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的危害(献血真的危害很大)
2021年4月24日,江苏苏州快递员张秀荣因病去世。因为患有主动脉夹层,短时间内收不到40万元的高额手术费。权衡利弊后,他选择回家等死。小张不仅报名捐献骨髓,死前还自愿献血多达16次。这一次,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什么都不等。人们也开始思考好人是否会得到好的回报。很多人会问我们的医生这种事情算不算献血为什么献血是无偿的,但是我们医院的血却要收费?
1.献血的利与弊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献血。
献血一般可以理解为无偿捐献自己的全血、血浆或血细胞成分。在中国,一般是无偿献血。献血后会有献血证,证明自己过去的贡献。有证者,必要时可申请报销用血。个别地区会安排免费体检和化验,并送一些零食和牛奶以示感谢。这些血液将储存在血库中,由医院和血库共同保管。
一个健康成年人的全身血量可以占到体重的8%左右,而我们的献血量基本在200毫升到400毫升,相当于全血的4%-10%。献血后,我们身体强大的造血功能会在短时间内自动调整。并不是人体所有的血液都在血液循环系统中,我们的内脏、皮肤等。会储存全身20%左右的血液。当身体需要血液循环时,脾脏等器官会不断释放血液供应,保证血管中血液的正常工作。
那么我们身体贡献的血液成分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呢?
①随血液流失的无机物和水分在献血后1 ~ 2小时内恢复到正常水平;
②1 ~ 3天内,血浆蛋白和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
③7 ~ 10天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
因此,世界公认献血不会影响健康,反而对健康有很大好处。
献血有什么好处?
①提高造血功能。
如上所述,献血后体内血细胞数量减少,骨髓负责血细胞制造。随着我们正常衰老,骨髓的造血功能逐渐下降。献血可以刺激骨髓,释放储存在骨髓中的成熟血细胞,生成新的血细胞,使血细胞和骨髓长期活跃。
②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高糖高脂生活还在继续。缺乏运动导致俗称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脂、血糖,改善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根据卫生部今年公布的数据,“三高”人群的比例在增加。
死亡率连续几年居高不下,“三高”人数达3亿左右,其中死亡人数达500万。多为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代谢性疾病的并发症,如糖尿病。献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释血液浓度,降低血脂含量,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③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铁,《国际癌症》提到,如果体内的铁超过正常量10%以上,患癌的概率就会增加。适当的献血会减少体内的铁元素,预防癌症。相反,如果一次性献血过量,铁元素含量过低,还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需要科学合理的献血。
二、无偿献血的要求和条件
当然,国家对献血者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对年龄、体重、血压、脉搏、体温等条件有硬性要求,需要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以上;无严重疾病、残疾、传染病、胸、腹、五官心肺功能正常。
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献血。为了保证用血安全,除了不符合以上要求,还有哪些人不适合献血?
①高危人群,如吸毒者、同性恋者或双性恋者,患艾滋病的风险较高;
②传染病、遗传病(遗传病家族史)、重大或特殊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内脏疾病或器官移植、肿瘤患者等。;详情请咨询当地医院。
③特殊用药者,如精神类药物、镇静催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等。当然,有些人暂时不适合献血,比如刚做完大小手术的女性,经期等。,甚至普通人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献血后也会出现头晕、恶心、感冒、发烧的症状。所以他们有身体上的要求,也要有心理上的准备。紧张焦虑导致免疫力下降,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3.为什么无偿献血,有偿用血?
其实在采供血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一笔非常大的费用,就是我们所说的“血费”,所谓“血费”,也就是采供血的费用。
费用包括什么?
①采血费用:采血人员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对献血者进行体检和快速检测,献血者达标后方可采血。
②制备和分离成本:无损伤患者对血液成分的要求不同。为了血液的有效性,血液成分会被分离成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③检测费用:采血后会进行血液检测,如ALT、乙肝丙肝、HIV、梅毒、血型等七项检测。检测后再复检,两次结果一致再送医院和血站。
④保存成本:血液制备分离后,保存条件也是关键。血液中的成分首先与血细胞一起储存。血液制品一般保存在2℃至6℃,有效期为20至40天。浓缩血小板储存于20℃至24℃,有效期为7天。浓缩粒细胞储存于20℃至24℃,有效期为24小时。新鲜冰冻血浆和冷冻血浆在-30℃下有效期为一年。冰冻红细胞在-65℃下有效期为10年。
⑤运输费用:血液制品的特殊保存和运输方法所发生的运输费用。
⑥输液费用:临床使用的人工和设备费用。
总的来说,献血是一项对国家和个人都有意义的公益行为。不仅有利于个人健康,也帮助了更多有需要的人。当别人的生命有危险的时候,我们的血会让患者用善良和爱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