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可以用医保卡吗(急诊自付后怎么上医保)
现在在上海
使用手机中的医保电子凭证或“点播码”。
无社保卡或医保卡
也可以去医院看病
在日前举行的“2021上海民生访谈”中,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可佳透露了这一消息,并表示,目前上海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实现了“出卡就医”全覆盖。
这无疑是一个方便之举。可以用手机看病,既免去了拿卡找卡的麻烦,又方便了身体突发不适时的临时就医。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先回家拿卡。据了解,上海早在去年就开始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不少“尝鲜者”都提供了自己的经历,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部分自助终端已经安装了医保电子凭证扫描端口。
如何操作“脱卡就医”
还需要开通哪些链接?
解放日报上官记者
我也是第一次用电子凭证办理医保。
↓方法如下↓
①
打开申请代码,点击下方的“医疗保险”。
可以拿到医保电子证。
②
设置密码后
可以在相关医院预约挂号看病。
记者随后按照市民的建议。
去几家医院实地体验。
这些东西你第一次需要注意。
▽
凡事都有第一次。医保电子证书是一个新生事物,医院的设备和系统都需要适应和完善。市民首次持医保电子凭证到医院就诊,需要熟悉新的操作。记者发现,“12345”的诸多反映中,有近一半集中在医保电子凭证首次使用上。
市民林女士反映,最近上班时牙疼,去位于汾阳路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此前她在金山医院用过几个医保电子证,家住金山区,已经很熟悉了。没想到,她在耳鼻喉科医院被拒之门外,医保电子凭证在自助机上一直刷不出来。据窗口工作人员分析,可能是因为她之前没有在耳鼻喉科医院看过医生,所以需要先用实体卡将个人信息录入医院系统。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自助服务区,几名志愿者正在宣传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
5月25日,记者在微信小程序中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前往耳鼻喉科医院试用。
出示申请码和身份证进入医院后,自助服务机在门诊大厅的外通道排起了长队,几名身穿绿马甲的志愿者正站在机器旁进行引导。记者拿出手机上的医保电子凭证,点击屏幕上的自助挂号,将手机屏幕对准屏幕右下方的扫码器。屏幕上的卡号窗口弹出一长串数字,然后红色字母提示“电子证书二维码无效”。当志愿者看到“换个平台试试”的招数时,记者也在支付宝平台申请了医保电子证。扫描后仍显示“无效”。这是怎么回事?一旁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仔细询问后判断,问题可能是记者办理了新版社保卡,但未激活,仍在使用“医保卡”。
△在眼耳鼻喉科医院,记者尝试使用医保电子证书自助挂号,屏幕上的红字提示“电子证书二维码无效”。
5月26日,激活新社保卡后,记者再次来到耳鼻喉科医院体验。经过这一扫码,记者的社保卡号被准确显示在自助机上,随后进入首诊信息登记界面。刷身份证注册手机号后,注册界面出现流畅,意味着医保电子证书可以正常使用。
记者并未遇到林女士所说的“持医保电子凭证首次就诊需使用实体卡”,但上述情况确实存在。5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实地体验。自助系统提示“您没有建立付费身份!请到收费窗口办理”。
一旁的志愿者看着记者坚持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建卡”,并尝试操作设备的“自助建卡”功能,但未果。"我不得不去手动窗口."窗口工作人员扫描了记者的医保电子凭证,后台没有任何信息。“如果没有实体卡,这次只能自费了。”
△虹口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自助挂号收费区明确表示有“建卡”流程。
△记者直接用医保电子凭证遇到了上述提示。进一步,已知初诊患者需要配合使用实体卡建立“付费身份”,即完成“建卡”步骤。
为此,记者进一步咨询了医院的信息部工作人员,对方有点不解。“医保电子证与实体卡信息一致是合理的,患者提供身份证信息就可以建卡。”然后他说他会研究这个问题。
代码扫描工具仍未在单个链接中配置。
▽
记者在耳鼻喉科医院体验时看到,预约、挂号、体检、取号、打印病历、取药等环节都有相应的扫码设备,电子证书中的医保系统通用,非常方便。但在“12345”中,也有市民反映,部分医院仍未在部分环节配置扫码设施,“就医脱卡”全流程还无法实现。
市民陈女士反映,3月13日深夜11点多,她突然感觉胸闷,还没来得及携带医保卡就去了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经开通医保电子证,她成功挂了急诊号。医生告诉她需要验血。她去了收费台,试图扫描医疗保险电子证书,但被窗口告知不能使用。服务台工作人员说,如果没有实体卡,需要办理自费卡,然后交验血费。过了一会儿,陈女士头晕了。她疑惑:为什么验血项目不能扫描医保电子凭证?
