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球意味着什么(如何判断乌龙球)
“乌龙球”是指足球比赛中,球员不小心把球踢进自家大门的情况。至于为什么叫“乌龙”,常见的解释是“乌龙”是英语“乌龙”在粤语中的音译,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五龙[Wu55LO35]在粤语中的发音和“乌龙球”有很大区别。所以有人提出“乌龙”是“错误”的音译,虽然勉强能说得通,但不符合英语习惯,因为“错误的目标”这个短语即使在韦氏词典的字典里也找不到。
另一种说法是,“乌龙”本身在粤语中的意思是“错误”,“乌龙”一词是意译。这看起来很靠谱,但是为什么“乌龙”代表困惑是个问题。
“乌龙”一词最早出现在苏姬神。它原来是一只狗的名字:晋代惠冉,还有一只叫乌龙的狗。一名奴隶与张然的妻子有染,试图杀死张然,但乌龙为了救他而打伤了这名奴隶。“龙”与“狗”的联想自古就有,可能是因为代表“狗”之意的“莽”字在古代与“龙”字相同。
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和“误”的意思结合起来。然后有人提出了“乌龙”这个词,简直就是出自香港动画片《乌龙王》。然而,这篇文章发表不到一周,就有老读者提出质疑,称漫画走红前有“乌龙”。
虽然“乌龙”来源于漫画的说法不一定可信,但“乌龙”一词在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流行于报刊杂志上却是事实。全国报刊数据库中最早将“乌龙”作为形容词的记录始于1946年,也就是《乌龙王》杂志出版的那一年。所以“乌龙”这个词的流行和漫画杂志有关系。
但是,报刊杂志上最早的“乌龙”并不代表“虚假”,更类似于“背信弃义”的意思。
比如1946年的《针报》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香港的印刷工人为提高工资而罢工。起初管理层结盟,但新生活晚报同意工人要求先转载...这种行为被描述为“一个突然的错误”。
《新生活晚报》不是因为一个失误才复工的,“乌龙球”指的是其“背信弃义”。在香港、广东的旧报中,绝大多数的“大错”都不是穷人犯了无心之错,而是有心的知情者。
旧报纸上的“乌龙”总是用来形容腐败行为。
背叛抛弃自己的妻子也可以算是自己的错误。
我们知道“乌龙球”在足球比赛中是最常见的,在篮球等其他球类比赛中也可以借鉴。然而,“乌龙”一词最早出现在体育报道中,但不是在球类比赛中,而是在拳击赛事中。
“拳击”中的“乌龙”是什么意思?是假的。报道的主人公古月提前给“鬼佬”钱,说自己会赢。不过“鬼佬”不小心先把他打得“鼻血往外流”,然后左躲右闪,但还是多赢了四分。最后通过四舍五入,把“鬼佬”的领先分归零。
1947年,这篇文章的标题出现在第一期《广州鲍超》报道拳击比赛时。
因为拳击中频繁使用“四舍五入”,所以作者讽刺说这不是乌龙。也就是说,“乌龙”起源于体育,与“假”密切相关。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乌龙”一词随着《乌龙夫妇》、《乌龙将军》等电影逐渐有了“错误”的含义。
1958年4月23日《大公报》
至于足球中使用的“乌龙球”,一般认为这个词起源于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按照这个时间节点,很难说是“误”还是“背叛”的意思。
但这个时间节点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乌龙球”的说法出现在1948年1月4日《香港工商日报》报道足球赛时。
香港工商日报1948年1月4日
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乌龙球”这个词有了新的含义:裁判的误判。这个新意思大概伴随着“稀里糊涂,误了”的新意思。
1952年12月15日《香港工商晚报》标题
所以“乌龙球”应该沿袭40年代末“背信弃义”的本义,类似于拳击比赛中的“作假”。很可能是球员把球踢到乌龙球的时候,感觉是假球的球迷第一个喊的是“乌龙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