阁可贵的勇气,也为他感到痛心。有时间会问她情况,尽可能多的关心她。
他向她的杂志投稿很长时间了。他杰出的才能让赵清阁钦佩他,他微妙的关心感动了赵清阁。
爱情在两个同样热爱文学的人之间自然蔓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和对方在一起更久。
赵清阁
当时老舍在重庆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老鼠在家里跑来跑去,家里装修简陋,很差。老舍常常抑郁,孤独空空虚在家。
梁实秋去老舍家,写道:“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能容下他。他独自一人,独自写作...老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内心是孤独的。”
然而,随着赵清阁的出现,老舍孤独的心有了温暖的支撑,她的艰苦生活变得更加愉快。
老舍曾称自己的房间为“头昏眼花”,待在房间里就觉得头昏眼花。
但就是在这种“眩晕”中,两个人一起写作,一起聊天,在亲人身边,忘记了眩晕,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他们只觉得时间太短,无法仔细体会对方眼中的柔情。
老舍
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爱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才华在于他们交融的灵魂。与他们一起创作了《虎啸》、《桃李春风》等作品,引起了文坛的关注。
有一天,赵清阁阑尾炎住院,老舍每天都去医院看望她,坐在赵清阁的床前和她聊天,关心和照顾她。
赵清阁看着他如此体贴和细致,他的心里充满了柔情,他是孤独的,他只想和你共度余生,共度一生。
也许相爱的人都能感受到对方的痛苦。赵清阁出院后不久,老舍因患阑尾炎住进了医院。
这一次轮到赵清阁日夜陪伴和守护他。
她喜欢他话语中的才华,理解他语言中的幽默。她不仅是爱人,更是知音,这让远在他乡的老舍感到幸福和快乐。
老舍和胡杰青的结婚照
人们曾说:“在抗战时期的重庆,赵清阁的名字常常与老舍联系在一起。”
但是,这个连在一起的名字,注定不会出现在爱人的名字里。
1943年,老舍的妻子胡介卿带着他们的三个孩子从北平到重庆找老舍团聚。
沉浸在甜蜜爱情中的老舍和赵清阁意识到,老舍是一个有家庭有身份的文人,不可能永远和赵清阁在一起。
惊慌失措的老舍安排妻儿在别处住了十多天。当赵清阁搬走后,他们有了自己的住所并定居下来。
其实两人同居在当时是公开的秘密。老舍之妻胡介卿,早就为人所知。
胡杰青
但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老舍多年的妻子,她没有选择说出自己的故事。
而是希望老公能自己想清楚,告别这突如其来的亲情,回归家庭。
深爱着赵清阁却又不能抛弃妻子的老舍,在情感上痛苦地挣扎着。
也是在这个时候,赵清阁创作了《落叶无限愁》。本文通过已婚教授邵欢与青年女画家残的恋爱,表达了对老舍的感情。
小说中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的愿望,他们很难实现。同样,小说中的女画家拒绝了教授放弃家庭与她私奔的要求。
对残教授说:“除非我们一起跳河,才能逃离现实。”
老舍的书法
故事中的两个人是现实中赵清阁和老舍爱情的缩影,也是赵清阁对他们关系结局的书写。
虽然她爱上了眼前这个才华横溢又柔情似水的男人,但他已经属于另一个家庭,另一个女人。
虽然她对他的爱始终不渝,“冬雷撼夏雨雪,她却敢对你说再见”,可惜这份爱已经晚了。
她爱他,已经和别人许下了结婚的承诺。老舍与妻子胡介卿结婚之初,他和胡介卿定下了“约法三章:
第一,能吃苦,能吃包子。如果你想每天坐公交,就不要叫我了。
第二,能吃苦耐劳,学一门特长;
第三,不吵架,夫妻和睦相处。"
多年来,胡介清一直遵守着这个约定。
胡杰青
此时,内心已率先偏离航向的老舍,不忍与一心为家的妻子告别。
他告诉赵清阁,他无法残忍到离开这个家庭,但他也无法忍受与赵清阁分离。
不久之后,赵清阁在《落叶无限愁》的结局中写道:“邵洵倒在泥淖里,落叶孤独地埋葬了他的灵魂。
生为奇耻大辱,不如死。这是她对老舍的最后回答。
如果她不能完全拥有他,两人又是一心一意的相依相偎,那么她宁愿在寒风中孤独地倒下,在错误的季节里和他们的爱情一起被时间埋葬。
这么深的爱怎么忍心和别人分享?
