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桑叶提取物)

桑叶提取物(桑叶的功效和作用)

基本产品信息

【英文名】:桑叶提取物

【拉丁名称】:桑叶

【英文名】:桑叶

【别名】:家桑、京桑、桑葚、黄桑叶。

【属】:桑科植物。

【适用场所】:干桑叶

【产品特性】:黄绿色或浅黄褐色

【产品规格】:10:1

【检测方法】: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黄色或黄褐色,幼枝有毛。叶互生,卵形至宽卵形,长6 ~ 15厘米,宽4 ~ 1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上部无毛有光泽,下部绿色,脉疏毛,脉腋有毛;叶柄长1 ~ 2.5厘米。雌雄异株,有腋生的骨花序;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长1 ~ 2厘米,花柱不明显或无,柱头2枚。全叶椭圆形、宽椭圆形、心形等。,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叶柄长约4厘米。叶基部心形,叶尖稍尖,边缘锯齿状,叶脉密被白色柔毛。老叶子是厚厚的黄绿色。嫩叶薄,深绿色。质量是易碎的,所以拿着。清淡,微苦。一般认为霜后采摘的品质好。花和果实(桑葚)成熟时紫黑色、红色或乳白色。4-5月开花,6-7月结果。

【产地】:原产华中地区,栽培范围广。它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最多。垂直分布大多在海拔1200米以下。我们的原材料来自陕西汉中。

【功效】:美白淡斑,增加皮肤弹性。

[化学成分]:桑椹、牛膝、蜕皮甾酮、芦丁、异槲皮苷、伞形酮。

1.黄酮类

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占桑叶干重的1%~3%,是植物界中茎叶含量较高的一种植物。韩国和日本学者从桑叶中分离出9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槲皮素-3-三葡萄糖苷等化合物。

2.生物碱类

生物碱是桑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日本学者浅野长晟等(1994)从桑叶中分离出多种多羟基烷醇类物质,包括DNJ(1-脱氧野尻霉素)、N-甲基-1-DNJ(N-Me-DNJ)、2-氧代-α-D吡喃半乳糖苷-1-DNJ、FAGO。7种生物碱,包括4-亚氨基-(2-氧代-β-D-吡喃葡萄糖苷)-D-阿拉伯糖醇和1α,2β,3α,4β-四羟基去甲山莨菪碱。其中,DNJ(1-脱氧野尻霉素)是植物界中桑叶所特有的。

3.植物甾醇

桑叶的植物甾醇含量比普通植物高3~4倍。主要有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羽扇豆醇、内消旋肌醇(MY)

4.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平均含量为226 mg/100g)。γ-氨基丁酸由谷氨酸转化而来,桑叶中γ-谷氨酸含量最高(2323 mg/100g)。

5.桑叶多糖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桑叶多糖,能显著降低血糖,抑制血脂升高(陈福军等,1996)。

【建议添加量】:0.005%-0.02%

【溶解性】:水溶性。

【药理作用】:桑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功效:改善皮肤(包括头皮)的血液供应,营养皮肤,美白黑发,延缓衰老。药理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有积极作用。如果将桑叶煎煮,提取有效成分,浓缩,作为化妆品添加剂加入美容霜中,长期口服,无疑对面部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收集0条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