5月26日,记者在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激活个人信息后,在该院多个门诊尝试使用医保电子凭证。
在妇产科,候诊区有一个大型的一站式自助机,但记者环顾四周,并没有找到医保电子证的识别区。一旁的工作人员提醒,这台机器没有这个功能,需要找楼道里的壁挂式自助设备。楼道里有很多壁挂式设备,但功能仅限于三项:当天预约、预约挂号、自助支付。
在3号楼放射科,巨型一站式自助机左上方贴着“医保电子证件码扫描口”的提示,但无法使用。边上的自助申报机没有配备医保电子证件识别功能,第一时间扫描医保电子证件进行申报有点困难;
在住院区,住院续保自助设备没有医保电子证件扫描仪。工作人员回复记者,上周有一位患者丢失了实体医保卡,没有补办。他们尝试使用医保电子凭证住院,但系统成功识别。不过出院结算的时候好像还是不稳定。最后还是用了挂失的实体卡。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3号楼放射科,一台自助设备坏了,另一台自助申报机没有医保电子证件扫描口。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续保自助机上没有医保电子证件扫描口。
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医院,仍然不能使用医保电子证的,多以拿化验单数量、打印各类化验单、打印发票为主。例如,5月25日,记者在上海胸科医院看到,二楼门诊实验室有两台排队叫号机,但叫号机屏幕上只看到“读卡”按钮。一旁的抽血医生告诉记者,医保电子证是不能刷的,但是可以通过手工输入挂号发票上的卡号来更换。在门诊化验室不远处,墙上挂着一台“检查报告门诊病历打印机”,这台设备无法顺利扫描医保电子凭证。不过硬件上有扫码口,相关功能要通过完善软件来实现。
△图为上海胸科医院二楼门诊实验室的排队叫号机。验血患者暂时无法刷医保电子证取号。
期待早日摆脱医书。
▽
4月14日,杨女士在工作单位出现腹痛,下午开始加重。她赶紧去了浦东新区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治疗。坐公交一个多小时才到医院,然后在挂号收费窗口排队等了半个小时。轮到她时,她出示了自己的医保电子凭证。“今天赶时间,没带别的。只有这一件吗?”工作人员表示,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必须附有“病历本”才能使用,否则只能自费使用。“这是医院的规定”。
杨女士注册医保电子凭证已近一年。她用过两次,正好是紧急情况。她没有带病历本和医保卡,但是顺利去看病了。在挂号费窗口碰壁后,她立刻想到去急诊碰碰运气,但也被医生拒绝了。无奈,她只能让爱人回家拿病历本,然后去离家更近的医院看病。“医书里插了一张实体医保卡。如果带小册子,肯定会带实体卡片。电子证医保有什么用?”她不会笑也不会哭。既然医保卡已经实现电子化,那就应该方便到底,病历也要电子化同步。
4月19日,袁先生在浦东新区六院东院就诊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向医保局咨询原因,对方的回答是,根据2016年《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等政策,参保人员在门急诊就医,凭社保卡或医保卡和病历本结算;参保人使用不使用病历本发生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不予记账,医疗保险基金不予结算。袁先生认为,如果现在要推行医保电子证,看病要带医书,这是一个悖论。应及时修正相关规定,推进病历电子化。即使还需要打印纸质病历,也可以用医院提供的小册子代替。
△图为耳鼻喉科医院内的“自助服务站”,右上角写着“用电子卡更快”的标语。
据了解,“账外就医”配合“卡外就医”已经有了时间表。据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可佳介绍,通过数字化改造,部分医院已试点电子病历。到今年6月底,4个区、11家市属医院的医疗机构将实现“看病无成本”。袁先生回忆说,他在第九人民医院的时候,医生直接在电脑上打出了诊疗信息。到保险公司报销后,他直接在前台补了病历。
在体验采访中,不少患者对医保电子凭证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耳鼻喉科医院的志愿者小李胸前戴着一个带有二维码的牌子。每当有人来使用自助机,她总是“推销”一番,劝说患者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她告诉记者,“接受度很高,10个人里有8个人愿意激活。”医保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800多万市民激活了医保电子证书。但临床实际观察显示,真正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的人并不多。“我激活了医保电子证书,但还是习惯带卡看病。”“我注册了,没想到会用。现在好像大力推广。”面试时,这是一个常见的回答。
△记者在上海胸科医院体验期间,自助机虽然可以正常读取医保电子凭证,但系统不稳定,频繁报错。
此外,在体验过程中,记者还遇到了多家医院设备不稳定的问题,频繁遇到“无效”等异常提示。人们认为,要普及医保电子证书,医院要不断完善设备,优化系统和流程,提升医保电子证书的使用体验,突破上述使用中的“堵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