所以拒绝,你怎么能忍受黑暗。
老舍
如果你不能光明正大地站在袖手旁观的一边,你就不必蜷缩在寒冷的角落里,你就看不到阳光。
如果你不能成为他的阳光和明亮的关怀,你将永远不会离开,永远不会回头。
爱是永恒的,但它伴随着死亡。
赵清阁离开了,离开了她深爱的男人,但犹豫不决。
看着爱人不肯离去的背影,老舍虽然心痛却又无可奈何。
在给赵清阁写了无数感人的情书之后,他还写了一首悲伤的诗:
“风雨八年,霜江明。船载酒,河山无边。”
或许对于当时的老舍来说,有家人陪伴,有很高的文学地位,只是在生活中留下了一份不合时宜的情感。
但为了赵清阁,她放弃了爱情,断绝了爱情,选择了永远离开这份刻骨铭心的感情。
她想离开重庆,但被贫困所迫,又没有路费,只能留在这个伤心的地方,靠写文章和朋友的帮助。
老舍一直关注着赵清阁,经常偷偷给她寄钱,希望能从远方帮助她。
他终究还是无法回到家庭的正轨,安心享受平静的家庭生活。他心中对赵清阁的爱并没有随着她的离去而减少,但他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除了逃跑,他别无选择。他一个人去了美国,独自承受着这种难以忍受的向往和孤独。
老舍在美国的生活比在中国更艰难。作为一个穷人,他的作品被盗,被翻译,没钱打官司讨回公道。最后,在朋友赛珍珠的帮助下,他拿回了自己的版权。
即便如此,他还是想和心爱的人团聚。
他写信给赵清阁,告诉她他计划在马尼拉买一栋房子,并请她和他一起住在马尼拉。
然而,赵清阁已经下定决心要打破这种关系,她不同意老舍的要求。
她反而给老舍回信,劝他回国继续文学生涯。
她明明知道老舍回国后,完全不可能和自己有任何可能,但想必,这就是她想要的结局。
她告诉老舍,他应该回到祖国和家人身边。
和老舍一家合影。
她那么深爱着他,但这份爱却成了彼此的负担,成了他人生的障碍。
就这样,她从此能给他的唯一的爱,就是一封信:“我们永不相见,据一城。”
也许此时这种残酷的告别,就是她能给他最后的守护。
从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有的学生都是悲喜交加,再也见不到面了。
老舍最终接受了她已经下定决心的事实,接受了赵清阁和许多其他朋友的建议,回到了北京和她的家人。
回到祖国后,老舍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受到组织重用,当选为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老舍
由于他的名望和地位,他的子女得以在苏联学习,他的妻子胡洁清对他的归来感到高兴,并对平稳平静的生活感到安心。
以齐白石为师学画的胡介卿沉浸在一个花花草草的世界里,不再把老舍的插曲放在心上。
但对老舍来说,这段感情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笑着称赞他的诗的赵清阁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她远在另一个城市,再也摸不到她灿烂的笑容,感受不到她的气息。
他们曾经一起写过那么多的文字,他也为她写过那么多的情诗,但是现在不能再有了,不能再有了。
和老舍的学生合影。
赵清阁也很悲伤和失落。离开老舍后,她一直没有任何关系,在岁月里独自回味着这份永久而失落的宝藏。
看到老舍的生活有了新的转机,生活平静,是她最后的解脱。
然而仅存的稳定被命运无情打破。在一个特殊时期,老舍受到迫害。
回到家的老舍没有得到家人的安慰。胡杰青用孩子冷落他,对他置若罔闻,让自己承受巨大的痛苦和煎熬。
也许他还在为自己的背叛而愤怒,也可能多年的感情已经淡去,面临困境,老舍的家庭没有给他任何温暖。
老舍和他的家庭
每天孤独折磨,他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随着赵清阁的离去,事业的一落千丈,家庭的冷漠,老舍破碎的心灵已经充满了绝望。
一天早上,他把自己的血衣和临终遗书交给胡介卿,去了太平湖,准备沉湖自尽。
虽然他自杀的意图非常明显,但他的家人并没有急于阻止,而是冷眼旁观,任由事态发展到家里无法挽回的地步。
人们看到老舍在湖边静静地坐了很久,他一整天都一动不动。
也许他在等待,他的家人可以来安慰他,给他哪怕一点点的安慰和温暖。
老舍的书法和胡介清的绘画
也许他在想赵清阁。远远的,再也无法靠近她了。在人生的另一面,他们还能有机会再见吗?
