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航速25节是多少公里(航速一节是多少)

什么是速度段(25节的速度是多少公里)

说到军舰的速度,很多朋友一定听过以下的描述。比如潜艇的水面速度是什么“节”,水下速度是什么“节”?这和我们通常认可的“km/h”概念完全不同。那么,什么是“节速”,为什么海军舰艇要用“节”作为速度单位,而不是大家熟悉的“公里/小时”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节速”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船舶在海上移动速度的速度单位。如果换算成大家熟悉的陆地速度,那么1节速度相当于1.845 km/h左右,现在大部分军舰的航速都在30节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小时可以航行50多公里。那么,如此独特的速度单位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航海时代初期,虽然航海技术日益发达,但当时没有时钟,也没有记录航程的仪器,所以很难确定船只的航行速度。但是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水手,他想到了用绳子抛到海里的浮体,然后用沙漏计时原理计算出一定时间内拉出的绳子的长度,这样就可以很快计算出当时的速度。为了计算准确,后来人们在绳索上等距离做了许多段,把整个测速绳平均分成几段,只要测出相应单位时间内拉动绳索的段数。

这样,“省速”就成了海上航行的船只记录速度的独特单位。不仅是船舶,就连海水的速度和海上的风速,都是以“节”为基本单位的。国际上简称“节”。用英文“Kn”来表达。一节的速度相当于每小时航行一海里,换算成陆地速度,也就是每小时1.854公里。

我们所说的“海里”实际上是海洋的长度单位。本来是地球子午线上一点的长度,但是因为地球是一个略呈椭圆形的球体,所以不同维度上一点的长度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在赤道上,一海里约为1843米,而在极地,一海里的距离约为1861米。

为了达成大家的共识,方便计算,在20世纪50年代初,1852米是国际公认的标准海里,中国也承认这个标准,用代号“M”来表示。但是现在的航海速度计已经发展的很先进了,不再用节来记录速度了。虽然“抛绳记结”已经成为历史,但结速却被保留了下来。那么按照这个速度记录方法,我们辽宁舰在33节的速度,如果换算成陆地速度,大概是61 km/h,在这个速度下,我们辽宁舰可以航行7000海里,也就是13000公里。

众所周知,“辽宁”号是一艘中型常规动力航母,其主要动力源是舰上配备的汽轮机。汽轮机需要大量燃料,在海上自持力有限。对于舰载机来说,也意味着需要一个很大的空房间来存放燃油和载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以中国海军“下到交子”的一般发展速度,山东舰与大家见面后,未来肯定会有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空等着加入海军。他只需要考虑航空空等辅助设施的燃料供给,不需要大量的燃烧能量提供动力。可以腾出更多空房间来搭载舰载机和武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