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门口挂艾草是什么意思(门口挂艾草是什么意思)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对应今年阳历的6月14日。现在,已经迎来了端午小长假,很多人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端午小长假。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等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挂上艾草。为什么?
1.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
传说燕王率军去河北,途中遇到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只有这个女人手里抱着一个2岁的男孩,怀里抱着一个5岁的男孩。
这让王子无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位妇女说,她抱着的孩子是邻居家的。她的父亲战死沙场,母亲因病去世,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而那个小男孩是他的亲骨肉。至于他为什么被关押,女方说一旦出事就“舍小保大”!
燕王听了之后,陷入了沉思。他忍不住抬头看着这个女人说:“你这么关心别人的孩子,又是我的臣民,怎么会被杀呢?”
燕王立即拔起路边的蒿草,对老婆婆说,如果她把它插在门上,就可以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被杀。然后,女人照做了,果然没受伤,其他村民也跟着做了。
第二天正好是端午节,燕王打了胜仗。为了纪念它,以后人们会在端午节种艾草。
艾蒿在中国各地都能生长,生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农村随处可见。
艾草有独特的香味和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民间很多人会用艾草煮鸡蛋。南方人包绿饺子,一般用艾草和糯米粉。当然也可以用来煮粥或者炒鸡蛋。
在古代,艾草一直是很好的药材。可以用艾草水给孩子擦身,消暑。今天还可以用艾草泡脚。人们认为端午节是“毒日”,艾草可以招财、治病、驱邪。所以可以插在端午节,以求好运。
同时,夏季潮湿多雨,天气炎热,蚊蝇等昆虫开始活跃,而艾草有一种奇怪的香味,可以很好的驱虫驱蚊。而且农历五月是艾草成熟的时候,药性最强。
02.“早插不晚,龙航不短”
挖插艾草的时候,很精致。让我们来看看:
①边挖艾边露。
艾草的挖掘需要及早进行。一般有露水的时候会在农田里采摘,早上6-7点就可以了。这个时候露水还没有挥发。太阳高的话,艾草的香味会变淡,影响药效。所以农村人端午节会早起挖艾草。
但是挖艾的时候,很多人直接用镰刀从底下割。艾蒿只要不挖根,还能继续生长。其实农村有大量的艾草,有条件的话最好连根挖回来。
古人认为“艾草不离根”。如果艾草插的时候没有根,就相当于“无源之水”,没有好的意义。
②趁早插艾。
端午节最好插艾草,讲究“越早越好”,寓意家庭幸福平安。所以不管是从市场上买的,还是从农田里收割的,都要在端午节的时候挂上,讲究吉利的时候。越快越好。
在古人看来,插艾草的时候,最迟不要超过上午十一点,而且要在太阳不直射房前的时候插,药性强,寓意好。
③插艾讲究。
农村的人认为插艾草要特别注意艾草的选择。可以选择个头大、茎粗、枝叶茂盛的艾草。这样的艾草被认为更吉祥,香味更浓,驱蚊效果好。同时,挂艾草时,根要“向上”,顺序不能颠倒。
那么什么时候去除艾草呢?其实这个并不讲究。可以多挂几天,干了以后可以用来烧艾草水洗澡泡脚。一般叶子不香后,拿过来最好,这样可以挂一个月更久,可以很好的驱赶昆虫和蚊子。等它干了以后,除了保存,还可以直接焚烧,还可以再次驱逐蚊蝇。
但是,插入Ai也有“两不准”:
1.干苦艾
插艾草的目的是为了辟邪驱蚊,也就是利用艾草的怪味来驱赶成百上千的昆虫。这时候用那些新鲜的艾草才自然,而且要在早晨有露水的时候挖,这样香味高,药效高。如果艾草挂前晒干,就没有吉祥寓意,功效也会降低。
2.满月以下的孩子,孕妇
孕妇对气味敏感,可能不适应艾草的怪味,容易引起不适,不利于胎儿发育。对于没有满月的宝宝来说,抵抗力差。一旦他们对艾草的味道反应过度,他们就容易咳嗽。所以,如果家里有这两种人,就不要挂艾草。
现在端午节快到了,大家在插艾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上。你怎么想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