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属于哪个国家(法国的首都)
1666年,当中华民族还沉浸在康熙盛世的和平与欢乐中时,远在西方的英国伦敦却遭到了战争、瘟疫和火灾的袭击。在天灾人祸的内忧外患下,英国历史的分水岭会走向何方?
在东方,“666”意味着一切顺利,而在西方世界,“666”是魔鬼的象征。早在2000多年前,西方世界就已经对预言中的恐怖场景深信不疑,相信人数最多的一个就是《圣经》最后一章《启示录》中记载的“审判日”。安全度过公元1000年后,所谓的“千年”就是“审判日”,他们觉得公元1666年将是最后的“审判日”,1666年的伦敦一度让人觉得确实是“审判日”的到来。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当年灾难的惨烈纪录片,还原了战争、瘟疫和大火让伦敦如同炼狱的悲惨境遇。在经历了如此惨烈的灾难后,浴火重生的伦敦金融城在当时的科学和艺术上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进步。一百多年后,英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永不没落的帝国。1666年的伦敦是一场不可抗拒的灾难,也是一个永恒的奇迹。
作者丽贝卡·里迪尔(Rebecca Rideal)重点讲述了1666年前后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背景。她通过对一些鲜为人知的原始档案的研究,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事件串联起来,交织出皇室、贵族、将军、士兵、医生、牧师、演员、科学家、平民、诗人等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讲述他们面对灾难时的不同处境、反应和态度。这本书还出色地重建了当时伦敦的伦敦塔、桥梁、城墙、码头、剧院、教堂、医院、墓地、街道等场景。它生动地描述了导致六七万人死亡的瘟疫,激烈的第二次英荷战争,以及从法里纳面包店的火星蔓延到城市大部分地区的滔天大火。生动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体会到人类在大灾难面前的脆弱。
“我已经离开了这炼金术的火焰,
看到一个像珍宝一样昂贵的城市原型:
比如西印度群岛的富庶小镇,以此闻名,
银装素裹,一切都是神圣而壮丽的。"
书中对瘟疫的描写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至今仍能看到300多年前防疫方法和态度的影子。小跳蚤通过老鼠和船上的船员把阿姆斯特丹鼠疫带到了伦敦。书中写道:“任何受感染的船只和船员都应被隔离,然后才能接近英国”,“隔离措施迅速出台,一些房屋被关闭”,“在城外设立了疫情室,让感染者远离公众”,“向公众发布了最新的医学建议手册”。当然,也有相当荒诞的一面。医生大多选择逃离,小偷趁机洗劫一个空。护士建议吃人屎解药,鼓励喝尿。还有无穷无尽的神奇花粉、矿物质、水银等药物和特殊疗法迷惑着人们。尸体堆积和随意丢弃的新墓地都加剧了居民的恐惧和死亡。
为了躲避瘟疫,逃到乡下,牛顿在1666年被苹果砸到,开始思考万有引力定律。同年,《伦敦公报》正式出版,约翰·弥尔顿完成了《失乐园》。一位名叫克里斯托·莱伊恩的年轻建筑师提出了重建新伦敦的绝妙想法,完成了杰作圣保罗大教堂,将伦敦从废墟变成了一只雄伟的“石凤凰”。
和每一个城市一样,伦敦不仅是一个大众化的、有形的现实世界,也是一个具有想象意识的想象世界。这个国家在遭遇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灾难后,迅速完成了伟大的重建和转折,伦敦从此走上了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道路。
大灾难可以让一个文化彻底枯萎,激发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奋斗意识,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伦敦在1666年后显然成了后者。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经过上个世纪战争、饥荒、洪水、地震等天灾人祸的不断考验,终将取得更大的辉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