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两日游最佳路线(两日游旅游指南)
提到扬州,人们马上会想到: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历史悠久,建城2000多年了。扬州城的繁华可见于史册,大概在唐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繁荣大多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宋以后,海斯之路逐渐衰弱,扬州城的繁华如潮水般渐渐退去。然后到了明清时期,扬州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但总是远远落后,而这短暂的繁荣主要来自京杭大运河上的水运。今天,边肖将带你去一趟扬州,体验一个不一样的扬州!
扬州博物馆,揭开千年古城的历史足迹。
去一个新的城市,博物馆永远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而且之前的调研显示扬州博物馆有很多可看的,自然对它充满了期待。
扬州博物馆是与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齐名的博物馆。博物馆整体建筑现代简约又不失大气。
我也很喜欢博物馆历史展厅的布局。按照扬州城的历史发展顺序,从公元前486年的韩城、汉代的广陵城、唐代的唐城、宋代的宋大成、清代的扬州新城依次介绍,让我在历史的层面上对扬州有了新的、持续的认识。
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双馆的另一个地方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也很有特色,尤其是它的现场展示操作区,这里展示的是雕版印刷的第一步,即书写;
之后会用浆糊把写好的纸粘在木板上,再由师傅用专业的刻刀把写好的字一个个刻上去,然后就形成了一块块要印刷的雕版。
有了雕版,就可以批量印刷。
博物馆还展示和比较了雕版印刷的发展历史和中外的发展轨迹。值得一看。
大明寺,因鉴真大师而闻名的文化佛寺。
提到鉴真大师,就不得不提到扬州大明寺。
作为海斯大明寺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文化点,它包含着非常重要的海斯遗迹。
南朝四百八十座寺庙,南朝佛教兴盛,中原遍地佛寺。大明寺因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元年(457-464)而得名。
在大明寺山门外的东侧墙上,南嵌一石雕,上有“淮东第一景”字样。此碑建于清雍正年间,由扬州知府高所建。上面刻有宋代著名诗人秦少游赞美大明寺景观的句意,字是金坛书法家江衡所写。
山门前是一座庄严典雅的牌坊。牌坊是为纪念齐灵塔和齐灵寺而建,四柱三槛,下有石基,背有华盖。中门上方,南面有篆书“七岭遗址”,为清光绪年间运盐使余姚所书,字体优美。
今天的大雄宝殿是阿清王朝建筑,三间宽大的房间,前后回廊,三重屋檐,漏雨空花脊。屋顶嵌有一面镜子,阳有“国泰民安”字样,阴有“风调雨顺”字样。
时至今日,大明寺内香火依然旺盛,千百年的佛教信仰依然在这座古老的寺庙中流传。
杨迪皇帝的陵墓,一座荒凉的“假”坟墓?
