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盐酸的主要性质(浓盐酸挥发性强);
2.了解盐酸的用途。
3.通过对盐酸性质的研究,认识到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重点和难点
盐酸的性质、探究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组的设计。
三。复习巩固:物质分类中常见的碱性氧化物有哪些?金属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有什么关系?
1.酸是什么?2.酸根的概念?3.什么是碱?4.如何分辨酸和碱?
四。课堂探究(1)盐酸的性质
1.认识盐酸(老师展示一瓶浓盐酸)
活动1:(突出盐酸性格的易变性)
(1)观察盐酸试剂瓶的标签(注意浓度),观察盐酸的颜色和状态。
(2)打开浓盐酸的瓶盖,观察瓶口的现象,用手扇动闻气味。瓶口出现小滴盐酸;还有气味。
1:白雾是怎么形成的?
浓盐酸是挥发性的。会放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体中的水蒸气相遇,形成盐酸的小液滴,于是出现白雾。
从以上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浓盐酸有其自身的特点。
说明: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纯盐酸是无色的,但工业盐酸往往是黄色的,因为它含有铁离子。
2:浓盐酸暴露会怎么样?
浓盐酸如果敞开,会因其挥发性而导致溶液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活动2:(观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
2.盐酸的化学性质是什么
(1)盐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性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补充酸碱反应:用紫色石蕊试液指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写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上面的反思有什么明显的现象吗?如何表示发生了化学反应?
补充思考问题:
胃酸过多的患者经常服用小苏打缓解胃酸过多,但是为什么胃溃疡患者不能服用小苏打?而是服用一种叫“胃舒平”的药片进行治疗。药片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为什么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
(2)
性质:盐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般反应式:盐酸+碱→盐+水
(3).阅读教材P12页的图1-19(鸡蛋壳与盐酸反应)。将鸡蛋壳放入装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烧的木头插入试管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补充实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经过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什么现象?。
写出上面两个反应方程式:
A.;
B.。
性质:盐酸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一般反应式:盐酸+一些盐→新酸+新盐
膨胀:在CO32 -测试中的应用:添加盐酸会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浙教版教材P11页,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
1.向装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有什么变化。
然后稀释硝酸,观察其现象。
化学方程式:。
2.向装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有什么变化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化学方程式:。
膨胀: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实验室,以测试盐酸或能够电离氯离子(Cl-)的物质的存在。
思考:测试Cl-时,为什么要滴稀硝酸溶液?
补充实验:滴几滴AgNO3溶液,然后稀释硝酸,观察?
现象:滴加AgNO3后,白色沉淀形成,再滴加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出现气泡。
化学方程式:(1)。
(2) 。
结论:测定Cl-时,应加入几滴稀硝酸以消除CO32-的干扰。
(4).阅读第12页的图1-20(铁锈和盐酸之间的反应)。用生锈的钉子往试管里加入盐酸,摇一摇,以后观察现象?。
根据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在装有少量氧化铜粉的试管中加入盐酸,稍微加热,观察现象?
性质: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般反应式:
盐酸+一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5).在上面的演示2中,除了铁锈消失之外,还能观察到哪些现象?
