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酒和红酒的区别(甜葡萄酒和干红葡萄酒的区别)
“干红”是“葡萄酒”的同义词。
在全中国,它的曝光率不低于“红酒”和“葡萄酒”。
在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心目中,干红、红酒、葡萄酒是一回事,都是指“酒”字。
刚进入葡萄酒行业时,我在卫龙葡萄酒浙江总部工作,主要负责浙江省的VIP品鉴工作。
虽然现在威龙股价暴跌,而且被ST上市,但其销售网络仍然是产值最高的浙江最好的。可以说,威龙的发展史就是浙江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史。
那一年,威龙的年度任务是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各种大小型的品鉴会,拉动葡萄酒销量。所以经常在浙江各地奔波,在各个县市举办大型展览。有时我是讲师,有时我在现场“督战”。
在现场,我会和威龙的这些本地高端客户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对威龙葡萄酒的看法和饮用体验,收集客户的反馈。
这些高端客户通常是当地的企业家、商人或当地领导人,大多是老年人。
但当他们谈论葡萄酒时,他们离不开“干红”、“干红怎么样”、“有机干红好喝”、“卫龙干红贵”等等字眼。
刚开始我不太适应,因为我在做品酒师培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干红归干红,葡萄酒归葡萄酒,这是两码事。
但我听了之后也就习惯了,也逐渐意识到,在浙江,人们最习惯用“红酒”、“干红”这些词,而不是“酒”。
后来做葡萄酒教育培训,也问过其他省份的老师和酒商,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干红”“红酒”的使用率远高于“葡萄酒”。
虽然,干红和葡萄酒在专业术语的定义上有明显的区别。
但是在汉语口语中,干红和葡萄酒是一个意思!
一个
干红,名字受欢迎的原因
在威龙工作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干红这个名字会流行?”。
当时我所在的部门是浙江市场部,也就是西湖大道边上的金泰商务大厦,半层楼都是我们的办公室。
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了答案。
浙江电视台的人来我们部门核销广告费。
当我听到他们聊天时,我正在办公室忙着。
大意是威龙葡萄酒已经在电视台做了广告。有什么效果?好吃吗?之后他们还比较电视广告和公交广告、站台广告,哪种方式更有效。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干红”这个词的流行是来自于电视、报纸、媒体的宣传。
尤其是电视广告的力量,让“干红”成为了“酒”的代名词。
现代人对电视的兴趣不大,但时间越久,电视对人的宣传作用越强,对人的购买行为影响越大。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喜欢看电视。有时我一边做作业一边“听”电视。为此我妈批评了我很多。
过去,电视上经常出现国产葡萄酒的广告,如张裕和长城葡萄酒。在浙江,有酒的广告,还签了濮存昕和陈做品牌形象代言人。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些国产葡萄酒被宣传的最多的,就是“赤霞珠干红葡萄酒”。
比如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裕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广告最后,一名男中音会用低沉的声音念出“张裕赤霞珠干红葡萄酒”。
长城和威龙也是如此,他们为各自的解百纳干红葡萄酒做了很多广告。
还有报纸。
我时不时在报纸上看到张裕、长城、卫龙的半版广告,里面会有巨大的字写着“张裕赤霞珠”、“长城干红葡萄酒”。
威龙也在浙江的公交包厢和公交站台投放了不少“威龙有机干红葡萄酒”的广告。
对于张裕、长城和威龙来说,他们想把他们产品的名字植入顾客和消费者的脑海中,从而带动他们对葡萄的购买和消费。
但是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大脑根本记不了多少东西。他们只能记住最简单的名字或最流行的名字。
因此,张裕赤霞珠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张裕赤霞珠,长城干酒成为长城干酒,卫龙有机干酒成为有机干酒。
“干红”成了“干红葡萄酒”的缩写,后面的“酒”字直接被人脑过滤了。
久而久之,消费者在交流和表达时更频繁地使用“干红”一词,“XX干红”、“XXX干红”成为口语词。
相当于,“干红”直接取代了“干红葡萄酒”的位置,成为“葡萄酒”的代名词。
这就是“干红”这个词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广告的力量!
