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菩萨还是菩萨(纪灵菩萨是哪种菩萨)
西游记是一部大家都很喜欢的神魔小说。借助唐僧取经的故事,以宏大的世界观讲述了一个超自然的世界,同时展现了作者融儒释道于一体的精神。
书中虽然佛教界的最高领袖还是如来,但实际上具体负责事务的是观音菩萨,相当于整个佛教事业的传人的大老板。
唐僧这些弟子的选择都是观音菩萨选的,而且还明确说取经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去找她。尤其是他们给了孙武空一个魔咒,让他收敛了心神,不再那么冲动。
根据西游记的文字,观音是女的,大概没有问题。有一次,孙武空甚至调侃她“你活该没孩子”。
沙僧在通天河边遇到前来救唐僧的观音菩萨。他曾说师兄不耐烦,把一个还没打扮好的菩萨逼到未来,说明他认为观音菩萨和大多数美女一样,天天在闺房里,画眼睛,画头发,涂脂抹粉,打扮。
在明代,似乎观音菩萨作为女性的形象已经基本定型,但观音刚进入中国时,无疑是男性形象。
观音容貌的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隋代初期有一种‘非男非女貌’,脸为女性,唇上有髭。到了唐代,观音的形象基本定型,像当时的贵妇。
尤其是观世音(观音)的出现,是把人的外貌固定在女人身上,因为这种东西基本上是女人的功能,任何地方都很少有人会把男人当女神崇拜。
到了宋代,观音菩萨成了典型的美女,《西游记》也对观音的长相做了具体的描述。观音的形象是肯定的:
流苏垂珠绿,香环明。乌云整齐地叠在盘龙髻里,绣带轻盈地飘在彩凤羽里。玉扣,罗素袍,祥光笼罩;锦裙,金绳,吉祥灵。眉毛像小月亮,眼睛像双星。玉自然高兴,嘴唇有点红。.......兰欣欣紫竹,慧爱香藤。
这样看来,观音是《西游记》里的女人似乎是肯定的了。但作为一部儒、释、道杂糅的书,作者本身的佛学知识也是很深厚的。观音的形象在印度本来就是男性,而作为佛教界本身,是没有男女之分的。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只是世俗的区别。
观音作为小说中佛教的代表,地位仅次于佛陀。她认可自己的身份,似乎并没有过分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甚至有些男性化的表达。
在天宫里,观音菩萨对所有神仙和玉皇大帝自称“穷和尚”,对如来自称“老和尚”,对如来自称“弟子”,对如来自称“尊者”。
尊者,在佛教界的意思是既尊智又尊德的人,是罗汉的称号。他老了,受人尊敬。可见观音菩萨是认同他的男性身份的,如来也是认可他的男性身份的。
其实对于一个观音级别的人来说,他的外在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一切表象都是假的,表象本身也是假的。
但观音由男变女的过程说明,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人们对观音外貌的不断认同,观音作为女性形象的出现,本身就能表现出它的大悲大悲。
从观音男到女,体现了一种信仰的迁移和功能的强化。有五百罗汉、八龙八分佛等。这样的本尊女性形象的出现,对于赢得女性也是很有帮助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