蜀冈山脚下是古代繁华的扬州,瘦西湖旁是当今世界繁华的扬州。千百年来,物是人非的感觉在任何一座古城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说到“物是人非”,我觉得扬州的一座皇陵更为极端。
此时的扬州,因为这个皇帝,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上外国人眼中的繁华都市,也成为了京杭大运河上一座华丽的水运中转站城市。皇帝对扬州的痴情是疯狂的,把扬州埋死也许是他的宿命,虽然他死得那么突然。
至此,我们应该已经知道这个皇帝就是灭亡了的隋朝国王杨迪。
走过墓地,我感叹墓地的荒凉。空宽敞的墓地里除了看门人,就我一个人。人生的风风雨雨,最后化为这一把尘埃。无论是君主还是百姓,生死之前都是一样的。
天山墓,汉代广陵王的“擅闯”墓。
杨迪皇帝为扬州创造了辉煌。开通的古运河,静静地流淌在城市的千年长河中。然而,这座曾经水满为患的城市,却无法因为这条古运河而再度繁荣。但她的流动早已成为扬州古城的血液。无论城市发展与否,她依然在为这座古城带来滋养。
相传古运河开通后,杨迪率领数千万人下扬州,从帝都洛阳一路南下,宫女拉纤。场面很壮观。在炎热的天气里,女仆们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看到这种情况,皇帝想加快这一进程,并命令他的大臣们在纤维的两侧种植柳树,为女仆们提供阴凉。
阳春三月,柳树正在抽新芽,婀娜多姿的身姿不免让炀帝心情愉悦。因此,被赐姓“杨”。还有“杨柳书”的说法。
传说之所以是传说,是因为没有确切的历史依据。但是,运河两岸的美景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即使是在炎炎夏日的午后。
仙鹤寺,流传千年的圣贤真传。
哈定在扬州生活了十几年,主持了仙鹤寺的修建。圣贤哈定虽然身份特殊,地位显赫,但他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的感受,深受扬州人的喜爱。
扬州仙鹤寺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景清寺、杭州凤凰寺并称为中国四大伊斯兰教清真寺。
仙鹤寺,又称柏青刘放祠,始建于南宋初,重建于明清。至今仍有宋、元、明、清四大伊斯兰文化遗迹。
红色牌匾上的朝拜殿表明了清真寺的显赫地位。
相传南宋时扬州城有鹤的模样,普希金先贤按鹤的形状布局:大门对面的照壁为鹤嘴,门厅为鹤头,北敞廊为鹤颈,朝拜厅为鹤身,南北厅为鹤翼,南北古井为鹤眼, 南北松柏为鹤腿,正殿后竹林为鹤尾。
凯尔波罗纪念馆,一个沿着丝绸之路东来的传奇。
丝绸之路发源于扬州,不仅有圣人普哈丁,还有让中国风靡欧洲的伟大旅行家凯尔波罗。
凯尔·波罗(1254-1324)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四年多,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他出版了一本书《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经历。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切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史可法的祖屋,不堪回首的“第十个扬州日”
海上丝绸之路在经历了唐、宋、元三代的繁荣之后,一度在明代因海禁政策而关闭。
但是,扬州所在的现代人还没有结束,因为扬州还在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元代重视对运河的挖掘和管理,基本构成了现在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其目的是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这就是所谓的“水运”事业。
明清时期扬州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
“史可法祖屋”前的小隧道,和史空隧道一样,把我们带回到复杂的明代扬州。
明代扬州的商业主要包括两淮盐业和南北货物贸易。当时古运河上,南来北往运送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扬州成为长江下游南北货物的中心交易市场。
然而,在改朝换代的时代,扬州城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和繁华。明朝灭亡后,为了阻止清兵南下,南明总督史可法率军坚守扬州,宁死不屈,写下了史诗《护扬州城史歌》。
大运河带来的扬州园林,又繁荣起来了。
清朝入主中原后,经过几次朝廷休养生息,逐渐达到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然而,随着明朝海禁政策的延续,海上丝绸之路仍未能再次大规模繁荣起来。
但扬州并不是依靠海上丝绸之路实现繁荣的。这一次,一千年前杨迪挖掘的大运河给扬州带来了另一种繁荣的气氛。
清晨的东关街人少,柔和的晨光映照着这条老街的原貌。
然而,噪音是这条老街不变的节奏。随着城市的觉醒,它的忙碌开始了。
个园是扬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盐商园林。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
它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的拙政园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个园是典型的私家园林。整个花园分为中央花园、南方住宅和北方竹子观赏区。
