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规划(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现代高效农业。可取得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让我们来看看生态农业的规划原则和模式。
生态农业的规划原则
生态学的要求是,不应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除草剂,应使用有利于天敌或机械的除草方法,不应使用可溶的化肥,而应使用有机肥或长效肥料,应使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不应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控制牧场的牲畜载畜量,不应使用天然饲料、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饲养动物。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01.时间空结构
Time 空结构是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生态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设置的一种农业生态系统。它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和矿物质养分。在空之间是一个时间上多序列、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它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好。
02.食物链类型
食物链是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具体来说,有种植业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03.综合型
综合模型是时间空结构模型和食物链模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到多次高效生产和利用。是一种投入适度、产出高、浪费少、无污染、效益高的典范类型。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理论基础不全。
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农学、林学、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支持。以往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我们可能对这个复杂系统的某一方面有一定甚至深入的了解,但对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却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从系统和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要素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和客观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这种研究应该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界限。它应该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需要各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建立自己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不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有许多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比如鱼塘养鸭要考虑鸭子的数量,鸭子的数量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比如换水速度、池塘容积、水质、鱼的种类和数量、水温、鸭的年龄和大小等。一般来说,农民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来科学地设计这个复杂的系统,而只是简单地复制另一个地方的经验,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无法取得成功。然而,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仍然缺乏对技术措施的研究,包括如何发展传统技术和如何引进高新技术。
3.政策并不完美。
没有政府的支持,生态农业是不可能真正普及和发展的。政府支持最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改革非常成功,但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实施,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在一些地方,由于政策原因,农民无法有效保护土地、水等资源。
4.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有时会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因为粮食安全对较贫困的人来说可能更重要,但对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5.服务和技术的影响
发展生态农业,服务和技术同等重要。但目前,有效的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一些地方仍无法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品种、种苗、肥料、技术支持、信贷和信息服务。比如,信贷服务对于很多地方发展生态农业非常重要,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来说,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后就可能获得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信用服务自然必不可少。此外,信息服务也是目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非常有利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