也许,他会回顾他的一生。
他一生创作了无数优秀作品,如《骆驼祥子》、《茶馆》、《一家四代》等,家喻户晓,好评如潮。
朱光潜曾说,“根据我接触过的世界文学资料,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新作家只有沈从文和老舍。”
在他的事业中,他达到了文学的极致。
但在感情上,他是个失败者,充满遗憾。
他曾经背叛过自己的家庭,但最后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理解和救赎。在决一死战中,他的家人根本不关心他的生死。
胡介清作品
最终,他也失去了他的亲密爱人,那个欣赏他、关心他、视他一切如己命的才女赵清阁。
当他坐在太平湖边,看着流淌的湖水,会不会后悔当初选择了家人,放弃了那份温柔动人?
然而,这些都不那么重要。随着夜幕降临,现在他已经失去了一切。
他投湖自尽,投入赵清阁的《落叶无限愁》,结局无限悲凉。
其实他没有做错选择。他的做人原则,他的承诺,他当时的地位,让他回归家庭是最自然的选择。
然而,谁也无法预知悲伤的结局。
“芭蕉叶鲜艳,田边苔井生迟。
村姑打水来来往往,坐着听青蛙断断续续的呱呱叫声。
峰下杜鹃啼,碧水东去西到流月。
莫道华寂寞在最后的春天,每夜新笋在屋檐上。"
老舍为了纪念与赵清阁在重庆的共同生活而写的诗,一直挂在她家的客厅里。
芭蕉叶和青苔的简单浪漫,早已遥不可及。现在只剩下花寂寞,生死分离。
听到老舍去世的消息,赵清阁感到震惊,他的悲伤也由此而来。泪水顺着他的眼睛流下来。
在重庆一起度过的时光填满了她的整个心灵。这辈子,她的心里容不下其他任何人。
现在,她只能看着他为她写的诗,心里满是悲伤和留恋,只能化作泪水,打湿胸前的衣服。
纪念老舍的演讲
晚年,赵清阁完全避免与老舍有任何交往。
不提就不疼吗?
不是这样的。
世界上每个人都说老舍和赵清阁之间有一种不可亵渎的关系。
她从最温暖的爱情中抽离,然后用一生去抚平这段感情。
因为很难放下,所以不敢碰。
赵清阁从未结过婚,独自守护着她心中的伤口,岁月未能治愈她内心的爱和痛苦。
作家杜宣曾深感配不上她:“我原本以为才女标准高,洁身自好是一件完美的事;然而,我非常兴奋地看到了赵清阁的结局。可以单身,但不要因为一个男人。”
但她从不觉得自己不配。早上晕倒,我就牺牲三十年。直到生命的尽头,她都在脑海里深深地读出他的样子。
临死前,她烧掉了老舍写给她的80多封情书。
毕竟是个大梦空,她等了他一辈子,等了一辈子空。
她并不是真的想在机场等船,可是她在陆地上,眼睛却永远闭上了。她满脑子想的都是梦中的帆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