那么气体是盐酸和金属铁反应产生的吗?(探究实验、变量控制、设计控制实验)
①建立盐酸与金属铁反应生成气体的假设。
②.设计实验:
③实验结果分析:
试管中的Fe2O3溶解,溶液变黄,没有气泡产生。
试管中的钉子表面产生气泡。
试管中的指甲表面没有气泡。
d试管中锌颗粒表面产生气泡,气泡速率比铁快。
性质:盐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盐酸+活性金属→盐+氢。
小结:说说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经典分析
当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瓶口出现白雾。从这一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2)
随时训练以下关于盐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A.盐酸中的溶质是HCl。
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C.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实验室用的蒸馏水被某种酸严重污染,用以下方法检验,不可行。
是()
a .取样品,加入Na2CO3 B,取样品,加入Ba(NO3)2
c .取样品,滴加紫色石蕊试液D,取样品,加入CaCO3粉末
做法二: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众所周知,盐酸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下列实验可以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追踪练习1。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的是()
A.氯化银b .三氧化硫c .氧化铁d .醋酸
2.(2014 Liqu)衣服上沾有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很难直接用水洗。要去除白衬衫上的铁锈,你认为合适的液体是()
A.白醋b .酱油c .酒精d .洗涤剂
3.如图实验,小烧杯①盛紫色石蕊溶液,②盛浓盐酸。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烧杯①中液体的颜色是()
A.紫色b .红色
c无色d蓝色
4.(2021)将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相应变化关系的是()
A.B. C. D。
5.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在下列实验中,它是()
A.从氯化钠溶液中除去碳酸钠b .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
C.去除熟石灰中的石灰石,去除铁丝上的铁锈。
6.(2021)将两个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稀盐酸充足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个盘子上,天平平衡。在左边的烧杯中加入10g碳酸钙。要重新平衡天平,应该加入正确烧杯的物质可能是()a .碳酸钾和碳酸钠10g b .碳酸镁和碳酸钠10 c .氧化铜5.6d .镁粉和铜粉10。
二。填写空问题
7.将酚酞试液滴入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溶液无色。那么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可能的溶质是:要验证它的存在,可以加
。如果观察到了,就证明了该物质的存在。
8.实验时,小刚将一枚生锈的钉子放入足够的稀盐酸中。过了一会儿,他看到的现象是_ _
__ 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 _ _ _ _ _;过了一会儿,他看到铁锈已经完全消失了,钉子的表面已经产生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_ _ _ _;
9.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放入烧杯中,置于实验室安全的地方暴露。
(1)浓盐酸质量与贮存天数的关系曲线是否正确(选择填写“A”或“B”)
(2)随着储存天数的增加,浓盐酸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可以用稀浓盐酸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是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广州,2012)实验室有三种溶液:盐酸、白醋、柠檬酸。回答以下问题:(1)在氧化铁中放入足够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白醋和柠檬酸溶液也能与氧化铁发生类似的反应,说明白醋和柠檬酸溶液。
盐酸中所含的离子是。21
三。实验探究问题11。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盛有l0mL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用pH计(测量pH值的仪器)测量溶液的pH值。获得的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2 4 6.8 10.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值为1.1 1.2 1.4 1.6 2.0 7.0 11 12.2
(1)当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毫升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刚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3毫升时,溶液显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值为1.4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12.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知道在稀盐酸中有H2O分子、氢离子和氯离子。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研究下面这个问题:稀盐酸中哪个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你猜】: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你设计的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
【结论】水分子不能使紫石蕊试液变红,氯离子不能使紫石蕊试液变红,H+能使紫石蕊试液变红。
带参考答案:
实施例1 (1)浓盐酸是挥发性的;(2) HCl易溶于水;根据“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瓶口出现白雾”的现象,浓盐酸极易挥发,放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体中的水蒸气相遇,形成盐酸液滴。所以答案是:(1)浓盐酸挥发性大;(2)盐酸易溶于水
巩固培训1 B
实施例2 B
巩固分析2天:浓盐酸瓶口上的白雾,是浓盐酸放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的一小滴盐酸。①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会变红,所以涂有紫色石蕊的表镜遇“白雾”会变红,可以证明“白雾”是酸性的,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2)涂有硝酸银溶液的手表玻璃,遇到白雾会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可以说雾中含有氯离子,但不能证明氢离子的存在;③pH试纸可以测出白雾的pH值,从而判断白雾(氢氯酸的小液滴与空气体中的水蒸气结合)是酸性的,可以证明氢离子的存在;④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涂有氢氧化钠和酚酞的手表玻璃呈红色,小液滴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的碱性消失,红色褪色,从而证明“白雾”是酸性的,含有氢离子;通过观察选项可以得到答案。因此,盐酸右旋糖酐极易溶于水。
评论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