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氨氮的测定方法(如何处理高氨氮污水)
原则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红棕色胶体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410—425nm波长范围内测量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
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水样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后,该方法可应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仪器
8.17.2.1氮气球固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气球、直管冷凝器。
8.17.2.2分光光度计。
8.17.2.3 ph计
试剂
试剂制备水应不含氨。
8.17.3.1没有氨水。它可以通过下列方法之一制备
蒸馏法
在每升蒸馏水中加入0.1mL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进行二次蒸馏,弃去50mL一次馏出液,取剩余馏出液于带塞和磨口的玻璃瓶中,密闭保存。
离子交换法
将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1摩尔/升的8.17.3.2盐酸溶液。
8.17.3.3 1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
8.17.3.4轻质氧化镁(MgO):氧化镁在500℃加热除去碳酸盐。
8.17.3.5 0.05%溴百里酚蓝指示剂(pH = 6.0 ~ 7.6)。
8.17.3.6消泡剂:如石蜡碎片。
8.17.3.7吸收剂。
8.17.3.7.1硼酸溶液:将20g硼酸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L。
0.01摩尔/升硫酸溶液。
8.17.3.8氏试剂它可以通过下列方法之一制备:
8.17.3.8.1称取20g碘化钾,溶于约25mL水中。在搅拌的同时,分几次加入少量二氧化汞(HgCl2)的结晶粉末(约10g)。当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为滴加饱和氯化汞溶液,并充分搅拌。当少量猩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氯化汞溶液。
此外,将60g氢氧化钾溶解在水中,并稀释至250mL。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溶液缓慢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中,用水稀释至400mL,混匀。静置过夜,将上清液转移至聚乙烯瓶中,密封保存。
8.17.3.8.2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并充分冷却至室温。
此外,称取7g碘化钾和碘化汞(HgI2)并溶解在水中,然后在搅拌下将该溶液缓慢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储存在聚乙烯瓶中,用密塞储存。
8.17.3.9酒石酸钾钠溶液
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 4H2O)溶于100mL水中,煮沸除去氨,冷却,定容至100mL。
8.17.3.10标准储备溶液
称取3.819克100℃干燥的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该溶液每毫升含1.00毫克氨氮。
8.17.3.11铵标准溶液
将5.00毫升铵标准储备溶液转移至500毫升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标记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毫克氨氮。
分析步骤
8.17.4.1水样预处理
取250mL水样(若氨氮含量高,加适量水至250mL,使氨氮含量不超过2.5mg),转移至凯氏烧瓶中,加入几滴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pH=7。加入0.25克轻质氧化镁和若干玻璃珠,立即将氮气球与冷凝管连接,并将管的下端插入吸收液的液面。加热蒸馏,直到蒸馏液达到200mL,停止蒸馏。将容量设置为250毫升。
用酸滴定或纳氏比色法时,用50毫升硼酸溶液作吸收液;采用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时,以50毫升0.01摩尔/升硫酸溶液作为吸收液。
8.17.4.2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mL铵标准溶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入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入1.5毫升纳氏试剂,混匀。静置10分钟后,在420nm波长下,用光程为20mm的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从测得的吸光度中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得到校正后的吸光度,绘制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8.17.4.3水样的测定
8.17.4.3.1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入0.1mL酒石酸钾钠溶液。
8.17.4.3.2蒸馏预处理后,分取适量蒸馏液,加入50mL比色管中,加入一定量的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硼酸,并稀释至标线。加入1.5毫升纳氏试剂,混匀。静置10分钟后,用标准曲线程序测量吸光度。
8.17.4.4空白色试验:不使用氨水代替水样,进行全程序空白色试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