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故事(名人读书故事)
4.23世界读书日将至,广西师范大学推出少儿阅读书单,精选15个与阅读相关的美好故事,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追寻阅读的内涵、意义和快乐。这15本书包括:行走在书的国度——大师绘本系列(《书的国度》、《时光》、《行走在书中》)、《为爱而读》、《给布鲁诺的书》、《和爸爸一起读》、《长着翅膀的鸟》、《书的孩子》、《鸟儿歌唱》、《奇妙的书》、《小读者》、《普通的书》、《摩尔小姐》
书籍的王国
(德)金特·布霍兹/文/画王志庚/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发布
Kunte Buholtz是德国著名的插画师。1957年出生于斯托尔伯格,在慕尼黑学习艺术史,然后学习绘画和平面设计。他于1979年开始创作插图。他为世界各地许多著名出版社绘制了无数封面、插图和海报,并在世界各地举办了数十次个展。他现在是一个有声望的插图画家。除此之外,布霍兹的绘本创作也备受赞誉,被誉为“瞬间收藏家”。他的作品准确地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场景,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神秘美感。代表作有《莎娜想演马戏》《晚安》《熊》《瞬间收藏家》《月光是借来的》等。
正如葡萄牙诗人费曼多·佩索阿所说,“读书意味着借助他人之手做梦。”《书的王国》描绘了读书时做梦的人:一位女士正在经历一场险些丧命的冒险;当一个人穿越空时,他投入了一场战斗;一个孩子试图从新的角度看世界...金特·布霍兹用一幅宁静诡异的画面,展现了书与读者之间多样、奇妙、不可言说的关系,游离于真实与虚幻之外,唤起想象。
时间
(朝鲜语)王志庚译李英浩绘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出版。
物理学家卡尔罗·罗威利曾经说过,“时间也许是最大的谜。”我们生活在时间中,但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它甚至不如我们用来计时的钟表那样均匀地流走。“韩国绘本作家李英浩用真实而神奇的画面向读者呈现他对时间的思考和感受:像绷带一样剥开表盘,背后隐藏着浩瀚的宇宙;房子有两个窗户,白天和晚上;象征时间的时钟扭曲了木头的纹理...同时,他给每一幅画都配上了像谚语一样的文字,把读者的思绪带到幻想和思辨的世界,去感受时间的流逝,去思考它的真正意义,思考我们在时间的洪流中应该如何表现。
走在书里
(朝鲜)李绘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发布
《行走在书中》是一部以“书与阅读”为主题的绘本,集中展现了“书与阅读”带给我们的广阔世界:书可以是飞机的翅膀,可以是横条纹的天花板,可以是色彩斑斓的水池,可以是幻境,可以是探索的天堂,可以是可以勾住星光的池塘;书籍可以成为你的一天空,或者只是一个安静的小角落;书也像一盏温暖的明灯,在深夜等着你回家……在这本属于爱书人的人文创意绘本里,你会看到20多个关于“书与阅读”的奇思妙想,捕捉并亲身体验人与书相遇的精彩瞬间。
《行走在书中》可以说是继《神奇飞行书》《图书王国》等经典绘本之后,又一部具有魔幻魅力的魔幻绘本。它有发人深省的图像。书中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件艺术品,每一页都能给读者一种展览般的视觉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读者心灵以震撼。
李英浩的作品优雅而温馨,画面充满张力、浪漫色彩和人文主义。从封面来看,书中的每一张图片都像是一张以书籍为主题的海报,吸引了众多读者将这些“惊艳”且脑洞大开的图片作为手机、电脑壁纸,随时随地感受书籍的力量。“每次坐飞机,我都会想起书中《行走》里的画面。”很多读者都这么说。
为爱大声朗读
(朝鲜语)金仁子与李镇西、周雪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发布
《为爱读书》是一个为爱读书的真实故事,展现了祖孙之间非常感人的感情。郎树声连接三代人,让老人在爱的阅读中重新出发,让孩子在爱的阅读中真正成长。
一个人住在乡下的奶奶不识字。每天晚上睡觉前,小女孩都会给奶奶打电话,给她读故事。一年后,在外婆的八十大寿上,一直默默坐着的外婆站了起来,当众给大家读了一个故事,让大家大吃一惊……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外婆每天晚上给小女孩读一个故事。小女孩大声念给奶奶听时,她说:“黑暗的世界好像变亮了。”
给布鲁诺的书
(德)尼古拉斯·海德巴赫的绘画和隐喻的简要翻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爱读书,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像乌拉·格茨一样被对待——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舒适的一天,随意地阅读、绘画、冥想...乌拉的朋友布鲁诺根本不知道书中的精彩之处,他热衷于向乌拉展示他的新玩意儿。一天,乌拉打开了一本又大又蓝又危险的书。
布鲁诺完全被吸引住了。
打开第一页后,他们发现图中的梯子是真的。突然,他们掉进了书里的世界。他们一起和龙搏斗,一起穿越无边的大海,一起探索魔法森林……后来还遇到了什么?他们最后去了哪里?他们会回到现实世界吗?