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竹子,可以称之为竹子博物馆。
竹类60余种,近2万杆,占地约1.2万平方米,而园林总面积不到2.4万平方米,可见竹子在园林中的地位。竹子是花园的灵魂。
一园中间的四季园是“一雨轩”,东面宽阔,有三个小树林,四面都有虚窗,可以尽收眼底。
于一轩是花园主人接待客人的地方。轩前有对联:晨调琴暮鼓,旧雨适早雨。
天思寺,繁华背后皇帝巡江南。
清代大运河作为连接南北的主要通道,主要承担着粮盐的运输,即水运和盐运。
从明代开始,大运河上的食盐运输开始占据主要地位。但到了清朝中期,大运河几乎垄断了粮食和淮盐的运输。各路商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的天气又开始了。
扬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雅的气质,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商人驻足,甚至吸引了清朝的皇帝。
天思寺前的马头,曾经见证了历代帝王游览扬州的恢弘气派。
康熙皇帝五次南巡,每次在这里下龙船,都要去天宁寺西花园的宫殿,江南盐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这里接走过四次。这段繁华的往事,我们现在说起,依然觉得不平凡。
相传天宁寺始建于公元695年,武则天元年间。它以年号命名,原名“郑声庙”。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郑声寺更名为“兴教苑”,宋徽宗政和年间定名为“天宁寺”。洪武年重建,正统、天顺、成化、嘉靖后多次修缮。它位列清代扬州八大古刹之首,曾是康熙帝、乾隆皇帝南巡的驻地。
西方八怪与扬州的艺术情怀
水运业的繁荣造就了扬州作为清代东南最大都市的地位。大甲富商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对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需求都很大。据《扬州原舟》记载,扬州各地稍有名气的地方书画家多达百人或数十人,其中不乏当时名家,其中以“扬州八怪”闻名。
水运不仅给扬州带来了繁荣,也增加了这座城市的艺术情怀。
我在去扬州八怪纪念馆的路上看到了这个王思馆。
夹在高楼视野里的四望亭,慢悠悠走着的扬州人,四周堆积的机动车,通篇都在慢慢讲述着他的过去、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空。
王思阁,原名“文魁楼”,后名“魁星阁”,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亭为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有垫瓦屋顶,底层四面拱门与十字街相连,故称“过街亭”。
吴道台府,《九十九间半房》的书香
在扬州,有一个院士博物馆,有一批两院院士,是扬州的文化瑰宝。其中,“吴门四杰”尤为突出。
吴公馆是浙江宁绍道台吴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所建的私人宅邸。它是扬州最大的官宅,也是扬州唯一的浙派古民居建筑群。
同治年间,吴被任命为刑部侍郎,光绪年间,他被提升为军部工头。之后离开北京,在浙江宁绍担任道台,兼任浙江海关监管。
吴之弟吴,光绪二十年进宫考试中得一等功,还在湖北景义任御史大夫。
朱自清故居,一个挺起国人脊梁的民国文人。
扬州不仅能以“吴门四杰”为荣,还能有一位民国学者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挺立起来。他就是朱自清,扬州人。
走过漫长而复杂的街道,老街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从六岁开始,朱自清就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朱自清先生的卧室仍在故居。
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灯塔”——文峰塔
在扬州市汶河路与文昌路的交叉口,有一座三层砖木结构,金字塔形屋顶的亭子式建筑。
这是文昌阁,原扬州官学建筑遗迹,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
作为文化古城,这样的建筑是不可或缺的。
长葛也是我在扬州古城的最后一站。
之后,我沿着大运河南下,近距离观察了这一古老的交通壮举。
事实上,无论是京杭大运河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古扬州昔日的千帆都集中在这条南北水道上。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条穿越古今的水通道,我才一次次的流浪。
扬州段古运河北接淮河,南接长江。
这块扬州南部的“古运河”石碑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大和尚鉴真命弟子到达东河造船,准备第一次东渡。”
鉴真杜东的首航点在古城南郊的文峰塔前。
文峰塔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是在当时的知府余德业等地方官员的赞助和支持下,由和尚镇为存放和出售武功而建。
瓜谷渡,叹苍凉,“明月几时照我”?
清代中叶,中断已久的运河水运、盐运恢复后,瓜州作为扬州在长江的外港,呈现出“商贾汇聚、货物堆积”的特点。
脑海里反复浮现出当年历史上瓜州的天气。
一遍又一遍地勾画瓜州古渡口可能的样子。会是小舒吗?荒凉?还是充满活力?