2
红酒和葡萄酒的区别
但是,“干红”和“葡萄酒”总是有区别的。
在品酒师的过程中我总会谈到两件事。
一种是葡萄酒按颜色可以分为红酒、白酒、粉红酒。
另一种是“葡萄酒中的残糖”,可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葡萄酒。
本文中我们所说的“干红葡萄酒”,全称是“干红葡萄酒”,一种干红葡萄酒。
干红葡萄酒(干红葡萄酒)只是葡萄酒的一个亚属,只是一个分类。
或者如郑小塔更详细的说,红酒根据“葡萄酒中的残糖含量”可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
干红葡萄酒:葡萄酒中的残糖小于4g/L..
半干红葡萄酒:葡萄酒中的残糖在4-12g/L之间。
半甜红葡萄酒:葡萄酒中的残糖在12-45g/L之间。
甜红葡萄酒:葡萄酒中的残糖大于45g/L..
清楚了吗?
酒是一个统称,一个大名,就像一个大家庭。
而干红葡萄酒只是其中一个细分领域,代表“葡萄酒中残糖小于4g/L”的红酒。
就像汽车行业一样,汽车是一个总称,是一个大家族,而汽车是一个从属品类。
三
干巴巴的“势力范围”
干红葡萄酒的强度太大了。
它有对抗“酒”的资本。
我们在晚宴上喝的拉菲红酒和奔富红酒(389,407)都是干红葡萄酒。
或者,郑小塔,我这么说吧,世界上99%的红酒都是干红(干红葡萄酒)。
无论是旧世界的葡萄酒生产国,欧洲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还是新兴的葡萄酒生产国,澳大利亚、美国、智利、南非、中国,他们的红酒几乎都是干红葡萄酒。
你在超市买的,在餐厅点的。不是“干红”红酒吗?
不要!
白葡萄酒、粉红葡萄酒、香槟和起泡酒较淡。
时不时在杭州请一些酒圈的老前辈吃饭。一是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二是询问国内葡萄酒市场的情况。
他们告诉我一个数据。
红酒、白酒、粉红酒在中国的销售比例是100: 10: 1。
也就是说,每卖出100瓶红酒,只卖出10瓶白酒,只卖出1瓶粉红酒。
至于香槟和起泡酒,几乎和粉红酒一样,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在中国,红酒的销量太大了。
而红酒基本都是干红葡萄酒。
所以“干红”在中国是一个形象的角色,意思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酒”只能在大气中喘口气。
看到这里,我知道你会问“郑小塔,那为什么没有甜的红酒呢?”
同学们经常在课堂上问我这个问题。
《家宴》中,喝什么顺序的酒好?-晚宴宴会选酒-快速成为吃喝专家!——吃酒吃酒》一文,我说,“甜可以掩盖任何味道。辣味足够强烈,但遇到甜味的白酒,还是会乖乖投降”。
红酒的单宁也不例外。
看到甜甜的味道,还吓尿了主的裤子!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以前喝红酒,要和雪碧混着喝?我们只是想让雪碧中的“甜味”掩盖红酒中单宁的“涩味”。
那么,我来问你,一款甜红酒的饮用价值是多少?你能喝什么?或者说,还有什么收藏价值?
这是一种甜酒!
你能尝到一些东西。
比方说,喝了82年的拉菲,品尝时间带来的痕迹,单宁变得怎样,酸度变得怎样,酒体变得怎样,回味还长吗,口感特征变得怎样。
我们为品尝这些内容付费。
甜红酒呢?
除了甜,还是甜。
那么,这款酒还有品鉴价值和收藏价值吗?
更何况葡萄酒本来就是欧美国家的一种餐饮饮品。饭是主角,酒是配角。我在一个小型聚会上喝红酒。我应该搭配哪种小吃?-美食美酒搭配-快速成为吃喝专家!——吃酒,迟久。
当你吃牛排的时候配上一杯甜甜的红酒,牛排的质量和牛肉的档次会瞬间变得一样,除了甜,还是甜!
没什么吃的!
所以欧洲人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才“消除”了红酒中的甜味,主要是为了迎合。
所以法国香槟也是干的,甜香槟很少,也是用来配餐的。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靠海,海鲜丰富。
这使得干红(干红葡萄酒)成为红酒领域的主导品牌,相当于红酒。
但在中国,“红酒”在“酒”的领域占主导地位。变相的,“干红”成了“酒”的代名词。
是不是有点晕?
好吧,让我们简单点。
社会学上讲,从我们中国人的口语交际习惯上讲,“干红”的意思相当于“酒”,指的是用同一个东西。
在专业知识领域,“干红”只是“酒”的一个子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