打开这本书,体验一次安全的冒险和天堂与人间的时光。这个真实与虚幻的奇妙世界正等着你去发现...
和爸爸一起读书
理查德·约根森与沃伦·汉森和王志庚的翻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和爸爸一起读书》以读书为主轴,从小时候和爸爸一起读书的记忆出发,讲述父女一生的读书历程。
小时候,我和爸爸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看一本书。有时候,我们和书里的猫一起窝在柔软的沙发上,有时候和玩具一起坐在壁炉边,有时候只有我和爸爸,我们会来到幽星空看书。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主题在变,我和父亲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然而,柔软的沙发一直伴随着我们,我和父亲也从未停止阅读。后来我当了妈妈,和孩子一起挤在那张柔软的旧沙发上,复习陪伴我度过童年的书籍。
整本书充满了温暖。当你和你爱的人在一起,和自己在一起,和想象在一起的时候,正是因为书的存在,才成就了这样美好的时光。
鸟儿有翅膀,孩子有书
(法国)阿兰·塞尔由露西尔·普拉桑绘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苹果、船、裙子、狼、鸟……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且都是相互关联的。苹果和它的种子,海上的船和它的帆,动物的眼睛和城市的窗户,每样东西都有一种使它聪明的精神,这是赋予它生命的关键。他们相互依存,共同奏响了生命的壮丽乐章。一个有书的孩子,就像一只长着翅膀的鸟,可以在高高的天空空飞翔,获得无比广阔的视野,发现地球甚至比蜗牛还脆弱。
这本书通过图像的对比和关联,说明了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就像翅膀对于鸟一样。书籍赋予孩子精神生命,让他们在精神世界里自由翱翔。
鸟儿在歌唱
(西班牙)马尔·帕冯,玛利亚·希隆绘画,赵波翻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娜美塔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她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地方。告诉她,她应该呆在卧室里,帮助每个人整理床铺;告诉她奶奶,她要留在厨房给家人准备午饭;爸爸让她和哥哥姐姐呆在一起,看着他们;阿姨指示她去购买日常用品...她的生活充满了家庭,但似乎缺少了什么。有一天,爷爷告诉她要去学校打扫卫生。娜美塔是在学校开始读书的,像鸟儿一样在精神世界翱翔。她不再迷茫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因为她知道“我的位置就是我的脚能带我去的地方”。
精彩的书
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有多精彩?这个问题,古今圣贤已经回答了千千上千次,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答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终生追求。对于书,鸵鸟、企鹅、老鼠、鳄鱼、长颈鹿等动物朋友们各有各的看法。鳄鱼和长颈鹿可以从同一本书里尝到不同的东西。鸵鸟埋头读书,忘却一切危险。大象可以和猛犸象聊天,它们在古代的朋友,当它们有书的时候...