古运河上的水闸还在吱吱地开关着;运河上的货船仍在发出轧轧声。
虽然很老很慢,但这不就是扬州的味道吗?
然而,当我踏入瓜州古渡公园时,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偌大的公园处处萧瑟、荒凉、腐朽。
我无法想象这是我梦里要追寻的古渡口,也无法想象这些纪念地被杂草淹没了多久。
这种荒凉感似乎与杨迪的陵墓相似。杨迪皇帝陵墓的毁灭是由于陵墓的虚假历史身份,那么这里也是虚假的吗?
扬州两日游介绍
第一天(和小家碧玉漫步瘦西湖)
1:瘦西湖
如果说西湖是大方家,那么瘦西湖就是清新美丽的小家碧玉。“两岸花柳依水,一路上山”,遥望过去,尽显春色,荡漾出种种诗情画意。从此以后,就很难忘记了。听着风吹过吴婷桥附近的风铃,在24号桥等待月夜,各种诗画一个个进入,却很难再出来。
票价:30元一张100元
游玩时间:半天
地址:乘坐公交4.5.6.17.23夜、27.29.37.51夜、62.103、观光车、旅游线等。在观音山站下车。
建议南门进北门出,对面就是大明寺。
2:大明寺
有一种新鲜感,叫大明寺。当你站在寺庙上俯瞰,世界一片光明。遇到春花,就收获了半个城市的春天。寺前院有一株琼花树,春天开得洁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天下无双”之美誉。拿起一本书,放进你最喜欢的书里,你会收获一个世界的清新。
票价:30元
播放时长:1小时左右。
地址:乘坐26.25.5等公交车。旅游专线,在大明寺站下车。
3:东莞古渡口
有一种诗,叫东关古渡。作为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当你驻足河边,微风吹过,当年的繁华仿佛就在眼前。夜晚,看着游船经过东莞古渡口,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灵动如悠然的江南梦。俗话说“天下三分,月夜二分,流氓扬州。”每个人都在现场。
票价:免费
播放时间:1小时
地址:乘坐25.44.45.61.210路公交车,在东莞古渡站下车。
4:东关街
在旅行中,如果失去了食物的协助,你很可能会缺少一半的快乐。来扬州一定不能错过。简单的建筑,简单的居民,正宗的扬州美食,偶然遇见你。
票价:免费
播放时间:2小时
地址:走25.45.52.58.210。旅游巴士。旅游专线,在东莞古渡站下车。
东关街美食推荐:藕粉饺、汤圆、高、盐水鹅、虎山锅贴。
第二天(漫步并欣赏江南园林景观)
1:何园
这是一个充满匠心和艺术造诣的院落。小地方都充满了精致。第一,每一片瓷砖都充满江南韵味。三月,绿植映衬古瓦,溪水潺潺,微风不燥。走进它们,你仿佛穿越了时间。既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特色,又在细微之处有西方的特色。精致优雅,引人注目。
票价:30元
播放时间:1.5小时
地址:乘坐19.209路公交车,在河源站下车。
2.景点:个园
与何园不同的是,一园四季假山让你游园一周,如春夏秋冬四季。还有一片醉人的竹林,周围是山和池,还有美丽的山谷和树木。没去之前你就知道那里很美,但是到了那里你就会知道,所有的美景都是想象出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
票价:30元
播放时间:1.5小时
地址:乘坐61路公交车,在个园站下车。
景点:扬州大学
古色古香的建筑与春光碰撞,校园生机勃勃,静谧而美丽。从非常古老的东门进入公园,将人们带回他们还在象牙塔中的时代。湖光山色,书香派,如果不能在这里读书,就来这里走走,感受书香,感受岁月的美好。
票价:免费
播放时间:2小时
地址:乘坐88路公交车到西门站下车步行600米到扬州大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