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对书的好奇和热爱都装在这本无字绘本里,等你来,画出你自己的答案,说出你自己的故事。
小读者
艾米·赫斯特由劳伦·卡斯蒂洛·周莹绘制/翻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小读者》中,男孩有一只棕色的小狗和一个棕色的手提箱。他拉着雪橇,带着小狗在齐膝高的雪地里行走。他们努力向上爬,终于到达了山顶。男孩打开手提箱,拿出一本书,开始阅读。整个世界如此安静,只有他读书的声音…
阅读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它不需要静坐或等待。它就像清晨的阳光,自然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刻在时光里。
普通书籍
伊娃娜·奇默莱斯卡著,许丽红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普通的书。里面有四个碗。他们静静地躺在橱柜里,等着吃晚饭。你想不到的是,在雨天,它们变成了雨伞,护送行人顺利回家;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它们变成太阳镜保护眼睛免受烈日的炙烤;他们变成风车,让迷路的孩子不再哭泣;在童话故事中,他们和爱丽丝一起冒险;战场上,他们是隆隆的坦克车轮和士兵的帽子;晚上,它们成为创作者手中的材料...它们也可以只是碗,在富人的桌子上盛满食物,在穷人的手中空空。也许这四个碗和这本普通的书改变不了什么,但至少能让我们认真思考。
摩尔小姐:儿童图书馆的推动者
简·毕博洛夫、黛比·阿特韦尔和王志庚的翻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传记绘本,梳理了儿童图书馆发起人安妮·卡罗尔·摩尔的一生。很多年前,美国的图书馆不能自由出入,美国的孩子不能把图书馆的书带回家,甚至连图书馆的前门都不能进。当时大多数人认为图书馆不应该对儿童开放,但儿童图书馆的先驱摩尔小姐却不这么认为。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女图书馆员一起,建了一个专为儿童服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没过多久,世界各地都开始效仿这种做法,孩子读书的氛围和环境也就打开了。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样子!”然而,原来图书馆不是天堂。正是在千千成千上万摩尔小姐的努力下,孩子们才能安心享受天堂般的图书馆。
马背上的女图书管理员
希瑟·汉森画的大卫·斯莫尔,王志庚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根据美国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图画书。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为了推广阅读,罗斯福政府采用骑马送书的方式解决偏远地区的阅读支持问题。女馆员坚持两周送一次书,免费。即使山路崎岖,即使风雪交加,她依然如期而至,坚持前行。住在高山上的小男孩卡尔起初对书籍并不感兴趣,但被女图书管理员的毅力所感动。在她的影响下,她开始读书,爱上了读书,看到了山外广阔的世界。向所有孩子身边的送书人致敬。因为书,有幸福的种子,有照亮未来的光。
小猫杜威:图书馆里有一只猫
史蒂夫·詹姆斯由维基·梅伦布莱特·威特绘画。
王馨悦·王志庚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只几周大的小猫被扔进了斯潘塞图书馆的还书箱。第二天,图书馆馆长维基·梅隆找到了它。获救后,小猫勉强撑起腿脚,用感激和爱摩擦着每一只接触过它的手,赢得了薇姬的心,也赢得了图书馆所有人的心。通过收集名字,维基把它命名为杜威·多多·雷丁。在随后的19年里,小猫杜威用热情、温暖和细腻的感知感动和吸引了镇民。杜威的名声从一个城镇传到另一个城镇,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最后举世闻名。
这部同名小说让全球数百万读者认识了这只传奇的猫和中美洲小镇斯潘塞。杜威的妈妈薇琪·梅隆通过绘本《杜威:图书馆里有只猫》,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了小猫杜威,爱上了这个把图书馆和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温情故事。
在这本书里
(法)范妮·玛索译乔尔·乔利维特的画刘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白云里空,猴子在树上,舌头在嘴里,填充玩偶在洗衣机里...
每一页都有不同的风景,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走进去。翻到最后一页,你会发现一个小男孩躺在父亲的怀里,手里拿着这本书,里面装着整个世界。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小烦恼。换一种轻松幽默的心情,加上一点想象力,每一个小麻烦都可能变得好玩有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